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雨中片段
                ①放学后,女儿没有地方可去,.又担心我接不着她,便跑到我必经的路口去会我.
                ②天气有些阴冷,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出现.我看到她时,她已由一只活泼的小鸟变成了落汤鸡.
                ③本想责怪她为什么不躲到一边避避雨,但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女儿毕竟只有七岁,我能想得出那一刻她内心的焦急,一是担心我接不着她,二是怕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档住视线,望不着我.现在又有几人能执着地站在一场雨中,一动不动地等他要等的人?何况女儿看到我的时候,不仅没有埋怨这恼人的雨,反而喜出望外地扑向我,一个劲地喊着:“妈妈,我终于看到你了!”女儿这个样子,使我想到自己多年未淋过一场雨,甚至也多年没有见过一个人被雨淋到淋漓尽致的情景了.
                ④雨,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
                ⑤儿时的雨,来不及想象,来不及躲避,说来就来了.放学时,我们经常护抱着书包拼命往家赶,夹着嘻嘻哈哈的追闹声,全然没觉得一场雨会给人的心情带来忧愁.回到家,母亲一个劲地拉长她的衣角在我头上擦了又擦,既不怨天也不责怪我们,眼里只有自责与心疼,因为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把像样的伞.当母亲触摸到我的脑袋时,我顿感心里暖暖的,恨不得很多淋几次这样的雨.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
              的事.
                ⑥暴雨已经结束了,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已被雨交个透视.库管卷得老高,雨中的父亲一边往家跑,一边“哦哈嘿,哦哈嘿”很有节奏地喊着.那个时候,他们也都还是年轻,年轻得使我们记不起那些年月里生活有多艰难,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馨.一家人都在,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玩耍,因为有父母在呢!母亲会闲下来,低着头安心纳她的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⑦还有些雨,不大不小,反正知道它要来了,左邻右舍都手忙脚乱地一起来帮忙.谁家晒在外面的稻谷麦粒,谁家的棉被衣物,那时一定要赶在雨前抢收完毕的.一阵紧张的忙乱之后,大雨就来了.粮食、衣物丁点儿也未被淋,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一刻,有简单、满足、胜利、幸福的笑容写在脸上.
                ⑧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能看到天边拱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干涸已久的田渠、沟壑、池塘顿时灌满了琼浆.乡村人最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
              起来了.
                ⑨那个时候的雨好像会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的.
                ⑩时过多年,我在慢慢老去,对雨的感受愈发地迟钝了,甚至时常根本不愿意看到一场雨的到来.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前添衣带伞,仿佛雨来的时候,是它独自的行为,与我的情感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
              ⑪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七岁的女儿一样站在大街上去淋一场属于自己心中的雨?
                                                       (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第2期,徐金秋作,有删改)
              (1)本文⑤-⑧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
              ⑤母亲怜爱之美→⑥    →⑦    →⑧乡野生机之美
              (2)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①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
              的事.
              ②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
              起来了.
              (3)结合语境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远远地,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仿佛整个村子在舞蹈,变得婉约、优雅起来.
              (4)根据你的理解,从行文结构、表现手法、文章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雨”在文中的作用.
            • 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菏泽牡丹
                                                 汪曾祺
                  ①谚云:“谷雨三日看牡丹”.今年的谷雨是阳历四月二十.我们二十二日到菏泽,第二天清晨去看牡丹,正是好时候.
                  ②初日照临,杨柳春风,一千亩盛开的牡丹,这真是一场花的盛宴,蜜的海洋,一次官能上的过度的饱饫.漫步园中,恍恍惚惚,有如梦回酒醒
                  ③牡丹的特点是花大、型多、颜色丰富.我们在李集参观了一丛浅白色的牡丹,花头之大,花瓣之多,令人骇异.村支书指着一朵花说:“昨天量了量,直径三十五公分”,古人云牡丹“花大盈尺”,不为过分.他叫我们用手掂掂这朵花.掂了掂,够一斤重!苏东坡诗云“头重欲人扶”,得其神理.牡丹花分三大类: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六型: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平头型、皇冠型、绣球型;八大色:黄、红、蓝、白、黑、绿、紫、粉.通称“三类、六型、八大色”.姚黄、魏紫,这里都有.紫花甚多,却不甚贵重.古人特重姚黄,菏泽的姚黄色浅而花小,并不突出,据说是退化了.园中最出色的是绿牡丹、黑牡丹.绿牡丹品名豆绿,盛开时恰如新剥的蚕豆.挪威的别伦•别尔生说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的,他大概没有看到过中国的绿牡丹.黑牡丹正如墨菊一样,当然不是纯黑色的,而是紫红得发黑.菏泽用“黑花魁”与“烟笼紫玉盘”杂交而得的“冠世墨玉”,近花萼处真如墨染.堪称菏泽牡丹的“代表作”的,大概还要算清代赵花园园主赵玉田培育出来的“赵粉”.粉色的牡丹不难见,但“赵粉”极娇嫩,为粉花上品.传至洛阳,称“童子面”,传至西安,称“娃儿面”,以婴儿笑靥状之,差能得其仿佛.
