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动手实践
              发糕睻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请尝试动手做一次发糕。
              A.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B.制作方法: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1~2小时。⑤将发妤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2)酵母菌可以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可以进行______生殖。
              (3)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目的是______。
              (4)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______。
              (5)蒸熟的发糕暄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6)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7)发糕很好吃,但保存不好也容易腐败,你认为发糕腐败的原因是______。
              (8)写出一种防止腐败的方法:______。这样做的原理是______。
            • 2. 一到春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组 B组 C组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一周后观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是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如果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则与B组实验也构成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______。
              (3)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物有什么启示?______。
            • 3. 随着气温的升高,买回来的猪肉容易变质,老师建议同学们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猪肉保鲜时间较长,多数同学提出将鲜肉放在冰箱就能延长保存时间,为了验证这一方法,其中一个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材料 环境温度 保存时间 现象
              鲜猪肉100g 5℃ 一天 鲜猪肉不变质
              鲜猪肉100g 28℃ 一天 鲜猪肉变质
              (1)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中所涉及的变量是______;
              (3)鲜猪肉变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食品保存的方法还有______(填一种)。
            • 4. 酸奶机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恒温培养箱,能够将其内容物加热到42℃并保持恒温。妈妈网购了一台酸奶机,小梅又刚学过了细菌、真菌培养的方法,于是兴致勃勃地按下列步骤开始自制酸奶。
              (1)将约1升鲜奶倒进锅里加热至沸腾,将酸奶机的内胆放在开水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盖上酸奶机的盖子,让内部处于密封状态,打开开关。小梅认为,自己的上述操作满足了乳酸菌大量繁殖所需要的基本外界条件:______、______的环境,还有水和充足的有机物,肯定能够成功制作出酸奶。
              (3)8小时后打开酸奶机,小梅意外地发现,牛奶依然是牛奶,没有变成酸奶。她分析了自己的操作步骤,发现失败的原因是______。改正错误步骤后,小梅终于做出了美味的酸奶。
            • 5.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所致。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应选C组与______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的条件是______。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
            • 6. 利用放射线辐射农产品能抑制发芽、杀虫杀菌、防止霉变.但农产品经辐射后,营养成分是否受影响呢?小亮与同学们以柑橘为研究对象,以维生素C含量为指标,开展了探究.他们将实验所用的柑橘分为四组,辐射不同剂量的放射线后,将它们置于不同温度下贮藏10天,测量结果如表,表中数据为维生素C含量,单位是mg/100g.请问: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0剂量 低剂量 中剂量 高剂量
              低温 32.0 31.0 25.5 25.8
              常温 27.7 27.2 25.4 24.8
              高温  19.2 12.6 3.22 2.28
              (1)辐射剂量不同的四组中,作为实验对照组的是第______组;
              (2)综合上述信息,可知如何处理柑橘才能既防止霉变,又较好保持营养成分?______.
              (3)除了辐射剂量和贮藏温度,请再说出一种影响柑橘维生素C含量的因素:______.
            • 7. (5分)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          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         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5)“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这位科学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     )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