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读下面的资料,选择正确的答案:
              (甲)晓敏发现池水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乙)心想这是生物吗?(丙)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看,(丁)原来是草履虫.
              (1)以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是 ______
              A.提出问题  B.推论     C.实验     D.观察
              (2)以上叙述中,属于“提出问题”的是 ______
              A.甲       B.乙     C.丙     D.丁
              (3)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出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 ______
              A.观察   B.假设     C.实验     D.推论.
            • 2. 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调查时,要对对象逐一调查
              B.黄瓜是由细胞组成的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鱼生活在水里,所有不需要吸入氧气
            • 3.

              有一次小强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强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分,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          下培养,把乙放在            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绿,乙中的黄豆芽       (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4.

              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是人们主动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资料,完成问题。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豆芽合成了叶绿素的原因)。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的问题,请做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把甲放在_______________下培养,把乙放在_______________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变绿,乙中的黄豆芽不变绿。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在所有的实验中都有变量,在本实验中的变量应该是          的有无。

            • 5.

              有一次,小强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请你来设计实验探究其中的原因。

              (1)提出问题:阳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你的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       的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把甲放在       处培养,把乙放在阳光处培养。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如果甲中的黄豆芽未变绿,乙中的黄豆芽变绿,说明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 6.

              以下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实验记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中该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

              (2)在对照实验中,变量应该只有________个,在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

              (3)在实验中设置了明亮与阴暗两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4)分析本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鼠妇适于生活在________环境中。

              (5)实验结束后,鼠妇应将怎么处理?________。

              (6)实验只用1只鼠妇进行实验行吗?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

              (7)实验结束最后为什么要计算各组的平均值?________。

            • 7.

              同学们,本学期你们步入初中阶段,接触到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植物、动物等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都是研究的对象。通过这一学期的研究,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还具有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1)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__________法;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________法。

              (2)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干土

              4

              4

              3

              3

              2

              2

              2

              1

              湿土

              6

              6

              7

              7

              8

              8

              8

              9

              ①该小组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实验。

              ②在实验中,该组同学用10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我们可以计算全班各组的________后在得出结论。⑤实验做完后,对鼠妇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等探究,你知道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哪些?你养成了什么样的生物科学态度?请你简要叙述。

            • 8.

              在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条件是

              A.阴暗、明亮
              B.潮湿、干燥
              C.温暖、寒冷
              D.阴暗、潮湿
            • 9.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问题: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假设: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设计方案:

              (1)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2)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两种环境。

              (3)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等的鼠妇,静置2分钟。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黑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4)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

              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5)结论:___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活。

              请问:①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②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                        

            • 10.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来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并捉了10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

              小明的实验: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无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做处理。②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10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移到黑暗一端的鼠妇多,还是移到亮处的鼠妇多?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看到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了问题: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

              (1)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3)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应该是:______,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实验时,如果小明只用1只鼠妇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吗?_____为什么?______。

              (5)小明做实验时,小华也在旁边看,并向小明建议:应该在纸盒黑暗的一端洒点水,使它潮湿,而亮的一端保持干燥,但小明没有采纳他的建意。你认为小明做的对吗?          (填“对”或“不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鼠妇是常见的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对动物的意义在于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