                  ④菏泽种牡丹,始于何时,难于查考.至明嘉靖年间,栽培已盛.《曹南牡丹谱》载:“至明曹南牡丹甲于海内”.《菏泽县志》载:“牡丹、芍药多至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辄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年秋后,“土人捆载之,南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以归”.现在全国各地名园所种牡丹,大部分都是由菏泽运去的.清代即有“菏泽牡丹甲天下”之说.凡称某处某物甲天下者,每为天下人所不服;而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
                  ⑤牡丹的根,经过加工,为“丹皮”,为重要的药材,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菏泽丹皮,称为“曹丹”,行市很俏.
                  ⑥牡丹是长寿的.菏泽赵楼村南曾有两棵树龄二百多年的脂红牡丹,主干粗如碗口,儿童常爬上去玩耍,被称为“牡丹王”.袁世凯称帝后,曹州镇守使陆朗斋把牡丹王强行买去,栽在河南彰德府袁世凯的公馆里,不久枯死.今年在菏泽开牡丹学术讨论会,安徽的代表说在山里发现一棵牡丹,已经三百多年,每年开花二百余朵,犹无衰老态.但是牡丹的栽培却是不易的.牡丹的繁殖,或分根,或播种,皆可.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一个杂交的新品种的栽培需要十五年,成种率为千分之四.看花才十日,栽花十五年,亦云劳矣.
                  ⑦告别的时候,村支书叫我们等一等,说是要送我们一些花,一个小伙子抱来了一抱.带到招待所,养在茶缸里,每间屋里都有几缸花.菏泽的同志说,未开的骨朵可以带到北京,我们便带在吉普车上.不想到了梁山,住了一夜,全都开了,于是一齐捧着送给了梁山招待所的女服务员.正是:菏泽牡丹携不去,且留春色在梁山.
                                                                    (选自汪曾祺《草木春秋》,有删改)
              (1)赏析第二段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
              (2)第③段写别伦•别尔生的话,目的是    
              第⑥段写安徽代表的话,目的是    
              (3)“一棵牡丹,每五年才能分根,结籽常需七年”中的“才”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4)根据本文内容分析,为什么说“称‘菏泽牡丹甲天下’则天下人皆无异议”?
            • 3.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列各题.
                                                    竹   篾
                                                     左建明
                ①那是一个想来十分遥远的中午了,炽热的太阳高悬中天.
                ②我背了书包,在桉树的浓阴下轻捷地走着.由于南方雨水频繁,树阴下的通道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在道边上走,一不小心就摔个仰巴叉,于是,我只好在窄窄的通道中间走--但这不是我后来肇事的理由.
                ③接下来,我看见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婆婆领着她的外孙在离我不到两丈远的地方蹒跚着前行.男孩儿的眼睛又黑又亮,可爱极了.他只穿了有个背带的开裆小裤衩,小屁股一撅一撅,跟个小鸭子似的.
                ④我还发现,他手里握了根又细又长的竹篾,那竹篾的尾端就在我脚前两三尺的地方游来摆去.这是一根充满诱惑与动感的美妙线条.
                ⑤那一会儿,我突然变得愚蠢可恶:我挪动着脚步,企图踩住那根美妙的竹篾.尽管我只是想跟那孩子逗着玩玩,但仔细想想,人的恶念原来与生俱有.
                ⑥我是终于将那竹篾踩住了.于是,美妙活泼富有生命力的竹篾一下绷直成一条僵硬毒辣的直线,与此同时,我听到那孩子哇的一声哭叫起来,我看见那根竹篾从他手里甩脱了,仿佛甩掉一条蛇    
                ⑦“啊呀!”老婆婆扳过孩子的手,不禁失声叫起来.我赶紧跑上去,一看,那孩子白胖胖嫩生生的小手被竹篾划了深深的一道伤口,鲜红的血往外涌流.我觉得心脏好像被竹篾一下子刺穿了,浑身打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激灵.
