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得出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进袋口,放在25℃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0℃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A.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B.甲与丙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C.该实验提示我们,低温和干燥有利于食品的储存
              D.霉菌和细菌结构上的不同是霉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2.

              甲钴胺是维生素B12衍生出来的一种化合物。为了研究甲钴胺对受损坐骨神经结构和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选取30只大鼠,对其大腿的坐骨神经先切断后缝合,获得坐骨神经受到相同损伤的实验鼠。将实验鼠随机分成3组,每天定时注射1次不同浓度的甲钴胺溶液。8周后,测量切面愈合处坐骨神经髓鞘横截面积和髓鞘壁厚度,以及神经冲动传导速度,获得下表所示数据。请回答问题。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髓鞘横截面积(mm2

              髓鞘壁厚度(mm)

              神经冲动传导速度

              (m/s)

              A组

              60µg/mL的甲钴胺

              13.3

              1.1

              30

              B组

              20µg/mL的甲钴胺

              9.5

              0.8

              25

              C组

              5.7

              0.6

              20

              (1)坐骨神经是由多个神经细胞的________(选填“树突”或“轴突”)及其外面的髓鞘集结成束构成。

              (2)测量髓鞘横截面积和髓鞘壁厚度,是为了评估甲钴胺对损伤坐骨神经________的修复作用;测量神经冲动传导速度,是为了评估甲钴胺对损伤坐骨神经________的修复作用。

              (3)A、B、C组大鼠数量各________只,实验中记录每只大鼠的测量结果后,需计算出_______,作为各组数据。

              (4)C组是该实验的对照组,C组大鼠注射的①为不含________的等量的生理盐水。

              (5)由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较高剂量的甲钴胺使神经冲动传导的速度________,结合髓鞘的变化可知,甲钴胺可以________损伤坐骨神经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 3.

              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下图所示)。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对四个生态瓶进行了一个星期观察,发现瓶内的生物生存状态良好。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图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2)在生态瓶中,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主要是       。消费者主要是                         

              (3)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           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其中,     瓶为对照组。(填字母标号)

              (4)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蛳、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病率不断升高,尿常规检测对糖尿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选取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从同期参加常规体检的人中选取108例无糖尿病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尿常规检测,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问题:

              (1)     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平均年龄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目的是排除______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     表格中的______表明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原因是④______中的原尿,在流经______(填图中编号)时,全部的葡萄糖会被______进入毛细血管里。

              (3)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应出现血细胞,对照组中少数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出现问题的结构除肾脏外可能还有______。

              (4)     当人体中______分泌不足时,______浓度会高出正常值,进而引发糖尿病。

            • 5.
              为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生物兴趣小组将等量的酵母菌分别接种到无菌水、5%葡萄糖溶液、马铃薯培养液和加入5%葡萄糖的马铃薯培养液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定期取样计数,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取样前,应将培养液         ,以避免样品不均匀对计数产生影响。在马铃薯培养液、5%葡萄糖溶液中培养的酵母菌数量无明显增长,其原因是         不足。

              (2)由于培养初期酵母菌繁殖速度快,因此0—24小时间的取样间隔______。加入5%葡萄糖的马铃薯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在_______小时到_______小时之间,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

              (3)取培养初期的加入5%葡萄糖的马铃薯培养液50mL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你认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__。如何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酵母菌在分类上属于________;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细菌相比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华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盆放入温水锅中。将面团放在温暖地方,蒸出的馒头松软,是因为酵母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为研究饮水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规律,研究者选取健康状况良好的雄性大鼠20只,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

              (1)大鼠口渴后会饮水,属于______反射,完成这种反射的神经结构称为_________,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_。

              (2)实验前,先将大鼠放入训练环境(隔音的暗箱)中3天,目的是避免_________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提前对大鼠进行限制饮水处理48小时,以保证实验开始时大鼠_________。 

              (3)实验开始后,对实验组大鼠在铃声后1.5秒(固定时间)时给水,对照组处理方法是在铃声后不固定时间给水,两组的训练次数均为100次/天。每天测量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CR),结果如下图:


              ①据图可知,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    实验组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次数占实验总次数的百分比_________,第_______天达到最高值。

              ②从第11天起,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铃声后不给水,训练次数为100次/天,5天后实验组条件反射逐渐_________。

              ③学习也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应该通过_________练习逐步提高知识的巩固率,已经熟悉的知识如果长期不使用,也会逐步_________。

            • 7.

