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下图所示的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各装置中放有等量相同的绿豆种子,并将装置放于相同的环境中,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请据图回答:

              (1)在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时,你认为该小组同学

              应从右图A、B、C、D四个装置中选择________两个装置作为对照实验。

              (2)该实验的每个装置中都放有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实验时,除了严格按实验装置来完成实验外,还应保证种子所处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4)绿豆种子萌发所需养料主要由________提供,我们平常所吃的“绿豆芽”就是由绿豆发育而来的,但绿豆芽的芽很小,又易脱落,因此我们所吃的白嫩部分就是由________(填结构)发育而来。

            • 2.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如图(一)所示。为了探究模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图(二)所示。


              请根据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两个玻璃瓶放在30℃环境中培养,每天给A瓶补充适量的“模拟酸雨”,同时给B瓶补充等量的清水。实验中的A瓶与B瓶形成了一组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3)一定时间后,观察到A瓶的水稻种子不萌发,B瓶的水稻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结合图(一)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阅读下面的短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上半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酸性降水,其中一次pH为5.46。当刮西北风时,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遇到降水,形成酸雨。这说明:南极也不是“净土”,酸雨的危害已经危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1)上述短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污染具有________的特点。

                  A.区域性    B.全球性    C.传染性    D.危害性

                  (2)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等气体含量过多。

                  (3)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了同时栽培、植株大小相近的6盆同品种的盆栽草本植物,配制了不同pH的模拟酸雨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盆植物喷洒相应pH的“酸雨”400克(假设光照、温度、空气、水和肥料等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见下表

              “酸雨”的pH

              生长状况

              4.5

              芽枯死,叶片全部脱落

              5.0

              芽枯死,多数叶片脱落

              5.5

              芽萎缩,上部叶片脱落

              6.0

              上部叶片颜色有变化

              6.5

              没有明显变化

              7.0

              叶芽萌发,露出新叶

                  ①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如图(一)所示。为了探究模拟酸雨对

              植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图(二)所示。


              请根据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个玻璃瓶放在30℃环境中培养,每天给A瓶补充适量的“模拟酸雨”,同时给B瓶补充等 量的清水。实验中的A瓶与B瓶形成了一组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2)一定时间后,观察到A瓶的水稻种子不萌发,B瓶的水稻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为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结合图(一)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人们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逐年增多。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可在局部地区富集并在水的凝集过程中形成硫酸等酸性物质,随着雨水降落下来,这就是“酸雨”。酸雨的酸性程度可用PH来表示,一般说来,酸雨的PH小于5.6,PH越小,其酸度就越大。酸雨对植物的生长有没有影响?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以小麦种子为材料,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请你参与进来,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用具:大小相同的培养皿5只,大小、饱满程度相同的小麦种子100粒,小纱布10块,以硫酸为材料配制的PH=5、PH=4、PH=3、PH=2的“酸雨”各20ml等。

              (4)方法步骤:

              ①将5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在5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其上都均匀地撒20粒小麦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③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ml,使之刚好淹没种子。

              ④向B、C、D、E4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5、PH=4、PH=3、PH=2的“酸雨”各____ml。

              ⑤盖上培养皿,将它们放在相同的适于种子萌发的环境里。

              (5)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在实验结果得到之前,我们可以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预测1:随着PH逐渐减小,种子萌发率逐渐升高,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______作用。

              预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近年来有新闻报道,我国一些地区多次降落酸雨,酸雨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正常雨水的pH为5.6,酸雨的pH小于5.6。

              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吗?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对酸雨是否影响油菜苗的生长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足够的清水,足够的食醋(pH为3),两盆生长状况相同的油菜苗,两个洒水壶,pH试纸。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酸雨危害(影响)油菜苗的生长或酸雨促进油菜的生长或酸雨对油菜苗的生长没有影响。

              (2)实验步骤:

              ①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约等于4;

              ②将两盆油菜苗分别贴上A、B标签。每天定期同时向A盆喷洒等量的___________,向B盆喷洒等量的清水。(注意:洒水壶不能混用,对两盆油菜苗的其他管理措施相同);

              ③在一段时间内,每天观察记录两盆油菜苗的生长状况。

              (3)预期结论:

              ①如果A盆比B盆生长状况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A盆比B盆生长状况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A盆与B盆生长状况一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在A 、B两个相同的瓶中铺上3层潮湿的纱布,再各放入10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然后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每天定时向A瓶中喷洒清水,向B瓶中喷洒模拟的酸雨。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该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_瓶

              (4)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为该同学设计一张用来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 8.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主要是人为向大气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现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区域性环境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实验:

              ①在老师指导下配制好pH分别为3、4、5、6、7的溶液;

              ②取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各2000mL,分别倒入编号A~E的水槽中。每个水槽中放入大小及生长状况相似的金鱼5条,观察并记录金鱼的生命活动情况。重复实验三次。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____组。

              (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的酸性越______,对金鱼的生命活动影响越大。

              (4)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比如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都可以使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生长是否有影响,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①取两只相同的培养皿标号为A、B,分别在两培养皿底部垫上两层吸水纸,加入 等量水使纸湿润。

              ②分别在培养皿上放10粒同一品种、大小相近、无破损的大豆种子,在种子上面覆盖相同潮湿纱布,把培养皿放在温暖地方培养。
              ③食醋和清水配制模拟酸雨,并用pH试纸测定pH值为5。
              ④每天在A组上淋几次模拟酸雨;在B组上淋等量清水。

              ⑤每天定时观察大豆种子发芽状况,记录发芽数。

              (1)这个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组。

              (3)如果实验操作规范,预测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酸雨污染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酸雨对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作了以下探究实验.(注: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值小于7的溶液,pH值越低酸性越强)


              请问:

              (1)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

              (2)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不足,请找出改正:①_____;②_____。

              (3)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请举一例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