                ⑧那一刻,我惊慌失措,只盼着发生的事只是一个噩梦.
                ⑨老婆婆却说:“莫害怕,你又不是故意的.”
                ⑩我长吁一口气,内心的恐惧一下子被安抚了.因为老婆婆不以为我是故意的,我就可以免遭一场责难了.
              ⑪于是我就坡骑驴,顺水推舟,不管表情如何尴尬难堪,我极力装作不留心而误踩了竹篾的神态.是啊,竹篾那么长,后边的人不小心儿误踩上的可能性是挺大的呀!
              ⑫老婆婆急急惶惶地抱着孩子找卫生室去了.
              ⑬那条长长的竹篾刚才还活蹦乱跳着,这会儿却僵直地卧在长满苔藓的小路上.
              ⑭耳边还有那孩子渐远渐轻的哭声.
              ⑮午后,我被一种不安驱使着,到隔壁老婆婆家去看那孩子.孩子的手已经缠上了厚厚的白纱布,他的爸爸妈妈正心疼地皱着眉头.老婆婆见我去了,对小孩的爸妈说:“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
              ⑯我低着头,对老婆婆充满感激,但我仍然没敢承认自己是故意的.
              ⑰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屈指算来,已有30年了.那条长竹篾为我培植了一种生理条件反射: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听到(更不用说见到)别人一不小心划破了皮肉,我立即会浑身打一个激灵,一种麻酥酥的感觉透遍全身,仿佛自己也挨了一刀.
              ⑱那仅仅是一种生理条件反射吗?
              ⑲多少年来,我眼前常常浮现出一幅美丽生动的图画:一位白发老婆婆领着她的胖嘟嘟的小外孙在前面走,那孩子拖着一条长长的竹篾,在他一撅一撅的屁股蛋后边活蹦乱跳地游来摆去.
              ⑳我干吗要踩上一脚啊?
                                                                    (选自《走过心灵的脚步没有声音》)
              【注释】①竹篾:竹子劈成的薄片.
              (1)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他不是故意的.都怪我,不该让娃儿拿篾子耍.”第⑮段中,老婆婆当时为什么这样说?
              (3)从全文看,“我”具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主要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我”的性格特点的?
              (4)将选文最后两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5)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 散文阅读
              阅读《幸福盲》完成问题.
                                                   幸福盲
                                                   毕淑敏
                ①若干年前,看过报道,西方某都市的报纸,面向社会征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个题目的答案.来稿很踊跃,各界人士纷纷应答.报社组织了权威的评审团,在纷纭的答案中进行遴选和投票,最后得出了三个答案.因为众口难调意见无法统一,还保留了一个备选答案.
                ②按照投票者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发布了“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名单.记得大致顺序是这样的:
              (一)给病人做完了一例成功手术,目送病人出院的医生.
              (二)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
              (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沙堡的顽童,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备选的答案是:写完了小说最后一个字的作家.
                ③消息入眼,我的第一个反应仿佛被人在眼皮上抹了辣椒油,呛而且痛.继而十分怀疑它的真实性.这可能吗?不是什么人闲来无事,编造出来博人一笑的恶作剧吧?还有几分惶惑和恼怒,在心扉最深处,是震惊和不知所措.
                ④也许有人说,我没看出这则消息有什么不对头的啊?再说,这正是大多数人对幸福的理解,不是别有用心或是哗众取宠啊!是的是的,我都明白,可心中还是惶惶不安.当我静下心来,细细梳理思绪,才明白自己当时的反应,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原来我是一个幸福盲.
                ⑤为什么呢?说来惭愧,答案中的四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我都一定程度地拥有了.我是一个母亲,给婴儿洗澡的事几乎是早年间每日的必修.我曾是一名医生,手起刀落,给很多病人做过手术,目送着治愈了的病人走出医院的大门的情形,也经历过无数次了.儿时调皮,虽然没在海滩上筑过繁复的沙堡?穴这大概和那个国家四面环水有关?雪,但在附近建筑工地的沙堆上挖个洞穴藏个“宝贝”之类的工程,肯定是经手过了.另外,在看到上述消息的时候,我已发表过几篇作品,因此那个在备选答案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作家完成最后一字”之感,也有幸体验过了.
