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请阅读下列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Ⅰ.最近我国科研人员发现,黄粉虫的幼虫可以降解聚苯乙烯这类最难降解的塑料,从而解决世界性环境污染难题。黄粉虫又叫“面包虫”,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库”。干燥的黄粉虫幼虫含蛋白质40%、蛹含57%、成虫含60%,此外还含有磷、钾、铁等多种元素。黄粉虫与家蚕类似可以直接食用,故被作为宇航员在太空的肉源食品之一。

              (1)黄粉虫的生长发育类型属于_________。

              (2)黄粉虫作为宇航员的肉源食品,主要原因是黄粉虫富含________。黄粉虫所含的磷、钾、

                   铁等多种元素不必经过________,最先在_______(器官)中被吸收。

              Ⅱ.科研人员为研究黄粉虫在降解泡沫塑料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进行了实验。实验设计见下表,图1和图2为实验结果。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黄粉虫幼虫

              500条

              a

              500条

              唯一食物

              等量的 b

              等量的麦麸

              无食物

              饲喂时间

              30天

              注:麦麸(小麦种子外皮)是黄粉虫幼虫喜爱的食物




              (3)表中a和b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1可知,饲喂30天后黄粉虫幼虫吃掉泡沫塑料_________g。

              (5)据图2可知,泡沫塑料组与麦麸组黄粉虫存活率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每年全世界有4000万吨的废弃塑料在环境中积累, 中国每年约有200万吨废弃塑料丢在环境里。面对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使用黄粉虫来治理只是治标之法。若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

            • 2.

              库尔勒香梨皮薄味美,是新疆库尔勒市的主要经济果树。但库尔勒市沙尘天气频繁的发生,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增加,极大的影响了香梨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某科学团队对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一个研究项目就是叶片沙尘的覆盖量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实验过程如下:

                 团队首先选择叶位在香梨树体中上部位,受光充足、无病虫害、叶片大小、颜色基本相同的成熟功能叶片作为实验验材料。实验设计沙尘覆盖6个不同覆盖厚度梯度。每个梯度均采用5片树叶进行实验。通过一定的仪器测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同覆盖厚度下沙尘对香梨叶片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差异比较

              组别

              叶片沙尘覆盖量(mg·cm-2

              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的均值

              (μmolCO2·m-2·s-1

              1

              0

              15士1.2

              2

              2

              13.9士1

              3

              6

              10.6士1.3

              4

              9

              9.7士1

              5

              14

              7.9士0.6

              6

              18

              6.7士0.3

              (1)库尔勒香梨的果实营养丰富,它是由受精后雌蕊的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在植物的结构层次中,库尔勒香梨的果实属于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中每组都采用5片树叶而不是只选取一片树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叶片沙尘覆盖量的增加,二氧化碳吸收的速率逐渐_____________,使得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弱,试着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数据,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为了研究暗绿绣眼鸟的食性和取食空间,科学工作者测定了暗绿绣眼鸟春季取食时间(图1)和取食高度频次(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暗绿绣眼鸟属于雀形目、绣眼鸟___、绣眼鸟属,具有较高的经济、观赏、研究价值。

              (2)  图1可知,暗绿绣眼鸟在__________时间段取食频次相对较多,可能的原因是:暗绿绣眼鸟经过夜晚的消耗,需要补充生命活动所需的__________。

              (3)  科研人员在研究暗绿绣眼鸟取食层次过程中,采取了每天在__________时间和地点观察记录暗绿绣眼鸟的取食高度,得到多天不同取食高度的数据后取__________,计算不同取食高度频次,作出图2。

              (4)  科研人员还发现,春季暗绿绣眼鸟以植食性食物为主,夏季主要采食昆虫,秋冬季则以植物果实为主要食物来源,选择适应自身和环境条件的最佳觅食策略,这是长期_____________的结果。

            • 4.

