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镉是人体非必须的元素,自从1955年日本富山县发生闻名于世的骨痛病以来,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十分关注.废电池处理不当也会污染水土壤.近年来我国多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一)实验过程:

              (1)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2)取若干只体重是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3)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4)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其操作和结果如表.

              组别

              灌胃液镉浓度

              灌胃液体用量

              实验小鼠数量

              48h死亡率

              A

              0mg/mL

              1mL

              10只

              0

              B

              0.015mg/mL

              1mL

              10只

              10%

              C

              0.025mg/mL

              1mL

              10只

              20%

              D

              0.035mg/mL

              1mL

              10只

              30%

              E

              0.045mg/mL

              1mL

              10只

              40%

              (二)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50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需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食物链仍会在生物体内_____,最终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实验结论: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越______.

              (2)实验启示: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样做?_____.

            • 2.

              I.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相对密封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做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____ __,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

              (2) PM2.5是指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主要通过人体的 ______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降低且速度比乙房间更快,由此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森林能释放大量的负氧离子,且这种自然负氧离子更有利于人体健康。从治理空气污染或健康生活的角度出发,这对你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联合作用所致的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据WHO1997年报告,全球已确诊1.35亿人,预测2025年增至2.99亿。在发达国家DM患病率已达3%~7%,成为仅次于癌肿、艾滋病、心血管病之后第4位需要优先考虑的疾病,已成为世界第5位死亡主要因素。据世卫组织统计,中国大约有1.1亿名糖尿病患者,近5亿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4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将增至1.5亿人,其中,肥胖与Ⅱ型糖尿病合称为“姊妹病”,肥胖越严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请思考回答:

              (1)长期摄取过多能量会导致肥胖,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________。

              (2)健康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对稳定,因为有________在起调节作用。

              (3)上海农科院培育出的水稻品种——“优糖米”,口感与普通大米无异,但其中的淀粉难以在消化道内分解为葡萄糖,餐后不仅血糖稳定,还能增加饱腹感,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为探究“优糖米”是否真的具有调节血糖的功能,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选取身体和生理状况相同的患有糖尿病的大鼠2只,标号甲、乙

              b

              饲喂适量“优糖米”

              饲喂等量的普通大米

              c

              几天后,测量鼠的血糖含量

              ①上述方案中,起对照作用的大鼠是__________。

              ②若实验结果为甲鼠血糖正常,乙鼠血糖偏高,则可得出结论:       。

              ③请指出实验中一处不足并改正:                                  。

            • 3. 阅读F列资料,回答问题:
                马路边、公园里、河水中到处都会见到废塑料袋和塑料瓶的踪影,它们破坏城市的景观、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废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不断系积,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另外,塑料袋、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剂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为探究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剂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对生物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1:用剪碎的塑料瓶制备塑料浸出液。
                  步骤2:取三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分别在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放入20粒大小和活力相同的小麦种子。
                  步骤3:每天向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适量和等量溶液为:A喷洒清水、B喷洒浓度为10%的塑料浸出液、C喷洒浓度为30%的塑料浸出液。
                  步骤4: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并作好记录。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若B、C中萌发的种子数量明显比A中___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说明塑料浸出液抑制种子的萌发。如果三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未萌发,你认为缺少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
              (3)  请你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谈淡将塑料袋、塑料瓶随垃圾扔掉或随地乱丢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人类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这类污染的建议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

              项目组别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加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

              不加

              1

              2

              2

              2

              加满江红的量(g)

              不加

              不加

              不加

              15

              30

              放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数量(条)

              2

              2

              2

              2

              2

              金鱼存活的平均时间(d)

              15

              5

              3

              8

              10

              (1)表中A和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C、D或_____进行对照实验。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这充分体现生物既能_____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5. 某实验中学环保兴趣小组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见下表)

               

              A

              B

              C

              D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6天

              8天

              该小组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1)若某成员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

              (2)B、D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D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____________。

              (三)实验反思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Ⅰ、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Ⅱ、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Ⅲ、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Ⅳ、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____________。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____________。

              (4)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2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____________。

            • 7.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北京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图:

              (1)此项调查相当于一个探究实验,请问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2)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                系统危害最大。

              (3)为减少实验误差,该小组的同学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处理并绘制成柱状图,图中X的数值为        

              (4)根据上述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8.

              2012年1月发生的广西龙江河高浓度重金属镉污染事件让每一位柳州人记忆犹新。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环境问题日益引人关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探究污染的河水对生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他们的实验设计如下,请你帮助完善实验:

              观察蝌蚪的生长情况。

              (1)请根据实验目的完善①的处理:                   的河水。

              (2)他们用20只小蝌蚪而不是用2只小蝌蚪,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组蝌蚪正常生长;B组蝌蚪死亡(或畸形、发育迟缓、发育过快)。试分析实验结果,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可以做的有益工作是                                   

            • 9.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 _和___ ____两种环境。这实验变量是        。设立两组不同环境的目的是              。如果只进行一次实验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_______(填:是、否)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  ________。

              (5)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

              (6)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        _____                                   

            • 10.

              近年我省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二)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3)实验结论: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                .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

              (三)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须                 (填相同或不同).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少误差,避免出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