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探究
              某实验中学环保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资料三:5号电池比7号电池较大些.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见表)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该小组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所学,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1)若某成员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 ,实验变量是 ______ .为探究这同一问题还可以选择 ______ 进行对照实验.
              (2)B、E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E组的鱼比B组的鱼存活天数多说明 ______ .满江红在水中的这一作用充分体现了 ______ (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释).
              (三)实验反思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______ .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 2.
              实验与探究
              (1)某小组同学做了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的实验,若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将实验过程填写完整。
              ①提出问题: ______ 。
              ②作出假设: ______ 。
              ③制定并实施计划:把两盆生长发育一样的蒜黄,一盆(甲)用黑色塑料袋罩住,另一盆(乙)不罩,同时放到 ______ 几天后,去掉塑料袋,观察发现甲仍为黄色,乙为绿色。
              ④得出结论: ______ 。
              (2)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废电池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滤纸、纱布
              实验方案:
              A.取相同的两个培养皿,编号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B.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C.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D.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实验方案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假设是 ______ 。
              (2)设计2号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
              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______ 。
              (3)从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看,能否说明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______ 。
              (4)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即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 ______ 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 ______ 。
            • 3.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李村河的河流生态系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形成如图的三个模式图。请结合模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一中数量最多的消费者是 ______ ,甲所代表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图一中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生物有 ______ 。
              (2)由图一可知,碳在生态系统中主要以 ______ 的形式循环。
              (3)李村河周边温室中使用有机肥不但培育农作物,还使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
              (4)能够使光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是图一中的 ______ ,它在生态系统中充当 ______ 的角色。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______ 。
              (5)图三中的B代表的成分是 ______ ,它们的生活方式是 ______ ,营养方式是 ______ ;图中的D代表的成分是生产者,相当于图二中的 ______ ,图三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 _____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 4.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请据图分析问题(1)图甲只表示出了该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该图中脊椎动物所属的类群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是 ______ 。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的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 ;如果把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分类的依据是 ______ 。
              (3)此生态系统中, ______ 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4)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______ 。
            • 5.
              今年又是一个暖冬。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的变量是 ______ 。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 ______ 。作为模拟“温室效应”的一组对照试验,两个生态瓶中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 ______ 。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 ______ ,则可证明高浓度二氧化碳会导致气温上升。
              (4)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温室效应明显,请你提出缓解温室效应的一些具体措施(至少写出2条) ______ 。
            • 6.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废电池对水质的影响以及满江红对水质的净化,设计了如下两个探究实验:
              ①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被污染的池塘水,其中A、B、C、D四个鱼缸中分别放入一节不同型号的废电池,然后再向五只鱼缸中分别放入一条健康的、大小和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记录.
              结果如表所示:
              A B C D E
              废弃电池型号 1号 2号 3号 4号
              鱼存活的天数 1天 7天 15天 18天 至今
              ②在5只鱼缸上分别贴上标签A、B、C、D、E,各放入3500毫升未被污染的池塘水和一节同型号的废电池,其中B、C、D、E四个鱼缸中分别放入不同数量的满江红,然后再向五只鱼缸中分别放入一条健康的、大小和体重相近的金鱼,定时喂养,观察记录.
              结果如表所示:
              A B C D E
              废弃电池型号 1号 1号 1号 1号 1号
              满江红数量 0 40 80 120 160
              鱼存活天数 1天 8天 13天 17天 20天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①和②中,起对照作用的鱼缸分别是哪一个?
              (2)通过实验①,关于废电池对水质的影响,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从实验结果来看,这种影响有什么规律?
              (3)通过实验②,我们能看出满江红在净化水质的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吗?实验中五条鱼最终都死去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4)请你根据以上实验,谈谈你对我们人类生活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感想.
            • 7.

              生物兴趣小组制作四个生态瓶,补全制作过程并回答相关问题:

              (1)     给四个瓶子分别编号为A、B、C、D,并分别加入适量且____________量的澄清池塘水和黑藻,然后在B、C、D瓶中加入其他生物,如下图所示。

              将四个生态瓶的瓶口____________以防止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瓶内。将生态瓶摆放在____________且温暖的地方,以便获得足够的能量。观察、记录各瓶内生物的生存状态。

              (2)     生态瓶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_____________,分析其组成,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生态瓶制作过程中,会带入一些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属于____________者。

              (3)     若要研究米虾对黑藻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图中__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

              (4)     为了探究D瓶中4种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小组同学对其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记录如下: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虹鳉

              米虾

              黑藻

              /

              米虾

              椎实螺、黑藻

              椎实螺

              黑藻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应的食物网____________。其中米虾和椎实螺之间的关系有____________。

              (5)     该小组同学又进一步在D生态瓶中加入适量的宝塔草(是椎实螺、米虾、虹鳉的食物),发现该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延长。分析原因是,其中的生物种类更多,食物关系更加复杂,使得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更强。

            • 8. 图一所示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材料的处理,图二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请回答:

                                图一                                                                            图二 

              (1)湿棉花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花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你认为[①]是________血管,[②]是____________血管。

              (4)实验后,应将小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9.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下图实验,回答问题。

              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 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         (填结构)。

            • 10. 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器材:大豆种子、废电池浸出液、清水、培养皿、吸水纸、纱布.
              (1)提出的问题: ______
              (2)作出假设:(略).
              (3)实验方案:
              ①取两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为1号和2号,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
              ②向两个培养皿中分别放入大豆种子各20粒,在种子上面覆盖纱布,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
              ③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保持种子湿润,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④观察大豆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4)实验结果:10天后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没有萌发.
              根据以上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2号培养皿中的大豆种子没有萌发的原因是缺乏 ______
              ②从实验结果能否得出电池浸出液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答: ______
              ③想达到预期实验效果,必须对原方案进行修改:每天向1号培养皿纱布上洒适量的电池浸出液的同时,还应向2号培养皿纱布上洒等量的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