                ⑥我集这几种公众认为幸福的状态于一身,可我不曾感到幸福,这真是莫名其妙而又痛彻的事情.我发觉自己出了问题,不是小问题,是大问题.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我所有的努力和奋斗,犹如沙上建塔.从最乐观的角度来说,即使是对别人有所帮助,但我本人依然是不开心的.我哀伤地承认,我是一个幸福盲.
                ⑦我要改变这种情况.我要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从那时起,我开始审视自己对于幸福的把握和感知,我训练自己对于幸福的敏感和享受,我像一个自幼被封闭在洞穴中的人,在七彩光线下学着辨析青草和艳花,朗月和白云.体会到了那些被黑暗囚禁的盲人,手术后一旦打开了遮眼的纱布,那份诧异和惊喜,那份东张西望的雀跃和喜极而泣的泪水,是多么自然而然.
                ⑧哲人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目光.让我们模仿一下他的话:生活中也不缺少幸福,只是缺少发现幸福的眼光.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的黑白照片.拭亮你幸福的瞳孔吧,就会看到被潜藏被遮掩被蒙昧被混淆的幸福,就如美人鱼一般从深海中升起,哺育着我们.
              (1)文中第⑥段说“我发觉自己出了问题,不是小问题,是大问题”,请问这个“大问题”是指什么?    
              (2)文中的“我”是怎样改变“幸福盲”这一状况的?    
              (3)文章就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个题目给出了三个答案和一个备选答案,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再另给三个答案.    
              (4)请用垢文字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 5. 阅读散文《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完成下列各题.
                                         那些未曾感谢过的人
                那天晚上,有语文自习.
                我去看自习.高考前的教室里静极了.我蹑手蹑脚,从后门进入教室,同学们都埋着头.还没有人注意到我.班长贺琼看到了我,她一惊,猛地蹬了一下她前面一桌女生梁夏的板凳.梁夏心领神会,迅捷地从一摞书的上面拽下一本语文书来,盖在了刚才看的东西上面.
                贺琼的脸,以及梁夏的脸.红得像一块布.我经过梁夏身边的时候,    地扫了一眼她的桌面.也许太过匆忙,她刚刚拽下的语文课本还没有把她想要遮掩的东西全部遮掩住--刚做过的物理题的一角露了出来.我假装什么也没看到,悄然走过去.
                学校规定,每一节晚自习都分给各科老师,在这样的自习课上,只能学习与本科相关的知识.学生们一般很忌讳“逆势而动”,毕竟,谁也不愿与科任老师对着干.尤其是在高考这个节骨眼上.我在教室转了两圈,然后坐在讲台上.我看 梁夏怔怔地坐在那里,心神不定.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去安慰她,说老师没有看到你做物理题,那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或者说,你做吧,老师什么也不会说的,那样的话,是不是她会更难堪?那一个晚自习,我没着没落的.
                不过,令我释然的是,以后的日子,梁夏非但没有表现出多少不安来,相反,还突然和我很亲近,有说有笑的.我也不知道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不过,这不是我所在意的.我在意的是,一个学生,已经把存在心里的不快统统扔掉了.梁夏考上的是北京的一所学校.前年,我去外地参加一个笔会,路过北京的时候,和在北京的学生们一起吃了顿饭.梁夏端起酒杯说,老师,我得谢谢你啊.我说,老师也并没有为你们多做出过什么,不必言谢.不,梁夏一脸认真地说,老师,你给我写过一张字条呢,也许,你早忘了,不过,我还记得呢,而且,一辈子也忘不了.一张字条?我有些纳闷,我没有给她写过字务啊!
                老师,你真是贵人多忘事.来,我给你背背字条的内容:无论什么时候,你要相信,生活都不会为难你的.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采,不管发生了什么,老师永远站在你的一边,坚定地支持你.背完后,梁夏突然泪光闪闪,说,老师,你知道,那天晚上,本来是你的咱习课,我却做了物理题,你发现后,我都吓傻了,一个晚上,我都心神不宁,没有看下书去.不过,第二天上午,你就给了我这张字条.你知道吗,你给我这张字条的时候,我觉得你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大度的老师.
                我给了你字条?我在记忆中极力搜寻着,是的,印象中,我曾写过类似的字条,可是…梁夏见我还在纳闷,说,老师,你真是,你写完了,是让班长贺琼转交给我的.我一下子明白了.我记得,贺琼有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我曾经写过这样的一张字条鼓励她.也许,那一个晚上,当她看到心神不安的梁夏后,灵机一动.把我曾经给她的字条给了梁夏.
