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过程①,此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
              B.我们吃的马铃薯中含有大量淀粉,它是通过③过程合成的
              C.植物吸收水分主要是通过⑤过程,其中一小部分水分主要通过②过程
              D.④过程是通过输导组织的筛管完成的
            • 2. “我多想成为一棵树,脚踩卑贱的泥土,枝杆伸展在空中,用手去触摸空气的流动和阳光的温度,虽然安静,却在隐谧地成长!”诗人用灵动的文字,描绘了植物的生理作用.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树根系的吸水主要由根部根尖的    区来完成,水分蒸腾主要是通过叶片的    来完成的.
              (2)1公顷阔叶林,每天吸收约1吨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约0.73吨的氧气,这是树林进行    的结果.一棵树从种子到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其增重部分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    
              (3)技术员利用“嫁接”对低产果园进行改造,他们用“快”、“准”、“稳”三字要诀来指导操作,其目的是让    ,以提高成活率.
              (4)树林里凌晨时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傍晚时分,其原因是:    
            • 3. 桃在中国人眼中是长寿的象征,因此有“寿桃”之称.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所接的桃子有有毛的(毛桃)和无毛的(滑桃)之分.滑桃上市较早,但口感和营养均不及毛桃.毛桃又分为“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离核”桃果肉与果核分离;“黏核”桃的果肉与核不分离.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制成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食用前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
              (1)桃子可食用的部分“果肉”是由花结构中的    受精后发育而来的.
              (2)用“离核”桃树作砧木,用“粘核”桃树做接穗,则所接的桃子品种应是    .“离核”和“黏核”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
              (3)将“桃的果肉晒干制成桃脯”的防腐原理是    
              (4)桃毛触及皮肤,有人会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从免疫角度看“桃毛”属于    物质.
              (5)在遗传学上,桃子中有毛桃和滑桃的不同这又称作    .果农为了得到优良品种,将毛桃和滑桃进行了杂交试验,所得数据如表.
              杂交方式(亲代)子代总数(棵)毛桃(棵)滑桃(棵)
              Ⅰ毛桃×毛桃1001000
              Ⅱ毛桃×滑桃1005248
              Ⅲ滑桃×滑桃1002476
              根据第    组数据,可以判断    为显性性状,第Ⅱ组亲本的基因组成是    .(显性基因为R,隐性基因为r),若用第Ⅲ组的滑桃和第Ⅰ组的毛桃进行杂交,杂交后子一代出现毛桃的几率是    
              (6)早春温室育桃,成熟早,价格高,已成为果农增收的重要方式.果农发现,温室内的温度与桃子产量有着密切联系.科技人员以二氧化碳(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5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CO2(mg/h)1.001.752.503.253.753.5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0.500.751.001.502.253.003.50
              桃树吸收的二氧化碳主要用于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为提高桃子的产量,夜间可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目的是    
            • 4. 根据图①~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中,ab段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了葡萄糖的吸收
              B.图②中,若曲线表示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则b对应的时间为6点
              C.图②中,若b对应的时间为12点,则该曲线可以表示一天中氧气的变化
              D.图③可以表示种子萌发至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情况
            • 5. 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示例:[1]上表皮)
              (1)叶片由表皮,[    ]    ,叶脉三部分组成.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    ;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叶脉中的    (填结构)运输到其他器官,除自身利用外,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    
              (3)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的[    ]    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要用于自身其他生命活动,需要通过    作用才能释放出来.
            • 6. 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1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小烧杯.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见钟罩内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通过玉米叶片上的    散失出来的.
              (2)将装置内0点到24点之间二氧化碳浓度的连续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图(图2).分析0点到6点的曲线变化情况,可知该时间段内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
              (3)若在装置的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来探究“玉米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应将装置放在    (明亮、黑暗)的环境中.
              (4)若用装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往小烧杯内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对照实验装置中的小烧杯内应加入    
              (5)将上述光合作用实验后的玉米叶片摘下,放在盛有    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对照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说明光合作用还制造了淀粉.
            • 7.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活动,请要析回答: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环境中简单的无机物转化为自身复杂的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    传给其他生物,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生态系统的    两大功能,使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
              (2)观察叶片结构示意图如图1,结构②细胞排列整齐,像栅栏;结构③细胞排列疏松,有很多气室;结构④大量集中在结构②中;以上特点既有利于叶肉细胞吸收更多的    ,又使    容易到达叶肉细胞,发达的[    ]    ([    ]中填结构代码,横线上填相应结构名称)能及时运输光合作用所需的某些原料和产物,叶片上述特点适于进行光合作用.
              (3)某实验小组研究“光合强度对植物产生氧的影响”.用培养液X和培养液Y分别培养同样数量和生长状况的绿藻,培养液X含有绿藻所需全部无机盐,培养液Y缺少含镁的无机盐,保持温度等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①据图分析,在A点绿藻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②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培养液Y中的绿藻一段时间后颜色变黄,推测含镁的无机盐与    合成有关,经查阅资料得到证实.③在C点,培养液X中绿藻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培养液中的净氧量.
            • 8.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菜豆种子中储存营养的结构是胚乳
              B.绿色植物根尖吸水能力最强的部位是分生区
              C.移栽树苗时去掉一些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以利于树苗成活
              D.植物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 9. “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得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我们所熟悉的花生就是其一.
              (一)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由    发育来的,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    提供.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
              培养瓶编号种子的数量(粒)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10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20℃
              10培养瓶底部无水20℃
               ③10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0℃
              10A20℃
              若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得操作应为    ;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和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    
              (二)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1)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有    .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与甲图中结构    (填数字)的部分关闭有关,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一天内花生幼苗有机物积累最少和最多的点分别是乙图中的    (填字母).
              (2)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    移动;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    ,说明    
            • 10.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除可供观赏外,还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目前,菏泽市牡丹种植面积已达40多万亩,显现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请根据下面的四幅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A、B、C分别表示植物体进行的某项生理活动过程;1~4表示结构):

              (1)牡丹花盛开期间,其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图一中的过程[    ]    
              (2)图一中植物体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3)牡丹植物体可以通过图一中所示的过程[    ]    制造有机物.
              (4)图三是由图二中的[    ]    发育来的.
              (5)由图三到图四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    
              (6)黑花魁是牡丹中的优质品种,为了在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黑花魁,并有效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目前最合适的方法是进行    
              (7)种植牡丹,不仅能美化环境、给牡丹种植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吸滞灰尘,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为了减缓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日常生活中,你应该为“低碳生活”做些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