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取两个玻璃缸编号为A、B,在A、B两缸内各加入500 mL池塘水和等量的蝌蚪饲料。

              b.在A、B两缸内加入同时孵化的相同数量的蝌蚪(不少于5只)。

              c.在A缸内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B缸不加。

              d.保持A、B两缸内水温为22~25℃,并每天观察和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根据实验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2)步骤c设计的是      实验,其中实验组是       

              (3)A、B两缸中的蝌蚪数量“不少于5只”,是为了减少      的影响。

              (4)预测实验结果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的时间A缸比B缸    (选填“长”或“短”)。

            • 2.

              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        ,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________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相当于上述实验方案中的           。(填A或B)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健康人是可称_____________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对鸡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 3.

              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绿色;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黄色。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读了这段文字,你对“叶绿素的形成与光有关?”的问题需要探究?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将两头同样大小的韭苗分别放在盛有清水的盘中,A组放在________的环境中培养,B组放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培养,定时浇水,管理。

              (4)该实验的现象是A组韭菜是绿色的,如果实验过程只用一棵韭苗是否科学?     。原因是                                                                            

              (5)实验结论:                                                                

            • 4.

              某同学连续测量一片叶的周长3次,数值分别为13.4cm、13.6cm、14.2cm,测量值应记为(  )

              A.13.8cm
              B.13.93cm
              C.13.73cm
              D.13.03cm
            • 5.

              在设计“探究光对蟑螂生活影响”实验时,实验变量为(    )

              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 6. 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 7. 30、黄豆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是黄豆种子萌发而成,通常食用部分为其子叶及下胚轴(如图1),某学生研究了在黑暗(甲组)和白光(乙组)条件下黄豆芽下胚轴的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见图1和图2。

                

              (1) 该同学想通过甲组和乙组探究的问题是                                             

              (2)通过图2,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对黄豆芽下胚轴的生长有           作用(填“促进”或“抑制”),所以菜农要培育长长的肥嫩的豆芽,要将黄豆置于           条件下。(填“有光”或“无光”)

              (3)有研究表明植物激素乙烯,促进光下幼苗下胚轴生长。为了验证该结论,该同学选择等量的相同的黄豆,在温度、水分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增加了另外一组实验(丙组),结果如下。请将丙组的实验结果转化成折线图,补充在图2中;

               

              (4)通过比较              两组,可以发现植物激素乙烯能促进光下幼苗下胚轴生长。

            • 8. 37、(8分)明明是个很爱观察的孩子,一次,明明发现有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运食物。

                A. 观察思考后,明明提出了一个问题: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

                B.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研究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明提出了许多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软的食物;蚂蚁可能爱吃小昆虫等。

                C. 明明针对“蚂蚁爱吃甜的食物”这一假设,设计了一个实验:在一个盒子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把一只蚂蚁放进盒子内,仔细观察蚂蚁的行为。

                D. 明明按照实验设计完成了实验。

                E. 经过几次重复实验后,得出了结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F. 然后他把探究过程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交流。

              (1) 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是   ;作出假设是  ;设计实验是  ;完成实验是  ;得出结论是  ;表达、交流是      。(请填字母)

              (2) 明明设计的实验不足之处是                                             

              (3) 明明在E步骤几次重复实验,目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