                那天,我没有点破这个秘密,默默地接受了这原本不属于我的感恩.生活中,也许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秘密.一些人,在生活背后.悄悄地帮助了你我:但他们什么也没有说,而且,生活也最终没有为我们道出过真相.就这样,这些秘密也永远成了秘密.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也永远藏在了生活深处.
                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过这样一些好人,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无论是多是少是重是轻,他们都曾经帮助过我们,尽管我们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对他们说过,但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添了生气,多了底蕴,有了魂.
              --摘自《初中生学习•阅读》2012年第3期
              (1)本文以    为线索,叙述了    这件事.
              (2)联系上下文,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并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
              我经过梁夏身边的时候,     地扫了一眼她的桌面.
              A.很气愤   B.很随意   C.很严厉   D.很刻意
                  (填序号).理由是:    
              (3)文中画线句子“梁夏怔怔地坐在那里,心神不定”表现了“梁夏”复杂的心情.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表示其心理活动的文字.
              (4)班长贺琼在故事中是一个重要的人物,请谈谈你对她的认识.
              (5)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写出你阅读本文后最深的感受.
            • 6. 现代文阅读
                                                  带上灵魂去旅行
                ①人的知识永远是不完备的.他无法知道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时代,是否就是空间和时间的全部.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所不同的只是栖息的这口井的直径大小而已.每个人也都是可怜的夏虫,不可语冰.于是,我们天生需要旅行.生为夏虫是我们的宿命,但不是我们的过错.在夏虫短暂的生涯中,我们可以和命运做一个商量.尽可能地把这口井掘得口径大一些,把时间和地理的尺度拉得伸展一些.就算终于不可能看到冰,夏虫也力所能及地面对无暇的水和渐渐刺骨的秋风,想象一下冰的透明清澈与痛彻心肺的寒冻.
                ②旅行,首先是一场体能的马拉松,你需要提前做很多准备.依我片面的经验,旅行的要紧物件有三种.
                ③第一,  a  .人们常常以为旅行最重要的前提是钱,其实,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辆车,驱动我们前行的汽油,并不是金钱,而是时间.这个道理极其简单,你的时间消耗完了,你任何事都干不成了,还奢谈什么呢?
                ④第二   b  .忧愁是旅行的致命杀手,人无远虑,乃可出行.最常见的忧愁来自这样的思维:把旅游的钱省下来可以买多少斤米多少缕菜,过多长时间丰衣足食的家常日子.可你要明白,身体的生理机能满足之后,就不必一味地再纠结于脏腑.总是由着身体自言自语地说那些饥饱的事儿,你就灭掉了自己去看世界的可能性,一辈子只能在肚子划出的半径中度过.
                ⑤第三,活在身体的此时此刻.当下身体不错,就可以出发,抬腿走就是,不必终日琢磨以后心力衰竭的呕血和罹患癌症的剧痛.若我以后真是得了多少万人民币也医不好的重症,从容赴死就是了,临死前想想自己身手矫健耳聪目明时,也曾有过一番随心所欲的游历,奄奄一息时的情绪,也许是自豪.生命奔是宇宙中的一瓣微薄的睡莲,终有偃旗息鼓闭合的那一天,在这之前,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去看看这四野无序的大地,去会一会英辈们残留下的伟绩和废墟.
                ⑥终于决定迈开脚步了,很多人有个习惯,出远门之前,先拿出纸笔,把自己要带的东西都一一列出.比如到寒带,你要带上皮手套雪地靴;到热带,你要带上防晒霜太阳镜.这些都十分必要.可有一样东西,无论你到哪里,都不可须臾离开.那就是--你可记得带上自己的灵魂?
                ⑦据说古老的印第安人有个习惯,当他们的身体移动得太快的时候,会停下脚步,安营扎寨,耐心等待自己的灵魂前来追赶.灵魂似乎是个身负重担或是手脚不利落的弱者,慢吞吞地经常掉队.你走得快了,它就跟不上趟.我觉得此说最有意义的部分,是证明在旅行中,我们的身体和灵魂是不同步的,是分离分裂的.而一次绝佳的旅行,自然是身体和灵魂高度协调一致,生死相依.
