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绿化荒山,绿化荒漠,建造防风治沙的“绿色长城”,我国还开展了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并将每年的 ______ 定为植树节.
            • 2.
              我们把研究 ______ 和 ______ 的科学叫做生物学.
            • 3.
              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除了 ______ 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4.
              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
              (1)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物体为生物无关的是 ______ ;
              A.具有细胞结构    B.能进行新陈代谢
              C.手感比较柔软    D.能快速生长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如图,要观察更大、更清晰A的结构,应先将载玻片向 ______ 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换用高倍镜.
            • 5.
              自然界里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______ (判断对错)
            • 6.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 ______ 和 ______ 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 7.
              生物在生命活动中都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 ______ ,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 ______ ,这是 ______ 现象.
            • 8.
              填空题:
              (1)除病毒外,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 .
              (2)染色体是由 ______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3)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 ______ .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动能的结构,叫做 ______ .
              (4)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 ______ 、和 ______ 四大类群.其中可以把它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 ______
              (5)叶片由表皮、 ______ 与叶脉组成.
              (6)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组成.
            • 9.
              请你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龙生龙,凤生凤”,“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说明生物具有 ______ 和 ______ 的特征.
              (2)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稀少,是因为那里缺少生物生活所需要的 ______ .
              (3)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 ______ .
              (4)某生物小组在调查校园的生物种类时,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他们的分类的依据是 ______ ,我们食用的蘑菇如果按形态结构分属于 ______ .
              (5)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生态系统 ______ 是有限度的.
              (6)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10cm,主要是与细胞的 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 密切相关.
            • 10.

              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动物具有应激性,植物不具有应激性。         (  )

              (2)10000m深的海底,没有生物存在。            (   )

              (3)“蚁穴溃堤”这一成语主要揭示了生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   )

              (4)所有的生物都能够进行新陈代谢。                         (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