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碳源为纤维素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纤维素分解菌.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 2.
              某一种细菌菌株对链霉素敏感.此菌株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够生长,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若想筛选出表中列出的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应该是(  )
              选项 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和抗链霉素的菌株应使用的培养基
              A E-,L- E+,L+ E+,L-
              B E+,L+ E-,L+ E-,L-
              C E+,L+ E-,L- E-,L+
              D E-,L- E+,L- E+,L+
              注:“+”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 E-表示不加入亮氨酸 L+表示加入链酶素.
              A.A
              B.B
              C.C
              D.D
            • 3.
              下列关于选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增加目的菌的浓度
              B.可以减少目的菌的浓度
              C.所用培养基只能是固体培养基
              D.选择培莽不可以省略,但可以重复操作
            • 4.
              在分解尿素菌的分离和鉴定中,对先后用到的两种培养基,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B.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鉴别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
              C.加入唯一氮源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鉴别培养基
              D.加入酚红指示剂作为选择培养基,再加入唯一碳源作为鉴别培养基
            • 5.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
              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B.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
              C.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
              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
            • 6.
              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下:在固体培养基中培养着状况相同的某种细菌,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不同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 ______ .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 ______ 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 ______ 点.
              ②细菌种群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 ______ ,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 ______ (填“前”“中”或“后”),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 ______ .
              ③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 ______ .
            • 7.
              在将样品稀释液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之前,先进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
              A.完全除去其他微生物
              B.证明纤维素分解菌的存在
              C.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D.使纤维素分解菌充分长大
            • 8.
              下列不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  )
              A.培养金黄色葡萄菌所用的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B.分离自养型细菌所用的不含碳源的培养基
              C.加入伊红-美蓝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的培养基
              D.抑制乳酸菌而不抑制酵母菌的含抗生素的培养基
            • 9.

              根据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新陈代谢类型,利用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结合显微镜镜检以及菌落特征,可以把混杂在一起的大肠杆菌、硝化细菌、乳酸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尿细菌、纤维杆菌分离开来。下面是分离筛选的方法步骤,请根据各个步骤的条件,填写空格中的内容:

              首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性质的固体培养基,然后进行高温灭菌。再将上述微生物的混合液分别接种到各种培养基上培养。

              (1)利用无氮培养基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

              (2)用不含有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可筛选出_________________.

              (3)酵母菌的筛选需要在常规培养基中另加人_______________。

              (4)用含较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可选择出________________。

              (5)利用伊红一美蓝培养基培养混合菌,菌落呈黑色是____________,挑取该菌落单独培养,结合显微镜镜检和进一步用伊红——美蓝鉴别培养基来确定。

              (6)在无氧环境下培养混合菌,同时加入一定浓度的乳酸,使培养基pH充分降低,利用菌落特征,结合显微镜镜检,选取生长优势的菌落,即可分离出________________。

              (7)利用碳源为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可筛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筛选尿细菌,则配制的培养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筛选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否存在,常用的方法是        

              (9)在上述实验接种时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操作结束为什么仍需要灼烧接种环?                                                           

            • 10. (11分)I.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