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想要验证“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在物质成分上的最大区别是 ______
              (2)实验中,设计盛蒸馏水试管的目的是 ______
              (3)通过观察 ______ 试管中的幼苗长势弱
              (4)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2.
              雪野农博园无土,栽培植物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现代化技术,营养液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全部的无机盐(这种营养液称为完全营养液).请回答:
              (1)无土栽培配制营养液时,一般要求含氮、磷、钾的无机盐要 ______ 一些,这其中的道理是 ______ .
              (2)无土栽培的植物主要通过 ______ (部位)吸收无机盐的,该部位适于吸收无机盐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 .
              (3)有人将番茄培养在完全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营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和硅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4)科学研究发现,“镁离子是绿色植物构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而光照是绿色植物合成叶绿素的必要条件”.为验证上述结论,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加以完善.
              组别
              处理方式 光照 ① ______ ② ______
              营养液成分 完全营养液 缺乏镁离子的完全培养液 ③ ______
              可能的实验现象 叶片显绿色 叶片显黄色 ④ ______
            • 3.
                小明同学要探究某种植物生长是否需要含氮的无机盐,他设计的探究方案如下:请你帮她将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 ______ 。
              (2)作出假设 ______ 。
              (3)实验步骤:
              (1)配制种类齐全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甲中。
              (2)配制与甲相比 ______  的无机盐培养液放在乙中。
              (3)将两株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同时分别培养在甲和乙中,过一段时间后两株幼苗的长势情况如图所示。
              (4)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______ 。
              (5)得出结论 ______ 。
            • 4.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如表。
              玉米苗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2)实验显示,甲玉米苗比乙玉米苗长得快,你认为其原因是 ______ 。
              (3)对比甲和丙玉米苗的长势,丙的长势明显比甲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______ 。
              (4)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你分析原因是 ______ 。
              (5)请你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对温室大棚高产提出2条合理建议 ______ 。
            • 5.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小型农业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长势和重量完全相同的三株玉米甲乙丙,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培养条件见下表: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三株玉米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苗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
              0.06% 土壤浸出液
              0.03% 土壤浸出液
              0.06% 蒸馏水
              (1)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甲乙丙三株玉米苗的重量都增加了,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2)比较甲组和乙组,组玉米苗的长势明显要好,你认为其原因是甲玉米苗温室中有 ______ .
              (3)对比甲组和丙组玉米苗的长势,组的长势明显比较弱,可见,玉米苗的生长还需要 ______ .
              (4)通过实验探究,他们发现夜晚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______ .
              (5)通过对农业生态园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他们还发现,在阴天或傍晚移栽蔬菜幼苗,可以提高移栽的成活率.你分析原因是 ______ .
              (6)每组选择多株玉米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避免 ______ .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种子萌发条件及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实验,请根据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探究(一)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1 不放水,置于温暖处
              2 放适量水,未浸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3 放适量水,未浸没种子,置于冰箱冷冻室
              4 放大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温暖处
              (1)根据实验设计,______号瓶中的种子能萌发。
              (2)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______和______。
              探究(二)
              植株 培养液(500毫升) 植株的重量(g) 生长情况
              实验前 实验后
              蒸馏水 92 145 矮小、纤细、叶色变黄
              土壤浸出液 91 378 茎粗、枝多、叶色浓绿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通过比较甲、乙两植株,可以说明______。
            • 7.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1的多套相同的实验装置,以探究光照强度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实验时,每套装置置于不同的光照强度下,分别记录单位时间内红墨水滴左、右移动距离,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了图2曲线(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请分析回答:

              (1)图1装置中的营养液应含有多种 ______ 以满足幼苗生长发育所需。将装置置于黑暗环境中,红墨水滴向左移动,说明此时幼苗的生命活动消耗了 ______ 。
              (2)光照条件下,装置中的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______ ,制造的有机物通过 ______ 运输到根部。
              (3)图2中,在b点光照强度下,红墨水滴不移动的原因是该光照强度下 ______ 。
              (4)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内实现的能量转换是 ______ 。图2中,在c点光照强度下,氧气产生的速度为 ______ 毫米(用单位时间内红墨水移动的距离表示)。
            • 8.
              为激励同学们主动去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锻炼大家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随州市某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的小型生态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随州市市花“兰花”的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他们选取了健康且长势和基本相同的兰草苗15株,平均分为三等份,分别放置在温室内,设置为甲、乙、丙三组进行无土栽培(具体培养条件如下表)。
              组别 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培养液种类
              0.03% 土壤侵出液
              0.06% 土壤侵出液
              0.06% 蒸馏水
              在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都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兰草苗的长势和重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目的是 ______ 。
              (2)甲、丙两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 ______ 。
              (3)甲、乙两组中,若二氧化碳均未过量,则 ______ 组兰草苗长势较好。
              (4)乙、丙两组中,若丙组兰草苗的长势明显较弱,说明兰草苗的生长还需要 ______ 。
              (5)毎组选择多株兰草苗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
            • 9.
              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花粉由输精管进入图一中[ ______ ] ______ 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它是植物发育的起点.它将来发育成图二中的 ______ (选填图二中的序号).花生的“麻屋子”是由图一中的 ______ (填图一中的序号)发育而来的.
              (2)图三中的b是由图二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它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3)图四中B是由图三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成的.
              (4)被子植物是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要想形成果实,在开花之后还要经过 ______ 两大过程.
              (5)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A.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都放入适量的水.
              B.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当道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
              C.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萌发的菜豆种子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预测那个培养皿发芽率高 ______ ,分析原因 ______ .
              ②若实验结果三个培养皿中都没有找到发芽的菜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10. 实验操作题:请同学们根据你平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玉米籽粒结构”的实验中,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玉米解剖方向的是______,能够正确表示用碘液对玉米籽粒剖面染色结果的是______.

              (2)观察玉米籽粒和菜豆种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填写下列结构名称
              B______  C______D______  E______
              ②种子中B、C、D、E四个结构共同构成了______,它是种子中重要结构,是幼小的______
              ③玉米籽粒和菜豆种子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玉米籽粒中有______而菜豆种子中没有,菜豆种子中E有______片,而玉米籽粒中E只有______片.
              ④菜豆种子和玉米籽粒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______(写序号)
              (3)如图为花的结构模式图,观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雌蕊包括______(填写序号)
              雄蕊包括______(填写序号)
              ②要观察桃花子房里面的胚珠,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A.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
              B.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C.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D.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