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目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多,下图是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实验展示调查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需制备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通常加入____________可制成固体培养基。

              (2)图中两家电视台均采用了_____________法接种,接种前需要采用__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3)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初步鉴定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的微生物类群。两家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3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8、50、5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个/cm2。为了使该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对照组要取培养基涂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培养。

              (5)某同学想长期保存手机屏幕上的某菌种,以警醒自己少玩手机,他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在__________℃保存菌种。

            • 2.

              I.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3)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_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

              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

              (6)若要统计培养液中活菌的数目,则应采用___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

            • 3.

              土壤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功能强大。比如:最显著的作用是分解有机质:把植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分解,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供给植物吸收。若利用其中某种微生物,则需要进行菌种的分离和纯化。以下示意图是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流程图。请分析相关问题:

              (1)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从用途上来说,1号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制备该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称量→________→________→倒平板。

              (3)该实验中酶活性鉴定是鉴定________酶的活性,可以加入________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为________色,说明该酶的检测为阳性。

            • 4. (11分)I.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 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

              (2)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研究发现,苯磺隆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降解。分离降解苯磺隆的菌株和探索其降解机制的实验过程如图甲、乙所示。 

              (1)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水、______四类,该实验所用的选择培养基只能以苯磺隆作为唯一碳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微生物培养基相比,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常需添加生长素和________,这些植物激素一般需要事先单独配制成________保存备用。

              (3)纯化菌株时,通常使用的划线工具是________。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苯磺隆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乙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若要培养图2代表的生物,通常情况下,培养基中需加入                、无机盐、生长因子、水。为了能进一步确定其是否是大肠杆菌,则可在培养基中额外加入             来确定,此类培养基称为              
            • 6. (10分)利用微生物分解淀粉生产糖浆具广阔 的应用前景。某同学为了从长期种植马铃薯的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高效分解淀粉的细菌,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步骤:

              ①配制以_____________ 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为了使培养基凝固成固体,应该向培养基中加入的物质是 _____________ 。

              ②将土壤样品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上出现 _____________ 。

              ③将接种针用 _____________ 法灭菌后,从②中的培养基上挑取一定量细菌,接种入_____________(固体、半固体、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上培养24h,使细菌大量繁殖。

              ④配制与①相同的培养基,并加入少量碘液,使培养基呈蓝紫色。用 _____________ 法将上一步大量繁殖后的细菌接种到已灭菌的培养基上。

              ⑤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周围培养基的颜色变化和变化范围的大小。周围出现较大__________  现象的菌落即为初选菌落,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即可达到实验目的。

              (2)上述所有倒平板和接种操作,都应在超净台上酒精灯 _____________   附近进行。

              (3)上述实验步骤中,从用途看,①所用培养基属于 _______培养基,⑤所用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

            • 7. 为探究此除草剂的降解机制,将该菌种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做图戊所示实验。该实验的假设是目的菌株能分泌降解苯磺隆的蛋白质;该实验设计缺少对照处理,正确的对照处理是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