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一)下图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_____。在此处能将蛋白质分解为_______。

              (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____具有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3)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 ]_____,该器官能分泌的消化液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 ]_____是形成粪便的场所。

              (二)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的简图,请根据图回答:

              (1)体循环起始于左心室,终止的部位是[ ]_____,经过体循环后由____血变成 ______血。

              (2)由2到3为___循环 ,经过此循环后,血液中的____(气体)显著增多。

              (3)打点滴时,药物最先进入的心脏四腔是________。

              (4)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________。

              (5)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 _____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三)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图,请根据图回答:

              (1)呼吸系统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

              (2)_____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把____、____、____的空气送入肺。

              (3)[ ]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肺内有很树状的支气管分支,分支的末端形成许多___,外面包绕着许多________,它们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四)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值

              滴加碘液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蓝色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


              (1)试管1和试管2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2和试管3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到_____的影响。

              (3)试管___和试管___比较,说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到pH的影响。

              (4)试管2滴加碘液后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图表示某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过程主要是在_________中进行的。

              (2)图中的b过程叫做________,c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_______内进行的。

              (3)某同学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写出了如下实验记录: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min)

              加碘液后的现象

              淀粉糊、清水

              37

              10

              变蓝

              淀粉糊、唾液

              37

              10

              不变蓝

              淀粉糊、唾液

              5

              10

              变蓝

              若以其中的②和③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 3. 如图1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2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在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则图1中表示呼气过程的是曲线_____段,对应的图2中的_____段也表示呼气过程。

              (2)经过气体交换过程,最终从人体呼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如图丙), 这说明人体最终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某种气体,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1、2、3号试管放入37℃温水中保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 4. 图一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形态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各部位被消化程度的曲线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_,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胆囊中再经导管流入[3]十二指肠内。

              (2)图二中,能够体现出营养物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Z曲线所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中的C部位在图一中所对应的器官是[       ]_________________。在该器官内开始被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X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①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②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 5.

              种子萌发需要能量,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获得,这个过程需要淀粉酶等参与。科研人员研究重金属汞离子(Hg2+)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将小麦种子分为 8 组分别用 Hg2+浓度为 0、0.1、0.2、0.3、0.4、0.5、0.6、0.7 mmol/L 的溶液培养,7 天后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每组做 3 次重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组做 3 次重复的目的是 ;设计 Hg2+浓度为 0 的这一组,目的是              

              (2)根据实验目的,应测定不同 Hg2+浓度影响下,小麦种子                    相应的变化。

              (3)分析图 1,当 Hg2+浓度超过           mmol/L 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

              (4)分析图 2,简要描述随着 Hg2+浓度升高,淀粉酶活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最终导致种子           作用减弱,使细胞供能不足,种子萌发受到影响,发芽率降低。

            • 6.

              绿豆又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某生物社团的同学搜集了部分资料并进行种植观察及实验探究,请根据图片资料回答。


              (1)“解毒之功在肉”,这里的肉是由绿豆花中_________发育而来的。我们常吃的绿豆芽,其细长的“芽”主要部分是由图甲的[ ]___________发育来的。社团同学选用自身条件良好的种子,做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下表),就此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组别

              数量

              温度

              空气

              发芽率

              30粒

              25℃

              适量

              充足

              96%

              30粒

              25℃

              干燥

              充足

              0

              30粒

              2℃

              适量

              充足

              0

              (2)他们经过实验标记,发现图乙C不断生长伸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是他们将一棵绿豆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中,将其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该生理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某叶片只进行该生理活动,此时,图已所示的叶肉细胞中不存在的气体的来源或去路是_________(填数字)。

              (4)图丁是他们将叶做成切片后,观察发现5处主要由__________组织组成,水分在植物叶片内的运输通道、叶片中的水分散失到外界的 “门户”分别是_____________。(填数字)

              (5)图戊是一天中绿豆苗进行的生理活动的曲线图,12点左右,甲曲线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绿豆苗为了降低_______作用而关闭部分气孔有关。分析a e段曲线,据此提出一条(只写一条)增加绿豆产量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图表示某些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a过程主要是在         中进行的。

              (2)图中的b过程叫做        ,c过程主要是在细胞的       内进行的。

              (3)某同学完成“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后,写出了如下实验记录:

              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min)

              加碘液后的现象

              淀粉糊、清水

              37

              10

              变蓝

              淀粉糊、唾液

              37

              10

              不变蓝

              淀粉糊、唾液

              5

              10

              变蓝

              若以其中的①和②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结果说明                   

            • 8.

              荠菜是原产于我国的一种野菜,它的“一生”如下左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荠菜的结构层次中,左图中的②、③、④属于______。

              (2)荠菜开花后,花药中的_______散出,经过传粉和________两个过程,才能形成③。将③纵切,发现里面含有多枚种子,由此推测,一个子房中含有多个________。

              (3)发育为幼苗中茎和叶的是④中的________。

              (4)左图中的④~⑤过程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兴趣小组同学用植物激素GA3、6-BA和低温这三种方式分别处理陈种子和新种子后,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测定其发芽率,得到右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①据右图可知,不做处理的新种子发芽率为______。促进种子萌发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处理。

              ②据图推测,被采收的新种子可能处于______期,因此,在植物激素GA3、6-BA和低温处理条件下,发芽率均较低或不能萌发。

            • 9.

              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回答:

               

              (1)春季,农民通过播种育秧种植水稻,水稻的生殖类型属于_________生殖。

               (2)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构成。

              (3)青蛙是稻田的“卫士”,在该生态系统中它属于         

              (4)在水稻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重复测3次,取          作为测定结果。

              (5)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通常水稻的产量较高,请你分析原因:                                                                         

            • 10.

              “它是窃取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它所获得的光和热,使巨大的涡轮机旋转,使诗人的笔挥舞。”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其中种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广泛的类群,我们所熟悉的花生就是其一。


              (一)花生种子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由___________发育来的,其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由___________提供。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据表分析:

              培养瓶编号

              种子的数量(粒)

              种子所处的环境(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并相同)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20℃

              10

              培养瓶底部无水

              20℃

              10

              培养瓶底部垫有浸湿的布

              0℃

              10

              A

              20℃

              若选取①和③进行对照实验,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若探究“空气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中A处的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探究“水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需选取①和②为对照实验,请改正实验设计中的一处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植物种子萌发成幼苗后,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

              ⑴  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与①细胞相比,②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花生幼苗一昼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的相对含量图。d点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