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外源亚铁离子(Fe2+)对土壤微生物含碳总量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含碳量是土壤微生物含量的重要指标)采用了土培试验的方式,以水稻秧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称取4.0kg烘干土置于塑料盆中。
              ②在塑料盆中添加硫酸亚铁(提供Fe2+),设计亚铁水平为0、100、200、400、800和1600mg/kg的土壤,重复3次。
              ③将水稻秧苗移栽到塑料盆中,每盆10株。在盆口覆保鲜膜以减少外界空气对内部土壤的影响。
              ④以空白对照的结果为对照标准(空白对照的土壤微生物碳总量为“1”),测得水稻分蘖期的实验结果如下:(注:分蘖期是指植物从出苗至拔节以前的这一段时期,是植物一生中根系生长最旺盛和大量发展的时期。)

              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分蘖期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设计铁离子“Fe2+”浓度为0的这一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中每一个硫酸亚铁的浓度梯度都做了3次重复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4)通过如图可知随着土壤中施加的硫酸亚铁浓度越高,土壤微生物含碳量越______。
              (5)土壤微生物能够分解残根败叶,释放出营养元素,供植物利用。通过分析图,请简要述一下“Fe2+”的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______。
            • 2.
              为确定熊蜂和蜜蜂哪一种更适合给温室大棚中的农作物传粉,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熊蜂和蜜蜂访问花朵的行为(简称访花行为)进行了研究。
              (1)熊蜂和蜜蜂访花是为了获得花蜜或花粉,花粉是在雄蕊的 ______ 中形成的,花蜜由蜜腺分泌。熊蜂和蜜蜂在采食花蜜的同时,身上会沾上花粉,当它飞到同种植物的另一朵花上时,身上的花粉落在雌蕊的 ______ 上,就完成了传粉。
              (2)同学们根据温室中一天的温度变化规律,将一天中的温度划分为四个区间,T1≤14℃、14℃<T2≤19℃、19℃<T3≤24℃、T4>24℃,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得到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果。
              注:访花时间为访问一朵花所需时间,即从接触一朵花到离开该花所用的时间。访花间隔时间为访花昆虫在连续访花时,从离开上一朵花到降落在下一朵花所间隔的时间。
              ①同学们调查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时,可以利用 ______ 来计时。记录得到多个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的数据后,要取 ______ ,计算得到访花时间或访花间隔时间,绘制出上图的曲线。
              ②由图可知,温度对 ______ 的访花行为影响更明显,当温度在 ______ 区间时,熊蜂的访花时间最短。
              ③同学们依据蜜蜂的访花时间和访花间隔时间,进一步计算出蜜蜂的访花频率(5分钟时间里访花的总次数),如图3:

              请你用相同的计算方法计算熊蜂的访花频率,将计算结果画在图3所示坐标图中。
              ④依据访花频率,同学们初步判断 ______ (填“熊蜂”或“蜜蜂”)更适合作为温室大棚中农作物的传粉昆虫。
            • 3.
              樱桃是老庄镇一大支柱产业。是享誉全国的名星乡镇,樱桃果实味道鲜美、营 养丰富、如图所示为探究樱桃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透明塑料袋内壁出现小水滴,这种现象说明植物进行了 ______ 作用。
              (2)打开钟罩,取下透明塑料袋对叶片进行处理,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不变蓝,能够验证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是 ______ 。
              (3)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管,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棍放在管口会复燃,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 ______ 。
              (4)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此装置和实验现象验证的是 ______ 。
              (5)下图表示一昼夜中二氧化碳、氧进出樱桃叶片的情况,你认为哪幅图所示的现象发生在夜间 ______ 。

