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5分)某校科学小组准备探究“桑蚕的取食行为”,其实验记录如下。请根据已学知识作答:

              (1)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计划:①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     

              A.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     

              B.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孵化出小蚕后进行实验.

                 ②请你选择出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     

              A.桑叶和白菜叶B.菠菜叶和油菜叶

              (4)每一组蚕的数量为         (填序号)。① 用1只蚕 ② 用10只蚕

              你的理由是                                         

            • 2.

              淮安市的淡水鱼类最适合20~28℃的温度范围内生活。夏天气温升高,鱼的生活会受到影响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科学探究。下列叙述中,可以作为该问题的假设的是( )

              A.夏天气温升高,鱼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B.夏天气温升高,鱼的食物种类繁多

              C.夏天气温升高,水草茂盛,水中的氧气较多
            • 3.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种子所处环境

              种子数量

              实验结果

              干燥的纱布,25℃的温箱

              5

              种子不萌发

              潮湿的纱布,25℃的温箱

              5

              种子萌发

              潮湿的纱布,4℃的温箱

              5

              种子不萌发

              种子完全浸在水中,25℃的温箱

              5

              种子不萌发

              (1)、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选用  ______ 两瓶装置即可. 
              (3)、本实验设计能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吗?  ______ . 
            • 4.

              8、下列探究活动的哪一步属于提出问题( )

              A.某同学发现池水中有一运动的白点              
              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
            • 5.

              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然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存活下来。

              据上述实验回答:

              (1)B实验中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        ,鸡产生的这种免疫是________免疫。

              (2)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是否存活?_______________。为什么?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相当于上述实验方案中的           。(填A或B)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带病毒的鸡对健康的人来说是______________,健康人是可称______________,病鸡焚烧或深埋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对鸡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                     

            • 6. 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分别加以改进完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不加,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改进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所得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 7.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和______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
              (3)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阴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4)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______影响(填“有”或“无”),鼠妇喜欢生活在______的环境中。

              请问:
              (5)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______。
              (6)在设计对照实验时,我们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
              A.所有的条件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它条件均不相同
              C.所有的条件都不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它条件均相同

               ( 7 )该同学做实验时,小明也在旁边,小明建议应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你认为小明的建议对吗?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8 )实验装置中放入10只鼠妇,而不放入1只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实验完毕,如何处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关于下列对于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借助一定的工具        
              B.观察要有目的有计
              C.观察要如实、详实记录                     
              D.观察就是随便地看
            • 9.

              王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他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用食醋和清水配置成“模拟酸雨”,把“模拟酸雨”的pH控制在4.0以下。

              ②在A、B两个培养皿中铺上2~3层潮湿的纱布,再各放入50粒已浸泡过的小麦种子。

              ③每天定时向A培养皿中喷洒清水,向B培养皿中喷洒等量的“模拟酸雨”。

              ④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3)该实验中设计A和B两个培养皿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4)该实验中A和B两个培养皿中各放了5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少数几粒,这样做的目的是                                               

              (5)如果几天后,A培养皿的小麦种子开始萌发,B培养皿的小麦种子暂时未萌发,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6)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减少酸雨的产生,请你写出一条相关建议或措施。 

            • 10. 小辉同学长期以来的早餐搭配:一碗稀饭、一根油条和少量泡菜.回答下列问题.

              (1)小辉的早餐食谱中缺乏人体需要的      和维生素等营养素,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建议他增加进食      和少量蔬菜、水果等.

              (2)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3)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當的维生索C,可预防      .(填疾病的名称)

              (4)小辉想探究番茄和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他査阅资料得知,维生素C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且维生素C溶液越浓,褪色程度越明显.

              【提出问题】柑橘中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吗?

              【作出假设】柑橘比番茄味道酸,柑橘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番茄中的高.

              【实验步骤】


              ①如图,向两支洁净试管中各加人2ml一定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编号为甲、乙两组;

              ②再同时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柑橘榨汁、lml番茄榨汁,振荡摇匀;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现象.

              【实验结果与结论】

              如果甲试管中颜色褪色比乙试管中明显,说明假设      ;如果乙试管中颜色褪色比甲试管中明显,或是两支试管中颜色褪色基本相近,说明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分析与评价】

              本实验中甲组与乙组形成      关系.为了使实验更严谨、更科学,可再加丙组实验:向丙组试管中加入2ml相同浓度的      和1ml蒸馏水,振荡摇匀.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