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题文】(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12分)
              (2)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胎”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10分)
              (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文化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4分)
            • 2. 由于不少地方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濒危”。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之所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 3. 大红灯笼高高悬挂,茶室茶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
                  A.相对的稳定性  B.鲜明的民族性  C.鲜明的时代性  D.明显的优越性
            • 4. 2011年秋季广交会于10月15日在琶洲广交会展馆举办,会展上展出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商品,还有各国商品背后的民族文化;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商品与商机,还有对自己民族、国家的自尊与自豪。这表明
              ①商业贸易活动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③我们应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
              ④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5.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正在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将以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技术、服务平台为支撑、以福建省数字图书馆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的数字资源共享网络。2015年建成时,通过这一网络平台,人们除了可以阅读福建馆300多万册、国家图书馆超过2700万册的古今中外藏书,还可以领略国家图书馆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遗书等数字资源镜像。这一平台还将提供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网络信息采集等服务,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资源信息也将通过这一网络平台向全国推广。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国家数字图书馆福建分馆建设数字资源共享网
              络的意义。(7分)
                (2)随着网络科技的进步,网络文化也不断发展。有人认为,“网络文化是新事物,对社会
              发展起促进作用”。请运用发展的观点对这一看法予以评析。(7分)
            • 6. 福州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可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离福州话越来越远。近期,福州八中开设选修课程《福州俗语与中学生修养》进课堂试点。对于福州话进课堂,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的民族文化      
                   B.有利于抵制流行文化
                   C.有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D.有利于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7. 在陕北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脚夫们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的以唱歌为娱,逐渐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山歌品种——“信天游”。这表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人们大众
                   C.只有民间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D.文化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 8. 2012年4月5日“清明祭祖”活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这是古人留下的方式。而今,福州地区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山野增添了一片新绿。这启示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更应该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D.各取所需,求同存异
               
            • 9. 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韩国抢注“端午节”、日本版的《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因此有人或是义愤填膺大声指责,或是痛心疾首自愧不如。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
                   A.“文化无国界”,不必大惊小怪  
                   B.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保护和挖掘文化资源
                   C.韩日美的做法不仅未对中国文化构成威胁,我们要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捍卫文化主权
               
            • 10. 同说汉语、同写汉字、都推崇儒家思想,这些相同的传统深刻影响着13亿大陆人民与2300万台湾同胞的行为方式与道德取向,也成为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纽带。这说明
                   A.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特性
                   B.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C.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D.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