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探究: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设计和现象回答:
              试管编号 A B C D E
              加入物质 糨糊  清水 糨糊  唾液 糨糊  唾液  盐酸 糨糊  唾液 糨糊  唾液
              温度 37℃ 37℃ 37℃ 100℃ 0℃
              时间 10min 10min 10min 10min 10min
              加入碘液后的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以试管A和试管B为一组,则试管A是试管B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
              (2)若以试管B和试管C为一组,则试管B是试管C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
              (3)若以试管B、试管D和试管E为一组,则试管B是试管D和E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______ 。
              (4)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含有 ______ ,可以消化 ______ ,唾液中的 ______ 发挥作用所需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 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多项实验探究活动。情况如下:
              Ⅰ.为了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这一问题,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见下表):将40粒种子分成A、B、C、D四组。每组10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环境条件 实验现象
              空气 水分 温度
              A组种子  充足  潮湿  适宜  萌发
              B组种子  充足  潮湿 放在冰箱  不萌发
              C组种子  不足  水淹  适宜  不萌发
              D组种子  充足 干燥  适宜  不萌发
              (1)据表可知,种子正常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有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
              (2)如果A组只有7粒种子萌发,造成另外3粒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 。
              Ⅱ.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一问题,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见下表)。请根据表中资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试剂 现象
              1 淀粉糊2mL+清水2mL 37℃ 碘液 变蓝
              2 淀粉糊2mL+唾液2mL  0℃ 碘液 变蓝
              3 淀粉糊2mL+唾液2mL 99℃ 碘液 变蓝
              4 淀粉糊2mL+唾液2mL  37℃ 碘液
              (1)1号试管与 ______ 号试管可以组成对照实验。
              (2)把2号、3号、4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______ 。
              (3)预测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 。
            • 3.
              我们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度加深,同时有机物的消耗增加,补充糖类食物是恢复体力的最有效方法。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它进入体内被组织细胞利用需经一系列的生理过程。图一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装置,图二是某人在一次呼吸时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三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和组织细胞的过程及部分相关代谢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现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份,两份处理为碎肩,一份保持馒头块,设计了图一中的三组实验,具体估做法如下:
              ①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②组试管加入馒头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③组试管加入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若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进行探究时,应选取 ______ 实验装置,将三支试管同时放入37℃温水中,5至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______ 组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______ 。
              (2)图三中,淀粉的消化终产物经过程① ______  进入血液,来自过程②的氧透过 ______ 进入血液,最终氧和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的 ______ 中,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和 ______ 。
              (3)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通过图三中过程③排出体外。此过程对应图二中曲线 ______ 段,此时肋间肌和隔肌处于 ______ 状态。
              (4)细胞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等废物主要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80升,而实际每天排尿约1.5升,这是因为图三中[ ______ ] ______ ,如果一个人的尿液中出现了大分子蛋白质,则发生病变的结构可能是 ______ 。
            • 4.
              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取1g干淀粉加入清水100mL,调和均匀。煮沸制成糨糊,冷却至室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帮助完成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向A试管加入2mL清水,向B试管内加人的液体是 ______ ,其数量为 ______ 。
              (2)实验中,要对试管进行震荡摇匀,这相当于口腔中 ______ 的咀嚼和 ______ 的搅拌作用。操作中,烧杯内的水温应控制在37℃左右,目的是 ______ 。
              (3)按照图示完成实验步骤后,取出A、B试管冷却后各加入数滴碘液,看到的现象是:A试管溶液 ______ ;B试管溶液 ______ 。
              (4)实验中A试管起 ______ 作用。
              (5)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5.

              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婷婷做了如下实验:

              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三小块,将其中的两小块用刀细细切碎,另一小块不做处理。取3支试管,分别编为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1号试管放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2号试管放入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3号试管放入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不搅拌。将这三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然后摇匀。

              ⑴把三支试管放入37℃的温水是为了模拟_____      

              ⑵本实验包含了两组对照实验,请写出其中的一组(试管编号)及变量:____                

              ⑶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2号和3号试管都变蓝,请你帮婷婷写出本实验的结论:_____                                                                   

            • 6.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 mL唾液

              ?

              2 mL唾液

              搅拌后保温

              都在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加入碘液

              都往试管中加入2滴

              结果

              不变蓝

              变蓝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处应加入            ,作为1号试管的         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

              (3)3号试管的?处应填写   ,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通过口腔内                     的切割、磨碎,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 7.

              下图是模拟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该实验用浆糊做实验材料,因为浆糊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与用馒头块相比,用浆糊还模拟了口腔中___________的作用。

              (2)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

              (3)对实验过程D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中颜色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面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丁中的     号试管加碘酒后变蓝色,原因是                

              (2)上述实验中,只有     号试管中发生了淀粉的分解作用,     号试管在实验中起       作用。

              (3)此实验说明了                                        

            • 9.

              某同学为探究淀粉的消化做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回答:

              试管

              实验步骤

              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

              2毫升唾液+馒头块

              ① ______ +馒头碎屑

              搅拌, 37℃ 水浴10分钟

              不搅拌, 37℃ 水浴10分钟

              搅拌, 0℃ 水中10分钟

              滴加② ______

              现象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1)若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的影响“①处填                     ,②处填        

              (2)根据甲试管的实验现象可知淀粉在人体消化道的 ______ 就开始被消化。 
              (3)比较甲、乙两支试管的现象,建议日常饮食应该做到                            

              (4)若要探究“唾液对馒头是否有消化作用”,则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10.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2)5到10分钟后取出2只试管,各滴加两滴碘液,摇匀,其中不变蓝的试管是           号,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