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苹果醋是以苹果为原料,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风味优良的酸性饮品,请回答:
              (1)将乙醇转化为醋酸的代谢反应在醋酸杆菌细胞的 ______ 中进行,与酵母菌的果酒发酵相比较,醋酸杆菌需在 ______ 环境条件下完成醋酸发酵过程.
              (2)乙醇脱氢酶在醋酸发酵过程中对产酸的速率和产酸量起重要作用,可根据各种蛋白质分子的 ______ 进行电泳,将乙醇脱氢酶与其他蛋白质分子分离.
              (3)为选育耐较高酒精和醋酸浓度的醋酸杆菌,需先将少量优质果醋样液转移到含较高酒精和醋酸浓度的增殖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然后对培养液进行稀释并接种到含有CaCO3不透明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菌株,从功能上分析,上述增殖培养液是一种 ______ ,培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 ______ ;醋酸能溶解CaCO3,将稀释后的增殖培养液接种到含有CaCO3不透明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后的植株选出 ______ 、菌落丰厚的单菌落做进一步的纯化.
              (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活菌数量,常用 ______ 进行接种并对菌落进行计数;除此之外,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还有 ______
            • 2.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研究人员成功地从土壤中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________酶。

              (2)如果要对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计数,常采用________法进行接种培养,接种工具采用________灭菌的方法。

              (3)常用的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第二种是在________时就加入刚果红。________(选答“第一种”或“第二种”)方法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4)如果观察到产生________的菌落,说明可能获得了纤维素分解菌。为了确定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________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________进行定量的测定。

            • 3. 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从土壤中微生物筛选到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 g

              15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 mL,调pH为7.2


              图1
              (1)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分泌_______酶,能将尿素分解成________。

              (2)培养基中为“目的菌”生长提供氮源和碳源的物质分别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将细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应采用___     _____法接种以获得单个菌落。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鉴定方法是检测初步筛选目的菌种培养基的pH,若pH________(降低/不变/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4)微生物的计数:运用活菌计数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生物的鉴定:要从土壤样液中筛选出能降解除草剂(一种难以降解的含氮有机物)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设计培养基配方时,从用途来看,除加入必需的营养成分外,还应____________;从物理性质来看,还应加入____________。接种培养后,依据培养基中是否产生____________来筛选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

            • 4.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回答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问题:
              (1)某微生物实验中使用的发酵培养液成分如下表,该培养液含有微生物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和                          和生长因子。

               (2)培养基配制时,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              ,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                  
               (3)下图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                 ,目的是分离(纯化)单个细胞形成的菌落。

              (4)在配制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时,需加入              作为唯一的碳源,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经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            ,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5)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4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                    
            • 5.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以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等产品,如图甲表示玉米深加工过程,图乙表示为了获得玉米新品种常采用的一种育种方式,请回答以下问题:

              (1)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酵母菌不能直接使用,要利用C1酶和CX酶分解成 ______ 后,再经 ______ 酶分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菌使用.
              (2)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玉米秸秆主要成分的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______ ,如果还要对土壤中该类微生物进行计数,则接种的方法为 ______
              (3)为了使酵母菌最高效率的进行酒精发酵,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是无氧、温度为 ______ ℃.
              (4)如果在育种过程中,改变图乙②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 ______ 的种类及浓度配比,则可能不会形成愈伤组织,而是形成 ______
              (5)如果在剥离花药时损伤了花药壁,则培育出的试管幼苗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 ______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为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KH2PO4

              Na2HPO4

              MgSO4•7HO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g

              15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溶到1000mL,调pH为7.2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______ ,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______ 和 ______ ,为了满足图示锥形瓶中目的菌对氧气的需求,应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将细菌(非硝化细菌)转到培养基上时,应采用 ______ 法接种,获得单个菌落.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 .初步筛选出来的菌种,还需要用生化的方法作进一步的鉴定:在此培养基中接种并培养初步筛选的菌种,若PH ______ (降低/不变/升高),说明该菌种能够分解尿素.
              (3)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若造成A同学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为了确定该原因,操作思路是 _________ .

            • 7. 下列关于几种培养基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伊红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和计数大肠杆菌
              B.MS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鉴定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C.缺少有机氮源的培养基可以用来筛选出固氮微生物
              D.将培养基置于高温环境中培养可筛选出耐热细菌Taq
            • 8. 32、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问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硝酸铵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5.0 g


              (1)从此培养基的配方来看,最适合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
              A.酵母菌                                      B.硝化细菌

              C.纤维素分解菌                             D.大肠杆菌

              (2)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按照用途可以分为        和________,两种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________和________,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如生长因子等)、________以及氧气的要求。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将菌液进行_______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稀释条件足够时,可形成由单个细胞形成单个      ,因此可用于微生物的                                         

              (4)如果要进行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验证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否存在,常用的方法是                                 

              (5)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在用平板划线法操作结束时,为什么仍需要灼烧接种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试图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下表所示,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培养基能否用于植物组织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 “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分别来自培养基中的            ,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5)在进行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A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由于土样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6)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    ,细菌合成的    将尿素分解为氨,pH增高,使指示剂变红色。

              (7)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
              D.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