              (6)樱桃树吸收水分,到蒸腾作用散失
              水分,要经过以下四步,其中正确的顺序 应该是 ______ 。
              ①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②根吸收水分③水分化为水蒸气④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①③②④
              (7)图E是樱桃花结构图,樱桃树要结出果实和种子,在经过传粉受精这些阶段后,雌蕊的 ______ 就会进一步发育成果实。
            • 4.
              如图是绿色植物开花和受精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①、④、⑤组成的结构是 ______ ,图二中的1是在图一中的( ______ ) ______ 里产生的。
              (2)图二中的5将与 ______ 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3)如表中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选项  B  C  D
               花的结构  子房壁  ⑥ 受精卵 
               发育成的结构  果皮  果实  种子  胚乳
            • 5.
              被子植物是我们生活过程中常见的植物类群,请认真分析以下各图回答问题。
              (1)图一所示玉米种子的结构,观察时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染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 ______ ] ______ ,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______ 。胚是种子中幼小的生命体它包括 ______ (填图中代号)。
              (2)图二是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设计的三个装置。本实验共有 ______ 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 ,其中对照组是 ______ 号装置;除此题研究的条件外,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有 ______ ;在做此实验时应该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什么? ______
              (3)从图三到图四植物的生长必须经过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 ______ ,图四中的①是由图三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而来的。
            • 6.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成熟快,产量高,耐寒能力强,且极具营养价值,是公认的黄金食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如图是玉米种子和植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图甲,玉米种子的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由⑥胚根、⑤ ______ 、④胚芽和③胚乳组成。
              (2)农业生产上,常选用籽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种子 ______ 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怎样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成分主要是淀粉呢?可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 ______ ,观察剖面的颜色变化。
              (3)农民伯伯常在雨后或将种子充分浸泡后再播种,这是因为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 ______ 。如果种子具备了萌发的适宜条件却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之一是: ______ 。
              (4)阴雨连绵的天气会影响玉米的 ______ ,造成玉米果穗大量缺粒减产,人们通常采取人工辅助授粉的方式(如图乙)来弥补。
            • 7.
              下图是绿色植物一生中的相关结构,请你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萌发时所必需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 ______ 。
              (2)B的主要部分是 ______ 和 ______ 。
              (3)D在发育时, ______ 发育成果实, ______ 发育成种子。
              (4)E是一株绿色开花植物,它的一生中共有六种器官,其中和生殖有关的器官是 ______ 、果实和种子。
            • 8.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耍多种矿质元素,如果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缺Mg的完全培养液、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含的无机盐溶液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症状
              实验步骤:
              ①将玉米幼苗平均分成两组,标号A、B。
              ②将两组玉米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完全营养液、缺Mg的完全培养液的两个培养缸中进行培养。
              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玉米幼苗生长情况。
              预测现象和结果:
              (1)若A缸中玉米叶片______,B缸中玉米叶片______,说明玉米叶片发黄是由于缺Mg造成的;若A缸中玉米叶不发黄,B缸中玉米叶片______,说明玉米叶发黄不是由于缺Mg造成的;
              (2)若B缸叶片发黄,实验从严谨角度考虑,还应该增加一个步骤,将______(含Mg无机盐溶液,缺Mg的完全培养液)加入其中,叶片将恢复正常。
              (3)培养液浓度______(大于、小于、等于)根细胞浓度时,细胞会发生失水。
            • 9.
              下面是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种子、芽和植株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花粉由输精管进入图一中[ ______ ] ______ 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它是植物发育的起点.它将来发育成图二中的 ______ (选填图二中的序号).花生的“麻屋子”是由图一中的 ______ (填图一中的序号)发育而来的.
              (2)图三中的b是由图二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来的,它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3)图四中B是由图三中的[ ______ ] ______ 发育成的.
              (4)被子植物是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要想形成果实,在开花之后还要经过 ______ 两大过程.
              (5)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A.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都放入适量的水.
              B.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当道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
              C.观察并记录每个培养皿中萌发的菜豆种子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预测那个培养皿发芽率高 ______ ,分析原因 ______ .
              ②若实验结果三个培养皿中都没有找到发芽的菜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10. 实验操作题:请同学们根据你平时实验的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玉米籽粒结构”的实验中,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玉米解剖方向的是______,能够正确表示用碘液对玉米籽粒剖面染色结果的是______.

              (2)观察玉米籽粒和菜豆种子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填写下列结构名称
              B______  C______D______  E______
              ②种子中B、C、D、E四个结构共同构成了______,它是种子中重要结构,是幼小的______
              ③玉米籽粒和菜豆种子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玉米籽粒中有______而菜豆种子中没有,菜豆种子中E有______片,而玉米籽粒中E只有______片.
              ④菜豆种子和玉米籽粒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______(写序号)
              (3)如图为花的结构模式图,观察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雌蕊包括______(填写序号)
              雄蕊包括______(填写序号)
              ②要观察桃花子房里面的胚珠,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A.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
              B.用刀片横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C.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
              D.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显微镜观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