                ⑧好的旅行应该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旅行的本质是学习,而学习是人类的本能.旅行让我知道在我之前活过的那些人,他们可曾想到过什么做过什么.旅行也让我知道,在我没有降生的那些岁月,大自然盛大的恩典和严酷的惩罚.旅行中我知道了人不可以骄傲,天地何其寂寥,峰峦何其高耸,海洋何其阔大.旅行中我也知晓了死亡原不必悲伤,因为你其实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以另外的方式循环往复.
                ⑨凡此种种,都不是单纯的身体移动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只能留给旅行中的灵魂来做完功课.出发时,悄声提醒,背囊里务必记得安放下你的灵魂.它轻到没有一丝分量,也不占一寸地方,但重要性远胜过GPS.饥饿时是你的面包,危机时助你涉险过关.你欢歌笑语时,它也无声扮出欢颜.你捶足顿胸时,它也滴泪悲愤…灵魂就算不能像烛火一样照耀我们的行程,起码也要同甘共苦地跟在后面,不离不弃,不能干三天停一天地磨洋工.否则,我们就是一具飘飘荡荡的躯壳在蹒跚,敲一敲,发出空洞的回音,仿佛千年前枯萎的胡杨.
              【注】①:语出《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笃於时也”.笃,局限、限制.
              (1)文段①中作者把人比作“井底之蛙”和“夏虫”,指出了人在        两方面的局限,提出了“我们天生需要旅行”的观点.
              (2)读第②③④⑤自然段,在文段空白处填写上合适的内容.
              a.     b.    
              (3)文段⑧中作者说“旅行中我知道了人不可以骄傲”,请概括回答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4)请结合语境,说说你对下面加点句子的理解.
              总是由着身体自言自语地说那些饥饱的事儿,你就灭掉了自己去看世界的可能性,

              (5)品析下面句子.
              生命本是宇宙中的一瓣微薄的睡莲.
              (6)通读全文,说说你认为“带上灵魂去旅行”是一种怎样的旅行.
            • 7.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列各题.
                                                  青    春
                                                塞缪尔•厄尔曼
                ①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青春不是粉面、红唇、柔膝,而是坚强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深泉的自在奔流.
                ②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20岁的后生有之,六旬的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③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④无论年届花甲,抑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好奇之冲动,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 你我心中都有一台天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⑤一旦天线落下,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20,实则垂垂老矣;然而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即使80高龄,行将告别尘寰,你也会觉得年轻依旧,希望永存.
              (1)本文第①段中“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态”属于下列复句的    项.
              A.并列复句    B.假设复句    C.条件复句    D.因果复句
              (2)本文中“花甲”是指人六十岁.那么,文化常识中“    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3)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析其表达效果.
              (4)下列语言特色符合本文的一项是    
              A.朴实无华,不加雕饰     B.委婉含蓄,小巧静谧
              C.凝练诗化,旋律高亢激越      D.诙谐幽默,口语化
              (5)文末是作者对我们的希望,更是对我们的告诫,请写出你的理解.
            • 8.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故乡的那棵树
                                              周保林
                ①进城多年了,我总是时刻想起我的老家,更想念那棵五人合围的柿子树.
                ②那是一棵伟岸、绮丽的大树.主干笔直,约两米高处,生了个树丫,由一棵变成了两棵;其中一个分枝离地面只有一人高,横空出世,像条长虹.一个四季,树上树下,生机勃勃.春天,树叶苍翠欲滴,含苞欲放,大树摇曳着一树春光,成了鸟儿寻偶嬉戏和蜜蜂采蜜之处.夏天,青果累累,挂满枝头,阳光从树叶渗透出来,柔柔软软,呈现着青春的美姿;下雨时,只闻树上笃笃响,却只滴下几点儿,美极了.秋天一派缤纷,一个个鲜红的果子,像一盏盏小红灯笼,藏身于斑斓多姿的金黄色叶间,飘出一阵阵香味.冬天,树枝光了,露出结实的身躯,最美还是雪天,银装素裹,简直成了一棵银树.
                ③树下是我们的生活区,又是我们娃娃们的游戏场所.一清早,太阳刚染红了树尖,树下便忙开了.大人们洗衣、做饭、备家具.小孩们割猪草、拾牛粪.大家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早饭后,爷爷将一根藤条烟袋杆往嘴里一衔,要我给他点上火,坐在树根上,悠闲自得地吐着烟圈儿,摸着山羊胡,给我们讲故事.记得有一次,我问爷爷这棵树是哪年长出来的.爷爷笑了笑,神秘地说:“我也弄不清,只记得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曾问过爷爷,他说,他一出生就看到树有这么大.”
