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民大附中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首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按图1所示装置安装好,光照几小时。取下叶片甲和乙,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漂洗后用碘液分别检验。(提示:2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装置中能够使叶片脱去叶绿素且科学安全的是(      )。

              (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4)用碘液分别检验后,__________(填“甲”或“乙”)叶片不变蓝,这一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光合作用能够维持生物圈中 ______ 平衡.由于煤、石油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为缓解温室效应,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做些什么?(答出一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如图(一)所示。为了探究模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图(二)所示。


              请根据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两个玻璃瓶放在30℃环境中培养,每天给A瓶补充适量的“模拟酸雨”,同时给B瓶补充等量的清水。实验中的A瓶与B瓶形成了一组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3)一定时间后,观察到A瓶的水稻种子不萌发,B瓶的水稻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结合图(一)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实验中学环保兴趣小组为探究“废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

              (一)查阅资料

                  资料一:废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

                  资料二: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

                  资料三:5号电池比7号电池较大些。

              (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A~E共5组数据见下表)

               

              A

              B

              C

              D

              E

              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

              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

              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

              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

                  该小组根据上述有关内容,做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所学,帮助完成下列问题:

              (1)若某成员选择了A与B进行对照实验,那么,他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为探究这同一问题还可以选择________进行对照实验。

              (2)B、E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三)实验反思

              (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四)交流讨论

              废旧电池不能随意乱丢,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以便集中无害化处理。

            • 4.

              阅读下面的短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上半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酸性降水,其中一次pH为5.46。当刮西北风时,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遇到降水,形成酸雨。这说明:南极也不是“净土”,酸雨的危害已经危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1)上述短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污染具有________的特点。

                  A.区域性    B.全球性    C.传染性    D.危害性

                  (2)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等气体含量过多。

                  (3)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择了同时栽培、植株大小相近的6盆同品种的盆栽草本植物,配制了不同pH的模拟酸雨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盆植物喷洒相应pH的“酸雨”400克(假设光照、温度、空气、水和肥料等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见下表

              “酸雨”的pH

              生长状况

              4.5

              芽枯死,叶片全部脱落

              5.0

              芽枯死,多数叶片脱落

              5.5

              芽萎缩,上部叶片脱落

              6.0

              上部叶片颜色有变化

              6.5

              没有明显变化

              7.0

              叶芽萌发,露出新叶

                  ①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如图(一)所示。为了探究模拟酸雨对

              植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图(二)所示。


              请根据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A、B两个玻璃瓶放在30℃环境中培养,每天给A瓶补充适量的“模拟酸雨”,同时给B瓶补充等 量的清水。实验中的A瓶与B瓶形成了一组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

              (2)一定时间后,观察到A瓶的水稻种子不萌发,B瓶的水稻种子萌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为减少酸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请结合图(一)提一条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科研人员研究重金属铜对空心菜生长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将等量土壤装入同样大小的塑料盆中,分别施加等量的不同浓度的铜溶液,浓度分别为30mg/kg、80 mg/kg、100 mg/kg、200 mg/kg、400 mg/kg、600 mg/kg。不施铜溶液的处理为对照组。实验中每组均设置3盆重复。将长势一致的空心菜幼苗分别移入盆中,每盆10株,都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培养,定时定量浇清水,保证灌溉水不外流。空心菜成熟时,以测量干重代表空心菜生长状况。

                     

              研究结果如下图:

                           



              (1)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设计看,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实验中每组设置3盆重复的目的是__________;科研人员控制实验变量单一的做法有: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3) 分析实验结果折线图,AB段,实验组空心菜干重与对照组相比变化_______;BC段,随着铜浓度的升高,各实验组空心菜干重逐渐________。由此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 7.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模拟生物圈“温室效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A和B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对照组)__________

              (2)图中生态瓶内有河水、水草、小鱼、泥沙等成分,因此,生态瓶实质上就是一个_______。该实验装置中两个生态瓶内各种成分的量、大小等应尽量保持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B内的温度比A内的_______则可证明“温室效应”会导致气温上升。

              (4)上述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__法。

              (5)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人类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从自身做起。请写出你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一项日常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阳光”生物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1)暗处理:将一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部分遮光:把上述经过暗处理的天竺葵的某叶片从上、下两面用小于该叶片的黑纸片遮盖起来,用曲别针夹紧,该步骤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照光:在将该盆天竺葵移至阳光下照射30分钟,目的是使天竺葵能够进行________作用。

                  (4)酒精脱色:对该叶片进行酒精脱色、漂洗等处理。处理后叶片呈________色。

                  (5)滴加碘液:对该叶片滴加碘液、显色、观察。实验结果显示,叶片未遮光的部分________。(A.变蓝  B.不变蓝)

                  (6)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①绿叶在光下产生了________等有机物;②________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外界条件。

                  (7)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你为永定区的绿水青山建设献计献策,写出两条切实可行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现象经常发生,可能会对生物及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探究该课题,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是否产生影响”的实验,该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别

              种子数

              处理方式

              观察种子萌发数量(粒)

              1

              6

              11

              14

              A

              20粒

              将油菜种子放入含10毫升清水的培养皿中

              1

              6

              11

              14

              B

              20粒

              将油菜种子放入①含少许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的培养皿中

              0

              1

              1

              3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2)表中①处应填的内容为________(填“等量”或“不等量”)。

              (3)该实验中的实验组是________(填“A”或“B”),设计另外一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5)A、B两组实验均使用了20粒种子来进行实验,能用1粒种子来进行实验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通过对种子萌发数量的统计,用少许过期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培养的种子的萌发数量________用清水培养的种子的萌发数量,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过期的感冒清热颗粒溶液对油菜种子的萌发________(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

              (7)该实验对你生活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王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模拟酸雨”,把“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0以下。

              ②在A、B两个培养皿中铺上2~3层潮湿的纱布,再各放入50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

              ③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喷洒清水,向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模拟酸雨”。

              ④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3)该实验中设计A和B两个培养皿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4)该实验中A和B两个培养皿中各放了5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少数几粒,这样做的目的是                                               

              (5)如果几天后,A培养皿的小麦种子开始萌发,B培养皿的小麦种子暂时未萌发,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6)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减少酸雨的产生,请你写出一条相关建议或措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