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探究: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
              试管编号 A B C D E
              加入物质 糨糊  清水 糨糊  唾液 糨糊  唾液  盐酸 糨糊  唾液 糨糊  唾液
              温度 37℃ 37℃ 37℃ 100℃ 0℃
              时间 10min 10min 10min 10min 10min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试管A和试管B为一组,则试管A是试管B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
              (2)若以试管B和试管C为一组,则试管B是试管C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
              (3)若以试管B、试管D和试管E为一组,则试管B是试管D和E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 ______ ,可以消化 ______ ,唾液中的 ______ 发挥作用所需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 2.
              我们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时有机物的消耗增加,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体内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图一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装置,图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两份处理为碎肩,一份保持馒头块,设计了图一中的三组实验,具体估做法如下:
              ①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②组试管加入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③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 ______ 实验装置,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______ 组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______ 。
              (2)图三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经过程① ______  进入血液,来自过程②的氧透过 ______ 进入血液,最终氧和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 ______ 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和 ______ 。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图三中过程③排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 ______ 段,此时肋间肌和隔肌处于 ______ 状态。
              (4)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实际每天排尿约1.5升,这是因为图三中[ ______ ] ______ ,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______ 。
            • 3.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取1g干淀粉加入清水100mL,调和均匀。煮沸制成糨糊,冷却至室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帮助完成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向A试管加入2mL清水,向B试管内加人的液体是 ______ ,其数量为 ______ 。
              (2)实验中,要对试管进行震荡摇匀,这相当于口腔中 ______ 的咀嚼和 ______ 的搅拌作用。操作中,烧杯内的水温应控制在37℃左右,目的是 ______ 。
              (3)按照图示完成实验步骤后,取出A、B试管冷却后各加入数滴碘液,看到的现象是:A试管溶液 ______ ;B试管溶液 ______ 。
              (4)实验中A试管起 ______ 作用。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4.
              某同学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
              试管 加入的物质(各2毫升) 水温 时  间 试剂 加碘后的实验现象
              1号 淀粉﹢唾液 0℃ 10分钟 碘液
              2号 淀粉﹢唾液 80℃ 10分钟 碘液
              3号 淀粉﹢唾液 37℃ 10分钟 碘液
              4号 淀粉﹢清水 37℃ 10分钟 碘液

              该同学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共设计了2组对照实验,其中一组是3号和4号试管,在实验中,3号试管在加碘后的现象是 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 。另一组是 ______ ,该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通过该组对照实验,他得出的结论与如图所示四图中哪一图最相近? ______ 。
            • 5.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学习《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后,又创新增加了新的探究因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A处应该加入 ______ ,以保证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
              (2)1号试管与3号试管也可以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为 ______ ,这是为了探究 ______ 、 ______ 在口腔中对消化的影响。
              (3)2号与3号能否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
              (4)37℃水浴保温10分钟原因是 ______ 。
              (5)请你推测最终变蓝的试管是 ______ 。
            • 6.
              如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中曲线丙表示 ______ 的消化。
              (2)图中曲线乙表示的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 。
              (3)淀粉被消化的最初部位在 ______ ;最终消化成 ______ 。其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常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人体的生长发育,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的物质是 ______ 。(填甲、乙或丙)
              (5)营作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 。
              (6)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不搅拌。并放在37℃左右温水中5-10分钟。请问: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 ______ 号试管。2号试管的作用是 ______ 。
            • 7.
              请回答有关“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有关问题。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图的实验: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冷却的浆糊;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待冷却后各加入2滴碘液。请回答:

              (1)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1号和2号两支试管的目的是为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组是 ______ ;对照组是 ______ 。
              (2)两支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1号试管 ______ ;2号试管 ______ 。(变蓝、不变蓝)
              (3)为了模拟口腔温度,烧杯中的1号、2号试管适宜放置在 ______ ℃(27、37、47)的温水中,效果最好。
              (4)该实验证明:唾液对 ______ (淀粉、蛋白质、脂肪)有消化作用,消化的产物是 ______ 。
            • 8.
              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它进行了三种处理:
              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______ 和 ______ 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______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______ 的缘故.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 ______ 和 ______ 的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______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5)实验室水的温度为37℃,原因是 ______ .
            • 9.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本实验共设计了 ______ 组对照实验.
              (2)37℃水浴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 ______ .
              (3)实验结果是 ______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______ .
              (4)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 ______  都有关系.
            • 10.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的碎屑  适量的碎屑  X
               唾液有无  2毫升的唾液  2毫升清水  2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加入碘液  2滴
              根据如表完成下列问题:
              (1)若选用①和②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 ______ ,主要探究 ______ ,观察到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
              (2)若探究牙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和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X处放入的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