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计数是现代生物工程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图示为大肠杆菌分离和培养过程中部分操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对培养基、培养皿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

              (3)图示是利用____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关于图示的操作方法和结果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 2.

              酸菜,古称菹,《周礼》中就有其大名。制作酸菜的初衷是为了延长蔬菜保存期限。请回答:


              (1)酸菜制作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但是在发酵初期,很多杂菌会大量繁殖,其中导致泡菜水的表面长白膜且容易产生酒味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所用的培养基都需经_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

              (3)在实验室中可采用下图所示的________法进行菌种纯化,在下图中 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酸菜,在没有发生漏气状态下发生了“胀袋”现象,A同学怀疑是杂菌污染导致的,B同学怀疑是乳酸菌大量繁殖导致的,说出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支持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中,无菌操作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某实验小组欲从污水污染的污泥中筛选出脲酶细菌(脲酶可将尿素分解为氨)。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一般需要先_______;平板冷却凝固后一般要_______放置,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菌株筛选过程中,应将污泥样品稀释液接种于______________固体培养基上;并加入_________指示剂加以鉴别。平板划线法时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_______开始划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设计实验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进行保藏,但该方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

            • 4. 酵母菌是来源于自然界的菌种,它种类繁多、分布很广、繁殖极快。如何筛选、纯化、诱导对葡萄酒发酵有利的酵母菌种,是酿酒师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1)像其他微生物一样,酵母需要适当的营养和合适的环境条件,培养时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等。(要求回答4种营养物质)

              (2)当酵母繁殖时,没有糖转化为酒精,此时酵母菌为 ________________呼吸.
              (3)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最简单的培养方法是:在 _____________并且 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培养.
              (4)葡萄酒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需用 ____________来鉴定,在 ________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 ___________色。

              (5)为筛选和纯化酵母菌,根据用途应选用 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法 _______和 _________.扩大培养过程中需要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取0.2mL样品,用固体培养基对其培养,最后统计了三个平板,菌落数分别是200、180、220.则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为 ______________个/mL.该统计结果 ____________(低于、高于)实际值。

            • 5.

              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在进行微生培养时,为了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特征,一般选用__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为了判断培养基是否成功灭菌,需要将________的培养基放在________培养。

              (2)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降解尿素的菌株,需要用到__________的选择培养基。

              (3)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培养基上加入______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接种到________(从用途上分析)培养基,然后挑选出产生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_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

            • 6.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土壤中存在大量溶磷微生物,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磷,这种微生物统称为溶磷微生物,溶磷微生物主要包括溶磷细菌和溶磷真菌,溶磷真菌的溶磷效率远远高于细菌,某实验小组通过制备含有难溶性磷酸盐的培养基,根据微生物溶磷后形成的溶磷圈筛选出溶磷真菌,回答下列问题:

              (1)和液体培养基相比,用于分离溶磷真菌的培养基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成分为多糖)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菌落是指_______________,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3个)。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无机盐和氮源等四类营养物质。试从细胞的元素组成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配制培养基时除了满足基本的营养条件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____________的要求。由于实验中使用的平板较多,为避免混淆宜在使用前用记号笔在培养皿__________做好标记。

              (2)该实验小组先制备一定稀释梯度的土壤悬浮液,将土壤悬浮液涂布于含有难溶磷酸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分离出产生溶磷圈的菌株,在该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一定的抗生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分离时要每隔24h统计一次溶磷圈的数目,直至溶磷圈的数目不再发生变化,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来的溶磷微生物可利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长期保存,需在温度为__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

              (3)接种时可选用的工具是_______,接种过程中应采用无菌技术,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若涂布后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基上的溶磷圈连接成一片,则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筛选出两株溶磷真菌,溶磷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的直径(d)和溶磷圈的直径(D)大小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是_______,最容易被真菌利用的磷酸盐是_______。

