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36.图1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1中的[ 1 ]_______。

              (2) 图2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_________。

              (3) 图2中a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

              (4) 图2所示的外界气体按c方向进入肺泡,图1中膈肌应处于________状态,此时肺内气压_______外界气压(填大于或小于)。

            • 2.

              下图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氧气                       
              B.①为二氧化碳
              C.甲处流的是动脉血               
              D.乙为肺动脉
            • 3.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数字表示某些物质或生理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主要原因是小肠中有________等多种消化液;消化腺是有________的腺体,分泌物通过该结构进入消化道参与对食物的消化。被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大多数会经过血液汇集到________并在此处将大部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2)气体①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血液并和红细胞中的________结合,随血液被运往全身各处并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___中,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脏左心室的肌肉壁比右心室厚,原因是左心室需将血液从________________,路线长,需要的动力大。

                  (4)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经过了③________________作用和④重吸收作用,从而使肾静脉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明显减少。

            • 4.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古人类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这是观点,而非事实。   (    )

              (2)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    )

              (3)糖类贮存在人体内,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    )

              (4)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    (    )

              (5)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咽。    (    )

              (6)一日三餐中,晚餐最重要,晚餐很丰富是合理膳食。    (    )

              (7)O型血是万能的输血者,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    )

              (8)肾小球两端的血管里都流动脉血。    (    )

              (9)由明亮处突然进入到暗处,人眼睛的瞳孔将要变大。    (    )

              (10)现在植物可以无土栽培,进行工厂化生产,土地保护无关要紧。    (    )

            • 5. 如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在什么部位结合,又在什么部位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中的淀粉在B系统中,开始进行化学性消化的器官是___________,发挥作用的消化酶是_________。淀粉在消化系统中最终分解为__________,通过①过程进人C系统。

              (3)在D系统中,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血液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原尿,原尿通过_________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

            • 6.

              下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部位①处的血管的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该血管是        (“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此处是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          的场所。图中的物质A是              ,物质B是                

              (2)血液中的C来自      系统,吸收C的主要场所是       。C至少要     次经过心脏才能运输到大脑。

              (3)除A外,人体新陈代谢还产生D等物质,它们随血液进入           (器官),在肾单位中,经过                  过程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

              (4)除了图中所示的系统外,还有          系统(写出一个)的参与使各系统协调一致,成为统一整体。

            • 7.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图是人体对物质的吸收、利用和排出过程示意图,①~③分别代表某种生理过程,A、B表示某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每天摄入的碘,约80%来源于食物,15%来自饮水.这些碘通过图中 ______ (填序号)过程,主要在 ______ (器官)被吸收进入血液.还有约5%的碘来自空气,这些碘通过图中的 ______ (填序号)过程,经过 ______ 壁和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液.
              (2)进入 ______ 系统的碘,随血液流动迅速分布于全身各处.一部分进入 ______ 中,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3)激素对人体多种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 ______ 作用.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促进 ______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图中的细胞为神经系统的细胞,则物质 ______ (选填“A”或“B”)可以代表甲状腺激素.
              (4)人体每天排出一定量的碘,其中约80%通过泌尿系统清除.血液中的碘首先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 ______ 作用进入原尿,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
              (5)如果人体摄入碘的量过少,会引发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多种疾病.为了研究碘浓度对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影响,研究者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不同碘浓度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情况
              碘浓度
              (nmol/L)
              1 2 4 7 9 10 30 50 75 100 120 140
              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ng/mL)
              9.58 16.22 24.50 26.80 37 32.5 26.5 26 24 23 15 9.75
              ①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随着碘浓度的升高逐渐 ______ ,超过一定浓度,甲状腺激素分泌量逐渐 ______ .
              ②上述研究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每日膳食中,人们应摄入 ______ 碘,以维持人体正常所需的甲状腺激素水平.
            • 8.

              根据下面的曲线图,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幅图是某人在饭前、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引起CD段快速下降的激素是胰岛素
              B.第二幅图中如果曲线代表二氧化碳的变化,则血管B表示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C.第三幅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气过程
              D.第四幅图是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曲线,z曲线表示蛋白质的消化过程
            • 9.

              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何处的毛细血管中( )

              A.肝脏
              B.肺泡
              C.大脑
              D.全身组织细胞
            • 10.

              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B表示的是________的气体交换,E表示的是________的气体交换,它们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

              (2)从F→D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3)肺泡处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