                ④有时故事听腻了,我们几个光屁股娃娃,便揪着那个横枝打吊吊,树枝一弹一弹的,悠悠然,飘飘然.这时,我想起爷爷讲的朱元璋的咏蛙诗:“独坐井畔似虎形,绿荫树下掌乾坤.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出声.”这树下,就是我们小孩子的“乾坤”.
                ⑤晚间,村下是最热闹的地方.尤其是夏天,这里成了乘凉、游乐的佳境.左邻右舍地男女老少,都带上板凳,茶杯,男人摇着扇子,在树下聊天,妇人则借着凉风,织毛衣,纳鞋底,边干活,边听人讲故事,算计算计今年的收成,一个接一个笑话,从树间渗出,回旋于空中,我们一些小伙伴,便穿插其间捉迷藏.有次不慎将张三爷的椅子绊倒,让他跌了个脚朝天.张三爷爬起来拍拍裤子,笑骂着说:“你们这帮小鬼!”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夜深了,人们还舍不得离去.
                ⑥立秋过后的第四天,是我家收柿子的传统日子.这天爷你搬把椅子坐在树下,看着我父亲收采.收摘柿子要用特殊工具,一根长的篙,一端安上一个小篾篓,一个一个收摘,以便完好无损地收进来,进屋后用罐子封好,约半个月,当柿子又红又软时,才能品尝,那味儿又甜又香,比荔枝还要好吃!爷爷说:“柿子不能独吃,要给邻居送.金果果,银果果,大家吃了多结果.”
                ⑦如水的岁月匆匆而去,柿子树在票子里许多人脑海中也许荡然无痕迹了,但    ,尤其我每次回到家时,它的高大身影就浮现在我们眼前.是它庇佑了我们一家人,我永远忘不了它.
                                                                          (选自《中学语文》,略有改动)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①这树下,就是我们小孩子的“
              ”.  乾坤:    
              今年的收成.         算计:    
              (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自然段,作者分别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着重从视觉角度描写柿树,突出了大树“绮丽”的特点.
              B.文章从爷爷“柿子不能独吃,要送给邻居”这一句朴素的话语可以看出:乡村虽然生活十分贫穷,但人与人和谐相处.
              C.文章写在树下人作生活劳作,孩子们尽情嬉戏的场景,非常生动鲜活,极富生活气息,这是作者善于积累生活的结果.
              D.本文语言质朴,自然流畅,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深情,以及柿树被人淡忘的淡淡的怅惘之情.
              (3)试根据上下文填写第⑦段空白的句子.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写孩子们玩耍的几个生活场景.
              (5)故乡的树美,故乡的人也美,请
              ,说说故乡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至少答出三点)
              (6)文章主要运用了寄情于物和细节描写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
              作简要分析.
            • 9. 周日,在家中翻检旧日照片,翻出一大叠黑白照,其中一张是全家福.还很年轻的父母站在后排,我和姐姐站在前面,大约五六岁的样子,脖子上挂着红领巾,脸上神情十分严肃.看着看着,我不禁笑了,我想起来,胸前的这条红领巾可还是假的呢…
                那已是30年前的事了,我当时随父母在另外一个城市.我上学很早,是全校年龄最小的孩子.第一学年结束时,班上要选出第一批入队的学生,当时还是叫红小兵的.我觉得老师很喜欢我,而且我成绩也不错,对第一批入队抱着很大的希望.谁知,在宣布名单的前一天,老师摸着我的头对我说,虽然我表现不错,但是年龄太小了,所以这次没有我,明年再给我争取.我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一转身,眼泪却流了下来.
                回到家,我把这个“噩耗”告诉了奶奶和妈妈,只比我大一岁的姐姐听了也担心的不得了,因为她是除我之外最小的.第二天全校开大会,校长宣布入队名单,第一个就是姐姐.我眼巴巴的看着她站在台上,兴奋而庄严的宣誓敬礼,心里真是羡慕极了.回到家里,看着姐姐依然兴奋的神情,我情绪更加低落.奶奶拿过姐姐的红领巾说,别着急,奶奶给你做一条,咱也戴.我和姐姐根本不相信,这么神圣的红领巾怎么可能是做出来的,那是被鲜血染成的.