              选取生长正常的天竺葵叶片进行如如图甲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

              ①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②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设置了________组(填数字)对照实验。

              (3)通过上述的叶片乙和丙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

              (4)图乙中式①和式②分别表示植物体内的两种生理活动。植物进行式②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场所是________,式②中能量来源是式①中的________。

              (5)分析乙图,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强度受________和________的影响。

              (6)叶片遇碘液呈现出蓝色,是因为叶片内含有________。

            • 5.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进行       作用。

              (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发现C瓶的气体能使带小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这时植物产生的气体是       

              (3)若要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       气体,并把D打开。

              (4)若用黑纸片将B装置罩上,并将D处夹紧、E处打开,此时绿色植物主要进行       作用,过段时间后若向C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该液体出现        现象。

            • 6.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负氧离子对空气质量有何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在甲、乙两个相同的房间内,通过释放烟雾制造空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环境。

                ②在甲房间内释放一定量的负氧离子,乙房间不进行处理。

                ③每隔1小时对甲、乙房间内空气污染物中的PM2.5

              (空气质量指数)浓度进行检测,获得的数据经处理后如图所示:

               请分析回答:

              (1)实验中设置乙房间的目的是作为                   ,以探究PM2.5浓度的变化是否与                 有关。

              (2)“0小时”时,甲、乙两个房间PM2.5浓度的检测值有较明显差异,检测人员解释这是此时烟雾颗粒物尚未分布均匀所致。那么,此时该如何检测才能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3)实验结果表明,甲房间的PM2.5浓度在逐渐降低,且速度比乙房间快,由此可得出结论:                 

            • 7.

              科学探究

              暑假里,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微生物的滋生需要哪些条件?”于是将清洗干净的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标以A、B、C,并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未提到的条件均认为适宜):

              玻璃杯

              A

              B

              C

              实验步骤

              各加20毫升的凉开水

              分别将某品牌一整块饼干放入玻璃杯中

              不放饼干

              高温灭菌后,在同一环境的空气中暴露30分钟,盖好盖子

              置于室温下

              置于冰箱的冷藏室中

              置于室温下

              两星期后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有大量菌落

              有步量菌落

              几乎观察不到菌落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和C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

              比较A组与C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接种微生物是在实验步骤________(填序号)中完成的。

              (3)A组和B组形成另一组对照,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该实验有一不科学之处,应该如何纠正?________

              纠正后,如果实验结果仍同上表,实验结论是________。

            • 8.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________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___ 进入瓶内。

              (2)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________。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_______________。

              A.巴氏消毒法B.腌制法  C.脱水法

              (4)细菌虽然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_____________,细菌通过__________进行生殖。

            • 9.

              (I)下图是人上肢肌肉的协作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是          肌。②是          

              (2)该图表示人体屈肘动作,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和            。屈肘运动时,骨骼肌接受了         传来的兴奋而收缩,牵引          绕着        活动。

              (3)当手臂自然下垂时,感觉比较轻松,因为此时①处于      状态,②处于      状态。

              (4)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需要各种肌群之间的             

              (II)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1)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偶然现象       C.取食行为       D.学习行为

              (2)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了               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III)把鱼的内脏埋进菜园的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而翻开泥土,鱼的内脏却不见了。请分析:

              (1)土壤中一些腐生的__________菌和__________菌将鱼的内脏分解了,所以过一段时间以后鱼的内脏就消失了。

              (2)鱼的内脏分解生成了­______和       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_________的原料,所以那里的菜长得特别旺盛。

              (3)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者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 10.

              某同学对“发酵现象”实验做了如下改进,请回答问题。


              (1)2号瓶在该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2)1号瓶气球膨大,说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_。

              (3)用手分别握住1号瓶壁和2号瓶壁,感觉1号瓶温度明显更高一些,说明在发酵过程中释放了________。

              (4)取下套在1号瓶口的气球能够闻到酒味,这说明发酵过程中产生了________。

              (5)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酵母菌发酵产酒量随环境条件不同而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