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A.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特异性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这说明运用了固定化酶技术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中是否加入了酶
              D.由实验结果可知,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加酶和适当提高温度
            • 2.

              食品用果胶酶由黑曲霉境发酵精制而得,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和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其最佳贮藏条件为:4℃至15℃,一般为温室贮藏,避免阳光直射。请完成以下问题:

              ⑴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将果胶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⑵在低温下贮藏果胶酶的原因是:低温不会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果胶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8,需进一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此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的设置果胶酶用量的梯度后,可通过苹果泥出汁的多少来判断酶用量是否合适。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下探究实验。

              ①材料用具:制备好的苹果泥、恒温水浴装置、试管、漏斗、滤纸、量筒、试管夹、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体积分数为0.1%的NaOH和HCl溶液。

              ②实验步骤:a、取6支试管,编号1~6,分别加入5ml的苹果泥,调节pH至4.8,放入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一段时间。  b、向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然后放在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  c、1~6号试管同时取出,过滤苹果泥(时间相同)并记录果汁体积。

              ③结果与讨论:(略)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测实验结果,请在坐标上画出表示果胶酶最适用量(不超过0.8ml)的曲线图。

            • 3. 在橘子成熟的季节,人们通常用它制作精油、果汁、果酒、果醋,简要流程如下:

              (1)图中步骤③利用橘皮提取精油过程中,为了提高出油率需要将橘皮干燥去水后,用_______浸泡处理,精油提取时一般采用________(填“蒸馏法”“萃取法”或“压榨法”)。
              (2)图中步骤②制备果汁时为了提高橘子出汁率,常用________酶处理果汁,并且采用_________技术来提高酶的使用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3)图中步骤④酿制果酒过程中,即使有少量醋酸菌混入,也因生活环境不适而不能存活,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在进行图中步骤⑥酿制果醋时,为了提高果醋产量,需要得到纯化的醋酸菌菌种,在菌种纯化过程中,使用__________接种方法可以同时进行计数,获得的纯化菌种可以用______的方法进行长期保存。

            • 4.

                  某同学进行苹果汁制作实验,工艺如图所示。


              (1)图中用KMnO4的溶液浸泡苹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黑曲霉提取液中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可水解果胶,从而使果汁澄清。固定化柱中填充的石英砂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将酶固定化。

              (2)实验中,操作流程A和B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应关闭的流速调节阀是_________。

              (3)试验后,将洗涤过的固定化柱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若干天,该固定化柱仍可用于苹果汁制作实验,说明固定化酶可被____________使用。

            • 5.

              果胶的存在容易导致果汁出汁量少,果汁浑浊。某兴趣小组以果胶酶处理后的果汁为原料,接种酵母菌发酵后得到果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果胶酶提高果汁澄清度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B.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入果胶酶处理,果汁出汁量不同

              C.糖类分解成酒精的场所在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

              D.酒精从酵母菌细胞进入到发酵液中,需要载体和ATP
            • 6.

              为了从三种微生物中获取高性能的碱性淀粉酶,某兴趣小组制备了三种微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进行实验(溶液中酶浓度相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所示:

              实验步骤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pH=8缓冲液(mL)

              1

              1

              1

              甲提取液(mL)

              0.8

               

               

              乙提取液(mL)

               

              0.8

               

              丙提取液(mL)

               

               

              0.8

              淀粉溶液(mL)

              2

              2

              2

              将各试管放入45 ℃的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上述三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碘液

              颜色深浅程度

              + +

              注:“+”表示颜色变化深浅;“-”表示不变色。

              (1)为了使实验更具科学性,应增加一组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的液体及各自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的颜色深浅程度为_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除用碘液检测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用________试剂来检测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测,还需要________处理。

              (4)根据上述结果,三种淀粉酶活性强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酶活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与“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有关的问题:

                  (1)果胶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化学本质是______(A.蛋白质B.脂质C.核酸D.多糖)。它在细胞壁形成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相邻的细胞__________在一起。

