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请根据表格问答下列问题:


              (1)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在该实验中起 _______作用。

            • 2.

              小光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几种处理(处理1模拟了口腔中牙齿、舌、唾液的作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试管

              实验材料

              唾液

              清水

              处理方法

              1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 37 ℃ 温水中

              2

              馒头碎屑

              0毫升

              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入 37 ℃ 温水中

              3

              馒头碎屑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 37 ℃ 温水中

              4

              馒头块

              2毫升

              0毫升

              不搅拌,直接放入 37 ℃ 温水中

              (1)上述实验中,当以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_两种处理为对照实验。
              (2)处理1与2进行对照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的作用。
              (3)5~10分后取出1、2、4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发现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遇碘后不变蓝;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部分变蓝色;_____号试管中的馒头全变蓝色。
              (4)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________、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 3.

              土壤中含有无机盐,某同学想要验证“植物的生活是否需要无机盐”,于是将两株同样大小的玉米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试管中培养。实验结果如下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设计本实验时提出的假设是                       
              (2)蒸馏水与土壤浸出液在物质成分上的最大区别是                 

              (3)实验中,设计盛蒸馏水试管的目的是            

              (4)通过观察           试管中的幼苗长势弱;

              (5)通过这个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这四个装置图的顺序应该为________。

              (2)滴加碘液是在图________,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________。

              (3)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D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____中。

              (5)实验中若用与该实验相同的方案探究肠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否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________。

            • 5.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②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作为①号试管的             实验。

              (2)①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有助于食物的消化,是选用____ ____两号试管进行对照。

              (4)食物中淀粉的消化是从       开始的,我们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

            • 6. 有同学想要探究蝗虫的呼吸器官位于哪里?做了以下试验,取两只大小一样的活蝗虫甲和乙,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的试管里,把蝗虫甲的头部浸没在水里,露出腹部,把蝗虫乙的腹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部。 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本实验的结果以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小丁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学习完“植物的生殖”以后,他知道了马铃薯的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便把两个如图所示的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芽。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猜想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丁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为排除因马铃薯块大小不等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他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________的马铃薯小块种在甲花盆内,将另一组的马铃薯小块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预计________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

              ④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________。

              ⑤得出结论: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没有带芽眼。

            • 8.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__         ____?

              (2)作出假设:__         ____。

              (3)制定计划:(内容略)

              (4)实施计划:

              ①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取50只发育相似的健康水蚤;四份同品牌、等量的香烟烟丝分别加入20 mL、30 mL、40 mL、50 mL蒸馏水浸泡24小时,制备成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备用,并分别标记为A、B、C、D。

              ②取等量蒸馏水和将烟草浸出液A、B、C、D,将50只水蚤均分为5组,分别放入蒸馏水和烟草浸出液A、B、C、D中,记录10秒内心跳次数,重复3次;

              (5)得出结论:经过大量实验,得到以下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烟草浸出液对心率具有         作用,且浓度越高,心率       

              (6)表达交流:

              将水蚤放入蒸馏水中记录心跳的目的是        ;在各组实验过程中,除烟草浸出液浓度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这样做的目的是                   ;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9. 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活动中,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分别将等量的牛奶煮沸,倒入两个经过灭菌处理的、大小相同的锥形瓶A和B中,冷却至室温,A瓶中放入新鲜的花园土,B瓶中放入等量的经高温处理的花园土.两锥形瓶口均用棉团堵住(如图),每日观察牛奶的情况。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锥形瓶A中的牛奶会__________。

              (4)牛奶在这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
              A.提供营养物质   B.提供生存空间   C.提供氧气  D.提供适宜的温度

              (5)实验前,将牛奶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除花园土的处理不一致,其他均相同,此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7)实验中,“冷却至室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A.避免锥形瓶受热炸裂      B.避免热牛奶杀死土壤中的细菌.

            • 10.
              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同期孵化的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20是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②A组每天饲喂5克饲料和少量甲状腺激素,B组每天只饲喂5克蝌蚪饲料,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其余条件保持相同;③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实验要素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尾脱落时的平均身长(cm)

              A组

              4

              7

              26

              0.75

              B组

              5

              9

              37

              1.3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实验中A组和B组的水量、蝌蚪的数量及大小等条件都必须保持相同的目的是                                 ;B组的作用是                         

              (3)根据实验结果,他们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中选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青蛙的发育属于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        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        切除,其余条件应与      组相同(填“A”或“B”)。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