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下图为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示意。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糊2毫升,再向A中加入2毫升清水,向B中加入2毫升唾液。据图回答问题。


              ①如果分别向A、B两支试管中滴入2滴碘液,内容物变蓝色的试管是_____。

              ②如果将两支试管震荡后,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中浴热10分钟,内容物变蓝色的试管是_______。蓝色消失的试管是_______。

              ③这个实验中,设置B试管是_____组。

              (2)“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假若现在买到一袋担心掺有淀粉的劣质奶粉(从包装上很难分辨),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帮助鉴别。

              ①取一支试管,加入2毫升奶粉溶解液。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试管震荡后,观察试管中内容物颜色所发生的变化。

              ④若试管中内容物____,说明奶粉中掺有淀粉。否则,奶粉中未掺有淀粉。

            • 2.

              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斯德将烧瓶的瓶颈设计成“S”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打断瓶颈,培养液中很快就长满了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打断瓶颈,而是不断的摇动鹅颈烧瓶,烧瓶内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步实验说明:                                                         第二步(打断瓶颈)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此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巴斯德将烧瓶的瓶颈设计成“S”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打断瓶颈,培养液中很快就长满了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不打断瓶颈,而是不断的摇动鹅颈烧瓶,则烧瓶内会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打断瓶颈)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意大利医生雷迪探究“腐肉是否生蛆”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的结果是________,而C的结果则是________。

              (2)B和C形成一组________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C中的蛆来自________,而非腐肉或空气。

              (4)此实验推翻了腐肉生蛆的________论观点。

            • 5.

              小明的爸爸快要过生日了,这学期学习了人体营养与健康的知识之后,小明准备在妈妈的指导下,为全家人做一顿美食。

              (1)小明和妈妈一起购买食材,在食品安全方面应考虑的问题包括( )

              ①食品是否有毒

              ②食品的保质期

              ③无机盐的含量

              ④是否被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

              ⑤维生素的种类

              ⑥食品含能量高低

              ⑦食品的营养价值

              ⑧食品是否发霉变质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⑧

              D.③⑤⑥⑦

              (2)小明为全家人制作的菜肴有:①糖醋里脊、②清炒虾仁、③拔丝红薯、④西兰花炒木耳。小明的爸爸因为________(激素)分泌不足患有糖尿病,请根据健康饮食的相关知识,从以上菜肴中为小明的爸爸选择恰当的菜品,进行合理搭配________(写数字即可)。

              (3)小明和妈妈一起购买食材时,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X,也不知其主要营养成分。于是他索取少量食材X带到学校实验室,与同学一起研究其主要营养成分。根据他们的初步推测,制定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

              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所加液体

              震荡摇匀

              37℃恒温

              0.1克

              2毫升淀粉酶溶液

              10分钟

              a克

              2毫升b液体

              10分钟

              ①根据实验目的,请为小明和同学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________,b为________,这体现了实验设计应遵循________的原则。

              ②向Ⅰ、Ⅱ号试管内各滴2滴碘液,Ⅱ号试管内食物小块变成蓝色,Ⅰ号无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所研究的固体食物X中,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用图中A—E表示人体消化道各部位,则D是________,食材X起始消化的部位是[ ]________,可反映其消化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填甲、乙、丙)。

            • 6.

              下面是小明同学设计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有关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记录。

              提示:馒头会变甜是否与牙齿、舌和唾液有关呢?如果是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1号试管:加入的是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加碘液5min,不变蓝

              2号试管:加入的是馒头碎屑和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加碘液5min,______

              3号试管:加入的是馒头块和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加碘液10min,不变蓝

              4号试管:加入的是馒头碎屑和2毫升唾液,也不搅拌.加碘液10min,不变蓝

              (1)   在收集唾液前为什么要用清水漱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咀嚼馒头时会感到有甜味,是因为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在口腔内将淀粉分解为____________的缘故。预测试管2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

              (3)   若以1、3号为一组实验,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4)   小明同学在学校门口商店买了一盒“××”牌牛奶,在喝牛奶前我们应关注包装上的有关营养成分、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项)等内容。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