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是菜豆的部分结构及探究其某些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幼苗中的结构Ⅰ和Ⅱ分别是由菜豆种子中的______(填数字)发育而来的。叶片的结构中,散失水分的结构是[______]______,根尖吸收的水分是通过茎中的______向上运输的。
              (2)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可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如果实验前,向瓶内倒入了适量可持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碳酸氢钠溶液,则同等光照情况下,有色液滴会明显移向______方。
              (3)利用图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时,作出的实验假设是______;若将黑色塑料袋换成白色透明塑料袋,能否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______,试分析说明:______。
            • 2.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下面是几位科学家的研究。请从以下题目I、II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目I 题目II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做了如下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①所示。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如图②所示。

              请分析实验回答问题:
              (1)水绵的叶绿体呈 ______ 状,便于观察。
              (2)本实验要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必需借助于 ______ 这一实验器材。
              (3)好氧细菌向叶绿体上有关的部位集中,说明该部位产生了较多的 ______ 。
              (4)能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______ 。
              193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尼尔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发现,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H2S和CO2,同时释放S,即:
              CO2+H2S光¯有机物+S
              (1)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 ______ 。
              (2)对比细菌光合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推测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O2可能来源于 ______ 。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3)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 。
              (4)实验可以证明O2来源于 ______ 。产生的O2可用于生物的 ______ 作用。
            • 3.
              如图是关于植物的生理活动及相关实验的图解。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植物在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______ (填字母),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 ______ ] ______ 散失到环境中。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 ______ ] ______ 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 ______ (填字母)点之后,小麦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______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______ (填序号)。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遮盖的部分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 ______ 。
              (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______ 。
            • 4.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诸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______ 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 ______ ] ______ 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 ______ 。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 ______ ] ______ 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 ______ (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______ 。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______ (用序号和简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 ______ 。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5.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     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________。

              (2)     小芳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与冷光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3)细胞中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为防止光合作用干扰,应对该装置进行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 6.

              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某同学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该同学探究的是图甲中[         ]活动,实验变量是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中[           ]活动。

              (3)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绿色。

              (4)用碘液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

              (5)该同学想提高她家种植的番茄产量。请你依据本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措施:            

            • 7. 番茄是重要的园艺作物,为了研究番茄植物的生理现象.有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透明密闭小室内,放置两个培养罐,分别存放植物营养液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使室内二氧化碳的量保持恒定),如装置图1,调节灯的光照强度.根据毛细管内水柱左右移动情况,绘制图2.此实验不考虑温度等因素对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影响。

              (1)在无土栽培的过程中,要经常往培养液中充入适量氧气,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自然情况下,过强光照会导致番茄幼苗气孔部分关闭,引起__________供应不足,导致____________速率下降.

              (3)要证明番茄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应将该装置放在____________环境中.此时毛细管中的水柱移动方式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A.不移动;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

              (4)图2中,在b光照强度下,水柱不移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图2中当光照强度达到C点的时候,光合作用的速度_________(大于、小于)呼吸作用速度,此时叶肉细胞中可能发生的过程有图3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6)如果要提高产量,应将光照强度保持在图二中的_______________(a.b.c)点左右,同时在栽种时为了合理利用光照应该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