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针对“未洗的手是否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两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不作处理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1)在步骤1中,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

              (2)在步骤2中,为什么用无菌棉棒取样?答:_________。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_________。
              (3)为了使实验严谨,结果可靠,还应设置_________。
              (4)由A和B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5)如果将A和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
              (6)A培养皿出现的菌落中,比较小,表面光滑粘稠的是______的菌落,比较大、呈绒毛状、表面颜色为黄色的是_______的菌落,黄色是_______的颜色,一个菌落是由1个细菌或真菌经过________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 2.

              小林和小丽的妈妈总让他们用洗手液洗手,认为可杀死细菌,或者可抑制细菌。他们想探究洗手液是否有此功效。请你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哪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更合理?________。  

              (2)按手印前需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_______

              (3)用洗手液洗手后在培养基上按手印相当于细菌培养中的________环节。

              (4)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能够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______。

              (5)若手上有100个细菌,假若每个细菌半小时繁殖一次,则一个小时后手上的细菌数目是_____个。

            • 3.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某校学生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数量的验证实验:


              (1)该实验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设计更合理,因为他设置了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细菌在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充分时,进行旺盛的___________生殖。假设你手上有8个细菌,它们以20分钟/次的速度繁殖,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则2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___________个。

            • 4.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发酵知识时,做了一系列拓展探究。请根据下列探究回答问题。

              探究一: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制作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泡菜发酵中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盐水浓度/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6%

              1.2

              5.5

              4.0

              1.8

              1.2

              1.2

              3号坛8%

              0.5

              2.0

              1.8

              1.6

              1.5

              1.2

              (1)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的亚硝酸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制作的泡菜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盐水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盐水。

              (2)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既要加盖,还要用水来封口,这样做的科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盐水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等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以保持实验变量惟一。

              (4)兴趣小组在25℃测定的各发酵天数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温度下,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快速繁殖,其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同时发酵形成的酸性环境能分解一部分亚硝酸盐。

              探究二:在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糖、水和少量酵母菌。瓶口和连有导管的橡皮塞均用凡士林密封住(整个过程均无菌操作)。导管的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图所示,放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5)试管中的石灰水会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将此装置放到冰箱里,会出现上述现象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探究一中制泡菜的微生物与探究二中的酵母菌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某同学学习了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后,设计实验对“清洗后的苹果是不是还有细菌或真菌”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步骤相当于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过程中的_____过程,完成步骤C需要在适宜的_____下进行。

              (2)如果实验改进后形成的菌落较小且表面光滑,则苹果表面可能含有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它在养料充足时,进行旺盛的_____ 生殖。恶劣环境中,细菌会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_____,以度过高温、寒冷、干旱、辐射等不良环境。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