              小明的爸爸快要过生日了,这学期学习了人体营养与健康的知识之后,小明准备在妈妈的指导下,为全家人做一顿美食。

              (1)小明和妈妈一起购买食材,在食品安全方面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

              ①食品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无机盐的含量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的种类

              ⑥食品含能量高低

              ⑦食品的营养价值

              ⑧食品是否发霉变质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⑧

              D.③⑤⑥⑦

              (2)小明为全家人制作的菜肴有:①糖醋里脊、②清炒虾仁、③拔丝红薯、④西兰花炒木耳。小明的爸爸因为________(激素)分泌不足患有糖尿病,请根据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从以上菜肴中为小明的爸爸选择恰当的菜品,进行合理搭配________(写数字即可)。

              (3)小明和妈妈一起购买食材时,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X,也不知其主要营养成分。于是他索取少量食材X带到学校实验室,与同学一起研究其主要营养成分。根据他们的初步推测,制定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所加液体

              震荡摇匀

              37℃恒温

              0.1克

              2毫升淀粉酶溶液

              10分钟

              a克

              2毫升b液体

              10分钟

              ①根据实验目的,请为小明和同学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这体现了实验设计应遵循________的原则。

              ②向Ⅰ、Ⅱ号试管内各滴2滴碘液,Ⅱ号试管内食物小块变成蓝色,Ⅰ号无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所研究的固体食物X中,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用图中A—E表示人体消化道各部位,则D是________,食材X起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_,可反映其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填甲、乙、丙)。

            • 8.

              如图表示正常天气情况下外界空气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变化。

              (1)呼吸道能够清洁和湿润空气。除此之外,根据图示呼吸道对空气还具有________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功能,他们设计了以下模拟实验:

              Ⅰ.把塑料瓶底部剪掉,将毛刷置于塑料瓶瓶颈处,纱布用水浸湿罩在瓶子底部,用皮筋固定。

              Ⅱ.设计4组不同处理,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最高档对准瓶口,每组吹5秒(如图)。(注:实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Ⅲ.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组号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1药匙碳粉,有毛刷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

              2

              1药匙碳粉,无毛刷

              纱布上有碳粉,且比第1组多

              3

              1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且比第1组少

              4

              3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大量碳粉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碳粉模拟的是空气中的颗粒物,1、2组作为一组________实验,探究了毛刷的作用,毛刷模拟了呼吸道中的________结构。

              ②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模拟了呼吸道中分泌的________,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和3两组实验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③从第3、4组实验结果来看,当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处理能力是________的,因此在沙尘或雾霾等不利天气外出时,要做好________等防护措施。

            • 9.

              请你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有网络记者针对当下环境污染的问题写了下面一篇幽默的报道:

              “相比于京霾的沉重,冀霾的激烈,沪霾的湿热和粤霾的阴冷,我更喜欢沈阳霾的醇厚,它是如此的真实,又是如此的具体。黑土的甜腥与秸秆焚烧的碳香充分混合,再加上尾气的催化和低气压的衬托,最后再经热源袅袅硫烟的勾兑,建筑工地扬尘的炫染,使得沈阳霾口感干冽适口,吸入后挂肺持久绵长,让品味者肺腑欲焚,欲罢不能。这是人类辛劳与自然馈赠共同作用的结晶。雾是帝都重,霾是故乡醇!不说了,辣眼睛……”

              【资料二】俄亥俄州立大学的Nelson教授和他的学生对老鼠进行“空气污染对生物神经系统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该实验将体形大小接近、生活状态良好的20只老鼠分为A和B两个组,将A组老鼠放在无空气污染的环境中生活;B组老鼠放在受污染的空气(人为制造的有霾环境)中生活,其余饲养条件均一样。经过十个月的实验后,实验B组的老鼠与生活在无空气污染环境中的A组老鼠相比,更多的出现了烦躁焦虑和抑郁的症状,并且它们在学习和记忆实验中得分也更低。

              【资料三】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市区的某一地段对空气进行分时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1)根据【资料一】的描述,你能找出几条导致全国各地雾霾频发的原因?

              (2)【资料二】中,实验组是              环境中的老鼠,对照组是             环境中的老鼠。我们都了解雾霾不但会直接危害生物的_________系统,由本实验的结论还可以得出,雾霾对生物的______________系统也有影响。

              (3)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减少雾霾发生的是(   )

              A.提倡秸秆焚烧还田                  B.减少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场所

              C.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D.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4)根据【资料三】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_______________设置为实验的变量,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采集到的每组三个测量数据,应该取________值;请你将上表中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并用柱状图形式在下面的图中表示出来。


              ③根据上表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_

            • 10.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后,想了解发芽的种子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煮熟种子的作用是进行_________。

              (2)运用所学的知识推测:装置1中的着色液向_________移动,原因是发芽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_________,而产生的_________被NaOH吸收,使得容器内的气体量_________。

              (3)装置3和装置4为一组,是为了探究发芽的种子是否______

              _________,实验现象是装置3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装置4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