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每空1分,共7分)

              传统发酵技术包括果酒、腐乳、泡菜的制作等,丰富了餐饮生活,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________→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把腐乳的制作过程看作是微生物的培养过程,则从物理性质看,制作腐乳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

              (2)在制作果酒实验中,某同学为研究发酵罐中酵母菌的生长状况,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

              (3)制作泡菜时,若菜坛有裂缝,即使其他操作正确规范,实验也会失败。说明该种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传统发酵技术中,都没有接种菌种,也没有严格的灭菌,但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发酵产物。其菌种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制作果酒时,在发酵后期向发酵液中通入空气,并将发酵液置于适宜温度的环境中,结果发现发酵液中有醋酸菌出现,这类微生物在糖类缺乏时可以使______转化为_______,后者再转化为醋酸。




            • 2.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相关问题:

              (1)在酿制葡萄酒时,课外小组用同一种葡萄汁对三种酵母菌进行发酵能力测试,结果如下:

               

              原重(g)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菌种1

              150.5

              151.83

              150.85

              149.38

              148.34

              147.32

              145.94

              菌种2

              158.4

              156.73

              154.78

              152.99

              152.10

              151.24

              150.04

              菌种3

              164.8

              163.82

              161.51

              159.43

              158.24

              157.25

              155.49

              从表格中培养基重量的变化分析,发酵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 。进行发酵前,发酵瓶要注意清洗干净,并且要使用_______消毒。

              (2)某同学在制作果酒之后,欲进一步制作果醋。他先接种优良的醋酸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进一步发酵。请分析能否得到果醋?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制作腐乳、泡菜时,需要氧气的是______ ,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

              (4)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可以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制备培养基时,常用______做唯一碳源,制成_____(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 3.

              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白方腐乳在前发酵、盐腌和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为寻找生产富含CABA腐乳的工艺奠定基础。实验步骤如下: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种毛霉孢子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48h,获得毛坯;②将毛坯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盐腌5d;③腌制后加入卤汤,置于28℃恒温箱中后发酵90d;④分别采集各时段的腐乳坯样品,测定其干重中的GABA含量,结果如下:

              请分析回答:
              (1)腐乳制作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含水量___________左右的豆腐适合做腐乳,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

              (3)前发酵过程中,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胚过程中,导致腐乳坯中GABA测定值减小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后发酵______d后的白方腐乳出厂销售比较适宜;

              (6)影响腐乳风味的因素包括: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生物技术与社会现象、生产实际联系密切,请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 在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装置内加入果汁后要留出约1/3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_____。酒精发酵后转入醋酸发酵前,除改变温度外,还需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_________。

              (2)下面为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代表________,在配制的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__左右。

               (3) 为了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含量与洗涤效果的关系,某同学通过实验获得如右图所示的结果。由图可知,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__________,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    。在不同条件下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________(一定,不一定)比普通洗衣粉好。

                     

            • 5.

              回答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问题.

              (1)下图表示葡萄酒酿制的简单过程,请据图分析:发酵初期,集气管中收集不到气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试剂检验是否有酒精生成。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H2O和CO2及其他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_________。

              (2)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使豆腐块变硬。

              (3)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的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____的过程。从开始制作到泡菜品质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 6.

              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可制作各种美味食品,例如泡菜和腐乳。

              Ⅰ.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洗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闭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 ℃。

              Ⅱ.如图为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

              请根据二者的制作方法回答相关问题:

              (1)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泡菜美味却不宜多吃,因为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________,测定其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该物质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中A代表________,其主要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还能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配制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________左右,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将会____________。

            • 7.

              γ-氨基丁酸(GABA)是具有降血压、抗焦虑等功能的水溶性氨基酸。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了白方腐乳在前发酵、盐腌和后发酵过程中GABA的含量变化,为寻找生产富含GABA腐乳的工艺奠定基础。实验步骤如下:

              ①豆腐白坯表面接种毛霉孢子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48h,获得毛坯。

              ②将毛坯分层整齐地摆放在瓶中,盐腌5d。

              ③腌制后加入卤汤,置于28℃恒温箱中后发酵90d。

              ④分别采集各时段的腐乳坯样品,测定GABA含量,结果如下。

              请分析回答:

              (1)通常含水量为____________左右的豆腐适合做腐乳,毛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

              (2)前发酵过程中,毛坯的GABA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是毛霉产生的_______________促进豆腐中的_______________水解产生GABA。

              (3)步骤②中,加盐腌制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腐乳干重中的GABA含量下降,一方面与食盐抑制毛霉生长,酶活性降低有关;另一方面部分GABA会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测定值减小。

              (4)卤汤是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能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5)后发酵过程中,GABA含量再次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发挥作用。

            • 8.

              腐乳和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结合课本内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Ⅰ.(1)腐乳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请完善下列步骤:让豆腐上长出         →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2)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加盐还可以抑制            生长。

              (3)①卤汤中酒的含量要控制在      左右。

              (4)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若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

              Ⅱ.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2℃。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成”。请回答下面问题:

              (1)坛口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

              (2)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盐水,其中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__________, 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4)在酒精发酵时,若发酵液表面出现菌膜,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该菌膜中的微生物最可能是________。

            • 9.

              近年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关注美食的热潮,其中多次讲述了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的美味食品。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供应             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在糖源不充足时,醋酸菌也可以利用             生成醋酸。

              (2)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用盐腌制时,应注意控制                     ;配制卤汤时,要使卤汤中酒的含量控制在       %左右。

              (3)制作泡菜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____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色染料。

            • 10.

              某校同学在实验室开展生物技术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组同学制作泡菜。制作泡菜时,配制好的盐水需____________后再使用。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________;最后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组同学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过程中,在腐乳表面往往会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实际上是微生物的____________,对人体无害。红方因加入了____________而呈深红色,味厚醇香。

              (3)C组同学制作蓝莓果酒与果醋。一位同学在蓝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之后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在蓝莓果酒制作过程中,出现了酒变酸的现象,请写出酒变酸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