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城步南山牧场是我市著名的奶源基地。某牧民一次大批量地配制杀虫剂A,用它来杀灭乳牛棚里的苍蝇。多次使用后,他发现杀虫剂A的杀虫效果一次比一次差。该牧民猜测:可能是时间过久了,杀虫剂A慢慢遭到分解失效了。
              (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该牧民验证他的猜测。
              实验方案: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将 ______ 分别应用于两组类型相同、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比较它们的杀虫效果。
              (2)实验预期:如果出现 ______ 的现象,则说明该牧民的猜测是正确的;反之,该牧民的猜测是错误的。
              (3)关于“杀虫剂A的杀虫效果一次比一次差”的现象,请你给出一个与该牧民不同的解释: ______ 。
              (4)在使用杀虫剂A的过程中,杀虫剂A对苍蝇进行了选择。依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我们可把它称为 ______ 。
              (5)抗生素(如青霉素)是人们治病的良药。上述事例提示我们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______ 。
            • 2.

              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放置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

               (1)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________,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________的(定向/不定向)。

              (2)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定向/不定向)。

              (3)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__℃。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环境中,将导致水蚤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0℃环境中也将引起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________,就要被环境所淘汰。

            • 3.
              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蠖和浅色桦尺蠖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蠖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表:
              地区
              桦尺蠖
              浅色桦尺蠖 深色桦尺蠖
              释放数 回收数 释放数 回收数
              工业污染区 64 16 154 82
              没有污染有非工业区 393 158 406 19
              (1)桦尺蠖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
              (2)桦尺蠖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______。
              (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蠖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蠖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蠖对环境具有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