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列出的材料供任意选用,实验用具充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供选:2%淀粉酶溶液、20%肝脏研磨液、3%Fecl3溶液、3%淀粉溶液、3%蔗糖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5%HCl溶液、5%NaOH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

              (1)利用所供材料,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2)要证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为避免酸碱度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______。

              (3)研究淀粉酶的专一性,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好用“加入____________(试剂)观察_____________(颜色变化)”的方法来获取实验结果。

              (4)要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____________,获取实验结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蛋白酶在生物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某同学为筛选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做了如下实验步骤(配制了下列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步骤

              取样

              培养基

              培养结果

              土壤样品

              葡萄糖,(NH42SO4,K2HPO4·3H2O,KH2PO4,NaCl,CaCl2,MgSO4·7H2O,加水定容

              培养液a

              1mL培养液a

              同上

              菌落

              挑取单菌落

              细菌培养基

              培养液b

              (1)为实现筛选目的,步骤Ⅰ所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中,应去除________并加入高浓度的________。

              (2)步骤Ⅲ应挑取图A中________处的菌落,本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4)图B是该蛋白酶和其它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酶活性。在该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其作用是________。

            • 3.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特定成分提取与分离”的问题:

              (1)通常利用DNA与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________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对DNA粗提取,再利用DNA在酒精溶液中溶解度远远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蛋白质等而对DNA进一步分离。若进一步提取的DNA不是白色丝状,说明________。

              (2)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________法提取,要提高产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从分解纤维素细菌中提取出的产物中含有多种蛋白质,纯化得到纤维素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要判断纯化的纤维素酶是否达到要求,常通过________对纤维素酶进行纯度鉴定,对进行完纯度鉴定的纤维素酶要检测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

            • 4.

              某同学为验证pH对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请回答:

              实验方案:①取5支试管,标上A、B、C、D、E。

              ②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③然后再向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 mL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在A试管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B试管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C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D试管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E试管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

              ⑤实验进行5 min后测定试管中可溶性淀粉含量。

              (1)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上述实验方案修正后,重新进行了实验,记为实验一。同时还做了如下实验二:将加入5支试管中的淀粉酶溶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淀粉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



              ①曲线甲是第____次实验的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曲线甲和乙中,淀粉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a、b两点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图所示为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

               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

               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高

               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

               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

            • 6.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______.
              (2)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确定.
              (4)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变量.
              (5)用双缩脲试剂检测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溶液呈______色,原因是______.
            • 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1)天然香料的主要来源是动物和植物,此外微生物中的            也可以产生芳香物质。提取出的植物芳香油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及其衍生物。工业生产上,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方法除从植物中提取和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还可以利用                生产。  

              (2)橘皮油的主要成分为            。为了提高出油率,压榨前要用              浸泡并漂洗,处理压榨液时,先后分别使用                            过滤。  
              (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酶的总称,包括                     、果胶分解酶和 果胶酯酶。食品工业中之所以使用果胶酶澄清果蔬饮料,是因为果胶酶能破坏植物的                 结构。

            • 8.

              果粒生产在中国尚属起步阶段。果粒除了可直接食用外还可作为配料加入到酸奶、冰淇淋、果冻等食品中。果粒的硬度和形状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如酸奶用果粒必须符合以下质量标准:a.果粒含量高;b.相同的果粒分布和正常的黏稠度。但大部分果粒经高温处理或机械泵出后成形果粒量少,且果粒硬度不够,这势必会影响下一步的生产。果胶酶作为一种新型加工助剂,可将果粒的组织结构损坏程度降到最小,最大限度地提高成形果粒的含量。根据以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果胶酶作为一种果粒加工助剂,它能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酶的________性可知,组成果粒的另一成分_________________不会被分解。

              (3)在果粒制作时按“每千克水果2mL酶”的量加入酶制剂,加热至40~45℃,缓慢搅拌处理10~15min。最后加热到90~92℃,再冷却罐装。在此过程中按“每千克水果2mL酶”的量加入酶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温度为40~45℃时搅拌处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升温到90~92℃再冷却罐装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9.

              某班级学生围绕加酶洗衣粉进行了两项实验,下图和表格分别是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分析回答:

              (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             , 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2)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         ;② __________。

              (3)80℃时两种洗衣粉去污力相当,其原因是                     

              (4)若要进一步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洗涤温度,提出你的设计思路。                    

              (5)某小组成员拟使用加酶洗衣粉消化裂解猪肌肉样本,并提取猪的DNA,你认为加酶洗衣粉可以消化裂解动物组织细胞的原理是            

            • 10.

              【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可以水解掉衣物中的蛋白质等有机污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构成碱性蛋白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碱性蛋白酶的合成场所位于细胞中的________。

              ②由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 ℃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_%。

              ③ 蚕丝织品不适宜用添加蛋白酶的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

              (2)纤维素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在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

              ②在140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增加纤维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则反应结果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纤维素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