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某生物研究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表实验。若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的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养瓶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0℃

              10

              A

              20℃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10

              培养瓶密闭,无空气

              20℃

              (2)下图为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请分析回答问题([   ]内填写图中字母):

              ①根尖的部分细胞很小,细胞核大,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些细胞构成的组织,叫做[   ]________。

              ②我们吃橘子时,剖开橘皮时看见的筋络,内有________运输有机物、有________运输无机物,它们属于[   ]________。

              ③叶肉的细胞壁薄,液泡较大,能储藏营养物质,属于[   ]________。

            • 2. 某班同学对“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探究,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A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B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纸盒中央处放入十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B处)和阴暗处(A处)鼠妇的数量.班级内5个小组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如表.
              环境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明亮(B侧)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A侧)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
              (3)如果还想继续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3. 某同学为了研究影响面包虫生活的环境条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研究结果记录表:
                时间(min)
              个数
              条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照光 2 3 4 3 3 3 4 3 3 2 3
              黑暗 8 7 6 7 7 7 6 7 7 8 7
              (1)该同学针对要研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面包虫的分布.
              (2)所进行的探究过程中设计的对照实验有 ______ 个实验变量,实验变量是 ______
              对照组和实验组应该保持一致的条件(因素)有 ______ (至少说出一个).
              (3)该同学所测实验数据和结果表明:光 ______ (填“会”或“不会”)影响面包虫的分布,面包虫喜欢 ______ 的环境.
              (4)有同学认为面包虫难于捕捉而且不卫生,因此选择一、两只进行实验就可以了.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
            • 4.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明猜测:鼠妇怕光。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他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证明:

              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

              ②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小明观察到大多数的鼠妇都跑到黑暗的一边。小明将实验反复做了许多次,结果都一样。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明提出的问题是:                       

              小明作出的假设是:                       

              (2)小明把纸盒一端做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应设置          (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样设置后,该实验的变量是      

              (3)根据实验结果,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                 

              (4)该实验能不能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            

              (5)实验完成后,应如何处理鼠妇?                                

            • 5. 如表是某学习小组用鼠妇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记录单:
              时间(分钟)环境 2 3 4 5 6 7 8 9 10 11
              明亮 4 3 2 2 1 2 1 1 0 0
              阴暗 6 7 8 8 9 8 9 9 10 10
              (1)这个实验探究的哪种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 ______
              (2)实验共用了10只鼠妇,为什么不用一只鼠妇呢? ______
              (3)这组同学将10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求平均值,最后得出鼠妇出现在明亮处的机率为1.6,出现在黑暗处的机率是8.4,为什么要求平均值呢? ______
            • 6.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中,小红以当年饱满的大豆种子,为材料进行探究,方案如表,请分析回答:

              瓶号

              1

              2

              3

              4

              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10粒相同种子

              环境

              条件

              不放水,

              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

              置于温暖处

              放适量水,

              置于冰箱保鲜层

              种子浸入水中,

              置于温暖处

              (1)实验结果是:只有______号瓶的种子能够正常萌发,实验结果表明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如果小明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应选择2号瓶和______号瓶为一组对照实验.
              (3)1号瓶和3号瓶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即使环境条件适宜,被虫咬坏胚的种子也不能萌发,因此,小红所用的种子应具有_____________的胚.
            • 7.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________。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________。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_。

            • 8.

              分析下面的四个装置,回答问题。

               (注意: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1)做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利用          装置。

              (2)装置②中试管里冒出的气体是          。检验这种气体的性质要用               

              (3)装置③中塑料袋内壁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作用,该作用主要是通过植物哪一器官进行的?          

              (4)装置④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此实验证明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     气体。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下午,兴趣小组的同学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傍晚,兴趣小组的同学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烧的火柴熄灭,这些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本小题空均要求填生理过程)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______。若要证明该结论则还应选取的实验装置是图______。(本小题均填字母)

              (3)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图D中的6 ______,该结构是由一对半月形的______围成的空腔。

            • 10. 掌握科学的探究实验方法,积极动手实践,是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重要途径,以下是本学期生物学探究实验中的一些操作过程或现象,请结合自己的实践,回答相关问题:
              (1)某同学对他家卧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进行了采集和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他采用了 ______ 取样法,他测得的尘埃粒子数约为 ______ 个.
              (2)为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按照图2中A、B、C、D所示步骤进行了实验.实验中C操作是将试管放在37℃的恒温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其目的是 ______ ;如果保温时间比较长,则D操作后实验的现象应是 ______
              (3)为测量花生所含的能量多少,某同学设计了图3所示装置,他是想通过 ______ 来测定花生所含能量.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计算可知,1g花生所含能量是 ______ (已知1mL水每升高1℃需吸收4.2焦的热能;测量总是存在误差的,为减小测量的误差,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你的建议是 ______ ,对实验过程,你的建议是 ______
              水体积数/mL 花生质量/g 水温/℃ 花生所含能/焦
              燃烧前 燃烧后
              30 0.5 40 61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