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提到细菌和真菌和病毒。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它们中的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嘉嘉同学做了如下几个实验探究发酵技术的不同之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①取甲、乙、丙三个洁净的烧瓶,分别加入适量的凉开水;②取适量淘洗干净的糯米,用蒸锅蒸熟并冷却至室温;③将冷却后的糯米等分成两份,分别加入甲、乙两个烧瓶中;④向甲、丙两个烧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曲(内含酵母菌);⑤将三个烧瓶的瓶凵密封,并同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静置23天,据此,请分析回答问题。
              (二)①牛奶煮沸后冷却②放到常温环境中1天③在牛奶中加入少量的含乳酸菌的酸奶④密封瓶口
              (三)嘉嘉和他的同学一起将实验(一)(二)中主要使用的菌种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若将该装置放于阳光下

              (1)实验(一)中三个烧瓶中最可能生产出甜酒的是______。
              (2)实验(二)制作酸奶的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用序号表示)。
              (3)实验(三)图可用于探究有关光合作用的什么问题?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四)嘉嘉同学做完实验后,观察了几种微生物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4)图中______(填图号)属于真核生物,图戊是一种微小生物,他是使用______才能够观察到。
              (5)夏天食物容易变质,为了防止食物变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放冰箱储存;②用微波妒高火加热5分钟;③脱水中储存。其中,只能起到抑制作用的是______。
            • 2. 小明家制作的烧鸡味道好,深受顾客青睐。但夏天烧鸡的保质期仅有两天,小明的父母想购买一台真空包装机,以延长烧鸡的保质期,扩大销量。小明就此进行了探究:
              ①取制作好冷却至室温后的烧鸡20只,分装20袋,每袋一只,平均分为两组甲组进行真空包装,乙组装入普通包装袋。
              ②将两组烧鸡放入橱柜,常温保存。
              ③两天后,从甲、乙两组中各取出3只烧鸡,邀请顾客进行品尝,其结果如下:
              甲组两天后无异味、口感正常;5天后有轻微异味。
              乙组两天后无异味、口感正常;5天后异味明显。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真空包装能否______。
              (2)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其中______组属于对照组。
              (3)每次取出3只烧鸡而不是1只进行品尝,目的是______。
              (4)甲组两天后无异味、口感正常;5天后有轻微异味;乙组两天后无异味、口感正常;5天后异味明显。这说明______。
              (5)导致烧鸡变质的原因是______。
              (6)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真空包装烧鸡变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为了进一步延长烧鸡的保质期,小明的父母把真空包装的烧鸡放入冰柜中保存,原因是______。
            • 3. 酸奶机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恒温培养箱,能够将其内容物加热到42℃并保持恒温。妈妈网购了一台酸奶机,小梅又刚学过了细菌、真菌培养的方法,于是兴致勃勃地按下列步骤开始自制酸奶。
              (1)将约1升鲜奶倒进锅里加热至沸腾,将酸奶机的内胆放在开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盖上酸奶机的盖子,让内部处于密封状态,打开开关。小梅认为,自己的上述操作满足了乳酸菌大量繁殖所需要的基本外界条件:______、______的环境,还有水和充足的有机物,肯定能够成功制作出酸奶。
              (3)8小时后打开酸奶机,小梅意外地发现,牛奶依然是牛奶,没有变成酸奶。她分析了自己的操作步骤,发现失败的原因是______。改正错误步骤后,小梅终于做出了美味的酸奶。
            • 4. 小华家制作的水煮花生味道好,深受顾客喜爱。但水煮花生的保质期仅一天,小父母想购买一台真空包装机,以延长水煮花生的保质期,拓展网络销售。小华就此进行了探究。
              ①取沥干冷却的水煮花生,分装20袋,每袋50克,平均分为两组:甲组进行真空包装,乙组装入普通包装袋。
              ②将两组花生放入橱柜,常温保存。
              ③每隔24小时,从甲、乙两组中各取出3袋花生,邀请顾客进行评价,其结果如下:甲组24小时后无异味、口感正常;48小时后有轻微异味。乙组24小时后无异味、口感正常;48小时后异味明显。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本实验控制的变量是______。每次取出3袋花生而不是1袋进行评价,目的是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真空包装水煮花生变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真空包装前应该______。
            • 5. 我国有酿制米酒的传统。淘淘对可能影响米酒发酵的因素进行探究,设计了以下实验:
              编号 糯米处理 酒曲 加适量凉开水 环境温度
              1号瓶 浸泡24小时 30℃
              2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30℃
              3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10℃
              4号瓶 浸泡24小时,蒸熟放至温热 × 30℃
              3天后打开盖子,观察并记录现象。请据此回答:
              (1)该实验共设置了3组对照实验,分别探究了影响米酒发酵的3个因素,其中作为对照组的是______号瓶。若此瓶和3号瓶对照,所研究的变量是:______;若此瓶和4号瓶对照,则研究的变量是______。
              (2)酒曲中的酵母菌在制作米酒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填序号)。
              A.把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把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D.把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3)1号瓶会散发出酸臭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请结合你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身体的危害。______。
            • 6.
              我国农村每逢节日每家每户都有制作米酒的习俗。家庭制作米酒的主要步骤是:①蒸熟饭并冷却(30℃)→②加酒曲→③保温发酵。请回答:
              (1)该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是 ______ 。
              (2)步骤③中保温的目的是为菌种的生活提供 ______ 。
              某兴趣小组尝试制作酸奶,其主要步骤如下:①奶粉和糖加水混合→②热处理(煮沸)→③冷却(42℃--43℃)→④加入一些品牌酸奶→⑤发酵→⑥保存食用。请回答:
              (3)步骤②的目的是 ______ 。
              (4)步骤④的目的是 ______ 。
              (5)制作酸奶用到的微生物与米酒酒曲中含的主要微生物相比,其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没有成形的 ______ 。
            • 7.
              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如下图表所示),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的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应选择的对照实验装置是 ______ 。若选择的对照实验装置是甲和丁,则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 ______ 。
              (2)一段时间后观察:气球有胀大现象的装置是 ______ ,这说明装置中产生了某种气体,这种气体是 ______ 。
              (3)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快速繁殖,酵母菌进行无性生殖的主要方式是 ______ 。
            • 8. 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瓶试验:

              (1)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目的是 ______
              (2)第一步实验的说明了 ______
              (3)第二步的实验说明了 ______
              (4)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A.瓶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瓶颈的弯直
              (5)巴斯德的鹅颈烧瓶试验是否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结论? ______
              A.是   B、不是
              (6)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 ______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D.冷藏法.
            • 9.
              为了研究生命能否自然发生的问题,19世纪60年代,法国学者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瓶试验:

              (1)鹅颈烧瓶放入培养液后要进行灭菌的目的是 ______ .
              (2)第一步实验的说明了 ______ .
              (3)第二步的实验说明了 ______ .
              (4)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A.瓶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D.瓶颈的弯直
              (5)巴斯德的鹅颈烧瓶试验是否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结论? ______
              A.是   B、不是
              (6)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 ______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D.冷藏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