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索海藻酸钠固定化对绿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用筛选到的一株绿球藻进行实验,流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固定化绿球藻凝胶球→清洗2~3次培养液中培养柠檬酸钠溶液溶解凝胶球,测定藻数量

              图1图2


              (1) 实验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_____,CaCl2的作用是_。 

              (2) 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____洗涤。图1 中1.0%海藻酸钠组培养24 h 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 为探索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选用浓度为____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 

              (4) 图2中空白凝胶球组Zn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固定化藻的实验组2448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7296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 

            • 2.

              食品用果胶酶由黑曲霉境发酵精制而得,外观呈浅黄色粉末状。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蔬汁饮料和果酒的榨汁及澄清,对分解果胶具有良好的作用。其最佳贮藏条件为:4℃至15℃,一般为温室贮藏,避免阳光直射。请完成以下问题:

              ⑴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它可以将果胶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⑵在低温下贮藏果胶酶的原因是:低温不会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果胶酶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为4.8,需进一步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此时,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的设置果胶酶用量的梯度后,可通过苹果泥出汁的多少来判断酶用量是否合适。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设计一下探究实验。

              ①材料用具:制备好的苹果泥、恒温水浴装置、试管、漏斗、滤纸、量筒、试管夹、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体积分数为0.1%的NaOH和HCl溶液。

              ②实验步骤:a、取6支试管,编号1~6,分别加入5ml的苹果泥,调节pH至4.8,放入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一段时间。  b、向1~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质量浓度为2%的果胶酶溶液,然后放在45℃恒温水浴装置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  c、1~6号试管同时取出,过滤苹果泥(时间相同)并记录果汁体积。

              ③结果与讨论:(略)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测实验结果,请在坐标上画出表示果胶酶最适用量(不超过0.8ml)的曲线图。

            • 3.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蛋白酶在生物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某同学为筛选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做了如下实验步骤(配制了下列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步骤

              取样

              培养基

              培养结果

              土壤样品

              葡萄糖,(NH42SO4,K2HPO4·3H2O,KH2PO4,NaCl,CaCl2,MgSO4·7H2O,加水定容

              培养液a

              1mL培养液a

              同上

              菌落

              挑取单菌落

              细菌培养基

              培养液b

              (1)为实现筛选目的,步骤Ⅰ所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中,应去除________并加入高浓度的________。

              (2)步骤Ⅲ应挑取图A中________处的菌落,本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4)图B是该蛋白酶和其它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酶活性。在该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其作用是________。

            • 4.

                  某同学进行苹果汁制作实验,工艺如图所示。


              (1)图中用KMnO4的溶液浸泡苹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黑曲霉提取液中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可水解果胶,从而使果汁澄清。固定化柱中填充的石英砂通过______________方式将酶固定化。

              (2)实验中,操作流程A和B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在苹果汁澄清过程中,应关闭的流速调节阀是_________。

              (3)试验后,将洗涤过的固定化柱在低温环境中保存若干天,该固定化柱仍可用于苹果汁制作实验,说明固定化酶可被____________使用。

            • 5.

              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中,温度属于     变量,各组所加凝乳酶量和乳汁量属于       变量。

               (2)实验结果中凝乳所需时长与酶的活性呈       (正/负)相关。

               (3)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该同学得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的结论,另一同学认为尚且不足以得出此结论,理由是: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范围内缩小温度梯度继续实验,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能得出此结论。(具体梯度不作要求,设置符合科学原则)

            • 6.

              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使用三种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浓度相同)进行实验,比较这三种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加蒸馏水

              2 mL

              2 mL

              2 mL

              加pH=8的缓冲液

              0.5 mL

              0.5 mL

              0.5 mL

              0.5 mL

              加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

              甲生物淀粉酶提取液

              1 mL

               

               

               

              乙生物淀粉酶提取液

               

              1 mL

               

               

              丙生物淀粉酶提取液

               

               

              1 mL

               

              37 ℃水浴保温

              30 min

              30 min

              30 min

              30 min

              滴加碘液

              5滴

              5滴

              5滴

              5滴



              实验结果:

              编号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颜色深浅程度

              ++

              -

              +


              注:“+”显色,“++”显深色,“-”不显色。

              请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表中①处应为____;②处颜色深浅程度应表示为____(用“+”或“-”表示)。 

              (2)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2种)。 

              (3) 除用碘液检验淀粉的剩余量来判断实验结果外,还可以用______来检验生成物的量。若用该试剂检验,颜色变化最深的试管是____。 

              (4) 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生物的淀粉酶,虽然酶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造成实验中三种酶活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 该小组同学还做了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关系的实验。如图所示的坐标中已根据实验结果画出了试管3中酶活性的曲线,请在坐标中画出试管2中酶活性的曲线。

            • 7.

              【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专题】蛋白酶在生物医药和日用化工等生产领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某同学为筛选产蛋白酶的高产菌株,做了如下实验步骤(配制了下列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步骤

              取样

              培养基

              培养结果

              土壤样品

              葡萄糖,(NH42SO4,K2HPO4·3H2O,KH2PO4,NaCl,CaCl2,MgSO4·7H2O,加水定容

              培养液a

              1mL培养液a

              同上

              菌落

              挑取单菌落

              细菌培养基

              培养液b

              (1)为实现筛选目的,步骤Ⅰ所使用的培养基配方中,应去除________并加入高浓度的________。

              (2)步骤Ⅲ应挑取图A中________处的菌落,本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3)图B是该蛋白酶和其它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酶活性。在该蛋白酶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通常需对发酵液在60-70℃保温一定时间的,其作用是________。

            • 8.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①向试管中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②向试管中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③控制温度

              0℃

              37℃

              90℃

              ④将唾液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振荡后分别保温5min

              ⑤向试管中滴加碘液

              1滴

              1滴

              1滴

              ⑥观察实验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该同学在此实验操作过程中至少需______支试管。 

              (2)若实验结束后,将甲组的温度调节到37℃,保温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在该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思路是:在______℃左右设置一定的温度梯度实验,其他条件___________。

              (4)若将实验中的唾液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





              请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

              (2)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

              (3)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2和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大菱鲆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

               

              (1)查询资料得知,18℃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1。由图可知,在各自最适pH下,三种蛋白酶催化效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

              (2)资料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他们设置15℃、16℃、17℃、18℃的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

              ①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可用_____________试剂鉴定。

              ②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_________。

              ③为了控制实验温度,装有酶和底物的试管应置于_____________中以保持恒温。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_可以表示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

              ④实验结果如图2,据此能否确认该假设成立?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