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下面属于它们生活必要条件的是( )

              ①水分  ②空气  ③有机物 ④适宜的温度  ⑤阳光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

              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制豆酱离不开霉菌
              B.细菌和真菌都能导致食品腐败
              C.真菌能产生抗生素
              D.人类肠道中的细菌都是有害的
            • 3.

              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菌是以无性繁殖方式繁殖后代的
              B.大部分细菌营寄生生活或腐生生活,所以细菌大部分属于异养生物
              C.细菌不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所以细菌没有遗传物质
              D.腐生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作用实际上就是其呼吸作用
            • 4.

              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微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

              (2)图__________(填图中标号)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生殖。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善于观察的杨梅同学一眼就认出了[B]是__________,因为它的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而且她还知道它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即用__________繁殖。

              (4)面包膨大松软,大家都喜欢吃。它的制造离不开图中的[  ]__________,因为它可将葡萄糖转化为__________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

              (5)从培养基中菌落的形态、大小和__________可以大致区分出A和B、D。

              (6)除E外,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__________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

              (7)图中的B能产生__________,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 5. 幽门螺杆菌是生存于人体胃部及十二指肠各区域内的螺旋形细菌。人体的胃液中含有大量盐酸,呈强酸性(pH约为1.5-3.5),具有强腐蚀性。这样的强酸对胃内表面的细胞也有很大的伤害,然而,胃内表面黏膜层中的黏液细胞可以分泌出一种黏液,使其表面始终保持弱酸性(pH约为6-7),从而保证胃不会被腐蚀。幽门螺杆菌可以钻透黏液,附着生活在靠近胃黏膜层相对中性的环境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幽门螺杆菌的外部形态,它属于_______菌。

              (2)幽门螺杆菌进入胃以后,借助自身的_______运动到胃壁的_______表面,以_______(选填“腐生”、“寄生”或“共生”)的方式生活。

              (3)小然同学设计了体外培养幽门螺杆菌的方案,步骤如下:

              A.配制培养基;

              B. 用盐酸溶液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2,使其呈强酸性;

              C. 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中,并灭菌;

              D. 待培养基冷却后,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幽门螺杆菌;

              E. 将培养皿放在密封罐内,向罐内充入混合气体(其中氧气5%,二氧化碳10%);

              F. 将培养装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37℃恒温培养。

              他的方案中,_______项是错误的,应更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寻找患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有人对慢性胃炎发病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年龄(岁)

              慢性胃炎

              发病率(%)

              幽门螺杆菌

              感染率(%)

              0-9

              5

              2

              18-25

              15

              18

              26-35

              29

              30

              36-45

              38

              46

              46-55

              49

              59

              >55

              63

              55


              ① 记录表中“慢性胃炎发病率”数据已通过折线图的形式呈现在右侧,请将“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相应数据,也用折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直接在上图中画出,并标注图例。)

              ② 比较两条数据线,你认为感染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发病的关系是怎样的?

            • 6.

              如图,某同学学习研究了两种单细胞生物,其中A生物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真菌,根据结构图示回答问题:


              (1)根据你的判断,A是________。根据B生物的外部形态可知,B是一种_____菌。

              (2)B生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_生殖,图中显示的A生物正在进行_______生殖。

              (3)这两种单细胞生物中,[ ]是原核生物,原因是,细胞内只有[ ]_______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利用A生物可以做馒头和面包,面团中的气孔是因为A生物产生的________气体形成的。而许多B类的微生物可导致动植物疾病,医学上严格杀菌的标准是不仅要杀死致病菌,还要杀死其休眠体,即________。

              (5)B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这样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

            • 7.

              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A.细菌培养基
              B.真菌培养基
              C.培养基
              D.菌落
            • 8. 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生存       
              B.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水分
              C.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       
              D.有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不需要氧
            • 9. 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结果告诉我们:
              A.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
              B.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是可以自然发生的
              C.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
              D.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其他星球
            • 10.

              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常常发霉长毛,这些霉菌是

              A.潮湿的环境自然产生的                            
              B.空气中的孢子落下萌发而来
              C.粮食、衣物自然产生的                            
              D.空气中的芽孢落下萌发而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