                过了两天,就是星期天,那时候大家只休息一天.一大早,我们被妈妈叫起来,说带我们去照相.姐姐欢天喜地的去拿红领巾,我的眼泪又下来了,我对妈妈说,我不去照相.妈妈亲了我一下,叫我别难过.这时奶奶拿着一件东西进来了.她笑着递给我,说:快看看,这是啥!我接过来一看,是条红领巾,红的那么鲜红,那么透亮.我狐疑的问奶奶,哪里来的?奶奶和妈妈都笑着不说话.我想:难道老师觉得年龄小不是问题,又给了我一条?
                在我和姐姐的一再追问下,奶奶告诉我们这是她做的,她对比着姐姐的红领巾剪了式样,缝了边,又交给妈妈去染了色,一条以假乱真的红领巾就此出炉.我爱不释手的摸着这条假红领巾,熟练地戴了起来.姐姐很不满的在旁边抗议,说妈妈和奶奶犯了大错误,并且指出假红领巾不如真红领巾这么红,假的就是假的.我忍不住跟他吵了起来.妈妈解释说我的条件已经够了,不过年龄小,明年一定会入队的,现在只是提前戴而已.姐姐虽然还是不服气,但也认可了,我知道她心里也很想我能入队.但出门后我还是摘掉了红领巾,毕竟是假的,万一被同学看到了,告诉老师,老师一定会觉得我是坏孩子,说不定警察也会来抓我呢.虽然妈妈一再保证没关系,我还是心虚的厉害.
                照相的时候,摄影师夸了我两句,说这么小就入队了,真不简单.我骄傲极了,不由挺了挺胸,留下了这严肃骄傲又羞涩的一刹.
                第二年,红小兵重新更名为少先队,我也真的入了对,那条假红领巾从此被我扔到了角落里,不知所终…
              时间就像一个魔法棒,轻轻一挥,30年岁月流转.奶奶已经离去了近二十年.妈妈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而我…也已有了宝贝儿子…我凝视着这张黑白照片,那种单纯的颜色仿佛将30年一笔勾销,我仍是那个渴望荣誉的孩子,而至亲至爱的奶奶仍在我身边…
              (1)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章以    为线索,由发现一张旧照片引发对往事的深情回忆.
              (2)回忆的内容虽然是细节片段,但奶奶的爱,母亲的善良,姐姐的诚实,“我”的自尊 都在叙述描写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请认真阅读全文并概括这些片段的内容.
              (3)“时间就像一个魔法棒,轻轻一挥,30年岁月流转.奶奶已经离去了…”请指出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并简述其表达意思.
              (4)文章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并阐述.
              (5)文章说“姐姐很不满的在旁边抗议,说妈妈和奶奶犯了大错误,并且指出假红领巾不如真红领巾这么红,假的就是假的.”对姐姐的“抗议”你是持怎样的态度?请回答并阐述理由.
            • 10. 阅读冰心的《谈生命》(节选),完成文后的问题.
                  生命又像一颗小树,他从地底聚集起许多生力,在冰雪下欠伸,在早春润湿的泥土中,勇敢快乐的破壳出来.他也许长在平原上,岩石上,城墙上,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啊!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吸收空气,承受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荫遮,也许受着大树的覆压,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穿枝拂叶的挣脱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他遇着骄奢的春天,他也许开出满树的繁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小鸟在他枝头欣赏唱歌,他会听见黄莺清吟,杜鹃啼血,也许还听见枭鸟的怪鸣.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他伸展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树下的幽花芳草,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无尽的甜美与芳馨.秋风起了,他的叶子,由浓绿吹到绯红,秋阳下他又有一番庄严灿烂,不是开花的骄傲,也不是结果的快乐,而是成功后的宁静和怡悦!终于有一天,冬天的朔风,把他的黄叶干枝,卷落吹抖,他无力地在空中旋舞,在根下呻吟,大地庄严的伸出臂儿来接引他,他一声不响地落在她的怀里.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也许有一天,他再从地下的果仁中,破裂了出来.又长成一棵小树,再穿过丛莽的严遮,再来听黄莺的歌唱,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的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1)一棵小树经历了哪几种生命状态?
              (2)画线句给人深刻的启示,下列各项中对其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揭示生命的真谛,生命的活力只有在奋斗中才能体现.
              B.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进取,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干扰.
              C.成了死湖和空壳,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不必遗憾.
              D.只有不断流动,生命之水才有活力;只有不断生长,生命之树才能长青.
              (3)怎样理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4)结合全文,你领悟到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规律又是怎样的?
              (5)在全文中,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你还可以把生命和人生比作什么?写出两个形象的比喻句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