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l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 ______ ,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______ ,池水、沙子中的 ______ 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 ______ ,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 ______ ,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一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 ______ (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 ______ 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______ 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 2.

              (1)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根据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

              ②打断“鹅颈瓶”后,瓶内的肉汤腐败了,通过这个实验证明他认为肉汤腐败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

              ③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④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的角色定位是作为生物部分的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2)百花盛开的春天,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在花朵中爬进爬出,忙于采蜜。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蜜蜂飞向花朵,跟花的颜色有关"这一猜想,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用大小和颜色不同的两组纸花,分别沾上蜂蜜挂在树枝上;记录在单位时间内,飞向大小不同和颜色不同的纸花的蜜蜂数。

              ①你认为上述实验方案设计合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吸引蜜蜂飞向花朵的因素,你还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蜜蜂飞向花朵采蜜的行为属于_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_____所决定。

            • 3.

              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完成各题:

              (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

              (2)图中生物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____。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实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___ 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_______,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清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两项日常行为:________。

            • 4.

              镉是人体非必需的元素,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废电池、工业废水废水废渣处理不当会引起水体和土壤镉污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分别编号A、B、C、D、E。每组小鼠雌雄各半。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10只

              0

              B

              0.015mg/mL

              1mL

              10只

              10%

              C

              0.025mg/mL

              1mL

              10只

              20%

              D

              0.035mg/mL

              1mL

              10只

              30%

              E

              0.045mg/mL

              1mL

              10只

              40%

              (二)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所的生活条件需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食物链仍会在生物体内________,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三)实验结论: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样做? ________________。

            • 5.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对照组)__________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_______。该实验装置中两个生态瓶内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_______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上述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__法。

              (5)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下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2)在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消费者主要是                         

              (3)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           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其中,     瓶为对照组。(填字母标号)

              (4)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蛳、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 7.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菟丝子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如图图1即为菟丝子,它经常缠绕在其他绿色植物的茎秆上生长,某生物小组对于其营养方式和“取食习惯”很感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通过观察发现,菟丝子没有叶片、不含叶绿素。因此,它不能像大多数植物一样,通过_________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菟丝子长出一种附属器官刺入寄主植物体内获取所需养分。据此判断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推测:菟丝子是通过“嗅觉”来寻找寄主的。为了检验这个假设,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如图2选取长势良好的10盆菟丝子幼苗,在每一盆种有菟丝子幼苗的花盆里,距幼苗相同距离处插入两根棉签,编号甲、乙。

              第二步:在甲棉签上滴加用某液体溶解的番茄茎提取物(具有挥发性),乙棉签上滴加等量的某液体。

              第三步: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菟丝子的生长情况。

              请回答:

              ①实验中,设置乙棉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次重复实验后,观察到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假设成立。

              (3)令人惊奇的是,菟丝子竟然“挑食”。比如在小麦和番茄间,它更偏爱以番茄作为寄主。如果要证明这一点,则需要把上面实验的第_________步进行改变,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8.

              蚂蚁是怎么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如图:


               


              ①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它的小岛。

              ②先将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③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根据以上探究做出的假设是:                      

              结论是:                      

              (2)蚂蚁群体内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是具有        行为的动物。

              (3)蚂蚁是昆虫纲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都分节。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 9.

              某生物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只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

              ②A组每天饲喂5克蝌蚪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

              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

              ③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对蝌蚪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吗?

              (2)青蛙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其方式是            (填“卵生”或“胎生”),青蛙的发育特点是              

              (3)该小组同学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组蝌蚪比B组蝌蚪生长发育快。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异的现象,如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