              菌株

              磷酸盐

              Ca3(P04)2

              Zn3(P04)2

              FePO4

              D

              d

              D/d

              D

              d

              D/d

              D

              d

              D/d

              P1

              5.9

              3.7

              1.59

              2.6

              0.9

              2.89

              6.4

              5.2

              1.23

              P2

              5.8

              3.3

              1.76

              3.8

              1.2

              3.17

              6.6

              5.1

              1.29

            • 7.
              从自然菌样筛选较理想生产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 ______ 环境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 ______ 的培养基,并在 ______ 条件下培养.
              (3)下面两组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解,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A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获得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是 ______ .
              (4)配制培养基时各种成分在溶化后分装前必须进行 ______ ,接种前要进行 ______ ,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 ______ 条件下进行.
            • 8.

              (一)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和________。

              (3)筛选高效菌株时,可比较单菌落周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

              (4)细菌种群进化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变异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


              (二)富集培养是微生物学中的最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是利用不同微生物生命活动特点的不同,制定环境条件,使仅适应该条件的微生物旺盛生长,从而使其数量大大增加。下图描述了采用富集方法从土壤中分离能降解酚类化合物——对羟基苯甲酸的微生物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重复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⑤的菌落中大部分是降解________微生物。设置⑥的目______________。

              (3)⑤→⑥采用单细胞挑取法,将所选菌种接种到⑥的培养基中,在此操作过程中如何防止杂菌污染(至少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1)中学印刷试卷多数使用蜡纸,蜡纸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纤维和石油蜡。蜡纸成本低,但在自然环境由于透水性差而难以降解。某课题小组尝试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分解石油蜡的微生物,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的土壤样品从下列几个地方中的_________ 最可能筛选出目的菌,取样的工具小铁铲需采用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处理。

              A.农田里    B.炼油厂附近    C.食品加工厂附近    D.化肥工厂附近

              (2)培养基在配制时应该以石油蜡为唯一 __________,培养瓶和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在成分上的差异是前者缺少 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希望通过培养皿中的分解圈来筛选分解能力最强的微生物,结果发现其中每个圈子几乎交错一起,还有很多菌落紧挨在一起,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提出,将培养瓶中的石油蜡换为蜡纸碎屑,希望筛选出能够同时分解油蜡和棉花纤维的微生物,这种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甲、乙、丙、丁、戊、己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质,①、②、③、④代表组成大分子物质的单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所代表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①与②相比特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要全面)。

              (2)图中大分子物质在人体神经细胞和胰岛B细胞中,可能不同的是__________。

              (3)甲通过乙控制丙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叫___________。少数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会发生由乙指导甲合成的过程,该过程叫________。

              (4)细胞中的乙除了图示作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

              (5)己和丙参与构成生物膜结构,其中膜的功能主要由膜上的________(填“己”或“丙”)决定。丁、戊都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相同质量的丁、戊含能量多的是________(填“丁”或“戊”)。

              (6)⑤为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直接供能。通常⑤供能后形成的产物有________。在绿色开花植物的根尖细胞中,形成⑤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从家庭少量制作到工厂大规模生产,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酿酒的历史很悠久。虽然酵母菌对酒精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酵母产生毒性,抑制其生长和发酵,从而影响酒精产量。因此,工业化的生产需要选育酒精耐受性强的高产酵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家庭酿制米酒时,将米饭与酒曲混合装坛约2/3空间后加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使坛子密封。开始时坛盖边沿的水中无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缓慢冒出,这是因为坛中微生物细胞内先后进行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某工厂使用普通酵母菌种酿制米酒,醪液中酒精体积分数较低,至多为7%~9 %。现尝试从该米酒醪液中获得酒精耐受型酵母(耐受12%~16%酒精)。

                 第一步:取醪液,接种于经过____________灭菌,且必须含有____________的酵母培养液中,在适温下培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取____________,接种于酵母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待长出菌落后,挑取具有典型酵母菌菌落特征的单菌落,通过____________法,进一步纯化。

              (3)若要鉴定选出的酒精耐受型酵母是否高产,请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