                  (2)制取果汁时,先用果胶酶将果胶分解成______和半乳糖醛酸甲酯等物质,再用______酶处理,可得到比较澄清的果汁。用适量且浓度适宜的上述两种酶处理时,果汁的出汁率、澄清度与酶的___________高低成正相关。

                  (3)由于果胶不溶于乙醇,故可用乙醇对果胶粗提物(经酶处理后的混合物)进行______处理,从而得到干制品。

                  (二)基因工程是在现代生物学、化学和工程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并有赖于微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运用。基因工程基本操作流程如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__;在基因工程中,需要在_____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剪接过程。

                  (2)在上述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步骤有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3)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移植成功,从分子水平分析,进行基因工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也说明了生物共用一套______。

                  (4)研究中发现,番茄体内的蛋白酶抑制剂对害虫的消化酶有抑制作用,导致害虫无法消化食物而被杀死,人们成功地将番茄的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导入玉米体内,玉米获得了与番茄相似的抗虫性状,玉米这种变异的来源是______。

                  (5)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该基因导入金茶花叶片细胞的染色体DNA中,经培养长成的植株具备了抗病性,这说明目的基因(抗枯萎病的基因)已______。

            • 8.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树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具有独特抗肿瘤作用的物质,目前靠从树皮中提取紫杉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具有产紫杉醇能力的内生真菌。将获得的菌丝体分别置于不同pH或温度的培养液中,并加入适量酶X溶液,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收集纯化的原生质体,结果如下。图表结果表明,酶X在________条件下活力最佳。


              酶解温度(℃)

              原生质体产量(×106个/mL)

              25

              12

              28

              22

              32

              31

              35

              26

              (2)培养基灭菌常采用__________法,灭菌后需要冷却到______________℃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收集到的原生质体培养液稀释104倍后,各取_____ mL稀释液分别均匀涂布在3个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18、19、17。这种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菌落数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接种的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的数量。

              (4)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


              ①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通过____________去除卵母细胞的__________。 
              ②步骤②中,重组胚胎培养到__________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 
              ③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可以根据Rag2基因的__________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Rag2基因片段。用HindⅢ和PstⅠ限制酶分别在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Rag2基因片段。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酶的酶切位点。 
              ④ES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可以维持不分化的状态,也可以诱导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因而是研究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材料。

              ⑤上述治病方法虽然操作复杂,但效果较为可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 9.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蛋白酶在生物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某同学为筛选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做了如下实验步骤(配制了下列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步骤

              取样

              培养基

              培养结果

              土壤样品

              葡萄糖,(NH42SO4,K2HPO4·3H2O,KH2PO4,NaCl,CaCl2,MgSO4·7H2O,加水定容

              培养液a

              1mL培养液a

              同上

              菌落

              挑取单菌落

              细菌培养基

              培养液b

              (1)为实现筛选目的,步骤Ⅰ所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中,应去除________并加入高浓度的________。

              (2)步骤Ⅲ应挑取图A中________处的菌落,本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3)图B是该蛋白酶和其它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酶活性。在该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其作用是________。

            • 10.

              研究酶的化学性质和作用机理,有助于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甲酶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2)在实际生产中,固定化细胞技术实质上固定的是         。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常用的方法是下图2中[  ]         (填数字序号及名称)。




              (3)在生活实践中,酶制剂在洗衣粉中被广泛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某品牌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并将结果用曲线图A、B表示(如图3)。


              ①使用该加酶洗衣粉的最适宜温度为                

              ②在0℃和75℃时,酶的催化效率基本都为零。但当温度再度恢复到45℃时,后者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4)在现代生物工程中,可用酶在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以获得包裹在蛋白质中的DNA片段信息,过程如图4所示。


              ①a、b过程中,酶作用的部位依次是                         

              ②若将获得的DNA片段用PCR技术进行扩增,与细胞内的DNA复制过程相比,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所需酶的不同之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