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本题分两个部分,第Ⅰ部分7分,第Ⅱ部分6分,共13分)

              Ⅰ: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叫_________法。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对纤维素分解菌数目进行统计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某市农科院课题研究小组对植物园的胡萝卜新种中的β—-胡萝卜素进行提取和鉴定,所用装置及所得的结果如下图。

              实验流程为:新鲜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粗品→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

                 

              (1)科学研究最近发现天然胡萝卜素具有使______________恢复成正常细胞的作用。

              (2)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流程中的萃取与浓缩所用的操作装置图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粉粹后的胡萝卜干燥所采用的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_______________。

              (4)②所指的四个色斑代表_______________,①③所指的四个色斑代表______________,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提取是成功的。  

            • 2.

              下列关于酒精在相关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植物组织培养接种前,可用70%的酒精对工作台消毒
              C.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95%的酒精配制解离液
              D.萃取法提取β-胡萝卜素时,可用100%的酒精作萃取剂
            • 3.

              下列关于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胡萝卜素有的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
              B.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C.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胡萝卜素的挥发,在浓缩干燥前,有必要进行过滤
              D.胡萝卜素只能从植物中提取获得
            • 4.

              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蒸馏法和萃取法都需要水浴加热
              B.压榨法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
              C.萃取法适用范围较广,一般原料颗料小、萃取温度高萃取时间长时萃取效果好
              D.蒸馏法适用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 5.

              淀粉分解菌是能分解淀粉的一类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淀粉分解菌和其他各种细菌混杂生活在土壤中。某实验小组利用培养基将土壤中的淀粉分解菌筛选出来,回答下列问题:

              (1)将土壤中的淀粉分解菌筛选出来的培养基应添加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的碳源,此外还需要添加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的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将样液分别稀释了 10倍、 102 倍、 103 倍、 104 倍,然后将 102 倍、 103 倍、 104 倍的稀释液分别涂布在不同的平板上,若有三个平板均涂布了稀释倍数为 103 倍的稀释液 0.1 mL,分别形成了 68、 70 和 72个菌落,则原样液体中每升含有淀粉分解菌_____________个,该方法测量值一般比实际值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胡萝卜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易溶于有机溶剂,可采用萃取法提取。萃取过程中采用___________加热,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萃取装置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回流冷凝装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6.

              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胡萝卜素提取的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将胡萝卜粉碎和__________,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法__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__________。

              (2)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干燥过程应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得到的液体需要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浓缩。

              (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________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 7.

              图1是玫瑰精油的提取流程图,图2是胡萝卜素的提取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提取玫瑰精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法,加入②可以增大盐水浓度,有利于玫瑰精油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加入的③是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吸收精油中残留的水分;在提取玫瑰精油的装置中还要加冷凝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__法,甲过程用到的有机溶剂具有较__________的沸点;乙过程表示浓缩,浓缩之前要过滤,其目的是________。 

              (4)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除了用图1和图2所示的方法外,还可以用____________,如橘皮精油就适合用该方法来提取。 

            • 8.

              下列实验流程中,错误的是( )

              A.鲜玫瑰花+清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油
              B.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C.制备溶液→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制备亚硝酸盐标准显色液→比色
              D.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
            • 9. 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在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
              C.浓缩的过程是为了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剂
            • 10. .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错误的是 (    )
              A.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下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B.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C.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D.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