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是某同学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请分析回答:
              (1)该同学探究的是图甲中 ______ (填代号)活动,实验变量是 ______ 。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是为了将原有的 ______ 运走耗尽。该步骤主要是利用图甲
              中 ______ (填代号) 活动。
              (3)乙图的水浴加热装置中,装有酒精的烧杯是 ______  (填代号).水浴加热后,酒精变成绿色。
              (4)用 ______ 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 ______ 色。
              (5)该同学想提高她家种植的番茄产量,请你依据本探究活动涉及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措施: ______ 。
            • 2.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下面是几位科学家的研究。请从以下题目I、II中任选一题作答。
              题目I 题目II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做了如下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图①所示。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如图②所示。

              请分析实验回答问题:
              (1)水绵的叶绿体呈 ______ 状,便于观察。
              (2)本实验要观察好氧细菌的分布情况,必需借助于 ______ 这一实验器材。
              (3)好氧细菌向叶绿体上有关的部位集中,说明该部位产生了较多的 ______ 。
              (4)能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______ 。
              193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尼尔在研究光合作用时发现,细菌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H2S和CO2,同时释放S,即:
              CO2+H2S光¯有机物+S
              (1)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 ______ 。
              (2)对比细菌光合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推测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O2可能来源于 ______ 。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进行了如下两组实验:

              (3)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______ 。
              (4)实验可以证明O2来源于 ______ 。产生的O2可用于生物的 ______ 作用。
            • 3.

              将两株大小一样,发育相同的健壮薄荷苗A、B分别培育在加土的雨水和未加土的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A、B两株薄荷苗在长势和质量上的差别很大,如下表所示。

              薄荷植株

              培养液

              植株的质量(克)

              质量增加量(克)

              实验前

              实验后

              A

              加土的雨水

              92

              378

              286

              B

              未加土的雨水

              91

              145

              5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需要将实验装置放在_________(选填“见光”或“不见光”)环境中。

              (2)A、B两植株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光合作用合成_________。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和_________。

              (3)植株A与B的差别说明植物的生长除了需要吸收水外,还需要吸收_________。

              (4)受上述实验结果启发,同学给幼苗施加营养液,出现萎蔫现象。推测原因是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植物细胞_________。

              (5)该实验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 4.
              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①②③.将叶片①烘干称重得a,叶片③放入盛有清水的A烧杯中并置于适宜阳光下,叶片3放入盛有清水的B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的温度下,分别向A、B两烧杯的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②和③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到b和c.请回答:
              (1)A烧杯中释放出的气体是 ______ ,B烧杯中释放出的气体是 ______ 。
              (2)请将a、b、c按重量由大到小排列出来 ______ 。
              (3)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量是 ______ 。
            • 5.
              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诸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 ______ 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 ______ ] ______ 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 ______ 。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 ______ ] ______ 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 ______ (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 ______ 。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 ______ (用序号和简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 ______ 。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 6.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回答问题:


              (1)在盛有干种子的瓶中加适量水,一段时间后,种子的_______作用会加强,致使玻璃瓶内________气体浓度增大,从而使玻璃罩内幼苗的_______作用增强。
              (2)请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玻罩内的植物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光合作用可以合成_________。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罩内壁会出现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___作用。

              (5)1公顷树林的叶片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说明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起重要作用。

            • 7. 有一次小红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提示:黄豆芽变成“绿”豆芽是因为产生了一种绿色的色素——叶绿素的原因).小红觉得奇怪,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她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提出的问题是: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______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______下培养,把乙放在黑暗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乙中的黄豆芽______。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

            • 8.

              (12分)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资料,完成问题。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豆芽合成了叶绿素的原因)。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_________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的问题,请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甲放在_________条件下培养,乙放在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__,乙中的黄豆芽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

            • 9.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菟丝子是我国传统中药之一,如图图1即为菟丝子,它经常缠绕在其他绿色植物的茎秆上生长,某生物小组对于其营养方式和“取食习惯”很感兴趣,并进行了如下的研究。

              (1)通过观察发现,菟丝子没有叶片、不含叶绿素。因此,它不能像大多数植物一样,通过_________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菟丝子长出一种附属器官刺入寄主植物体内获取所需养分。据此判断菟丝子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推测:菟丝子是通过“嗅觉”来寻找寄主的。为了检验这个假设,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如图2选取长势良好的10盆菟丝子幼苗,在每一盆种有菟丝子幼苗的花盆里,距幼苗相同距离处插入两根棉签,编号甲、乙。

              第二步:在甲棉签上滴加用某液体溶解的番茄茎提取物(具有挥发性),乙棉签上滴加等量的某液体。

              第三步: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菟丝子的生长情况。

              请回答:

              ①实验中,设置乙棉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实验中的单一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多次重复实验后,观察到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则可证明假设成立。

              (3)令人惊奇的是,菟丝子竟然“挑食”。比如在小麦和番茄间,它更偏爱以番茄作为寄主。如果要证明这一点,则需要把上面实验的第_________步进行改变,改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10.

              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48h;

              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片a和b,并进行如图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h;

              ④取a、b两片叶片脱色处理;

              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b两片叶片的处理方式不同是为了进行________。

              (2)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运走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________。

              (3)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4)步骤④中,能够快速去除叶片中叶绿素的溶液是________。由此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