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某地有一种独流老醋历史悠久,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要添加的菌种是______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封。通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样可以使密封时产生大量的酒精。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8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原因。在发酵过程中,颠倒后发酵缸中________________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的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 2.

              下面是2mlH2O2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请分析回答。


              (1)D试管加入的H2O2酶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
              (2)上述四组实验中,单位时间内产生气泡最多的是________。四组实验中,A组起 ______________作用。

              (3)H2O2酶只能催化H2O2的分解,不能催化其他化学反应,这说明该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 。

            • 3.

              某同学设计了三套实验方案(见下表),用于验证酶的高效性或专一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案

              目的

              组别

              催化剂

              反应底物

              反应条件

              检测材料或试剂

              验证酶的高效性

              A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

              90℃水浴

              带火星的香

              B

              氯化铁溶液

              过氧化氢

              常温

              带火星的香

              验证淀粉酶的专一性

              C

              淀粉酶

              淀粉

              常温

              斐林试剂

              D

              蔗糖酶

              淀粉

              常温

              斐林试剂

              验证酶的专一性

              E

              胰蛋白酶

              蛋白块

              pH=7

              F

              胶原蛋白酶

              蛋白块

              pH=7

              (1)方案一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一_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凝乳酶能催化乳汁凝固,常用于奶酪的生产。为探究温度对凝乳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若干试管,分为A、B、C、D、E、F六组,每组两支试管,其中一支试管放入2 mL凝乳酶,另一支放入2 mL乳汁。

              ②将六组试管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水浴15 min。

              ③将每组试管中的凝乳酶和乳汁混合后在原温度下继续水浴,记录凝乳所需时间,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组别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

              7.0

              4.0

              1.5

              4.0

              不凝

              (1)上述实验中,温度是____________,各组所加凝乳酶量和乳汁量属于__________。(填变量类型)

              (2)实验结果中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表明酶的活性越__________。

              (3)A组中乳汁不凝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组中乳汁也不凝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凝乳酶的最适温度是40 ℃”的结论。

            • 5.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A、B、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A组产物总量____,B组产物总量______ ,C组产物总量_____。

            • 6.

              研究人员从一种野生植物的贮藏根中提取出一种化学物质,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有人认为是一种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鉴定此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否是蛋白质的两种方法:第一种鉴定方法:___________;   第二种鉴定方法: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此物质是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还是催化蔗糖分解的酶,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水浴加热后,如果___________,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蔗糖分解的酶;如果___________,则说明该物质是能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 7.

              为了探究某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实验步骤:

              步骤①:取10支试管,分为五组。每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mL某种淀粉酶溶液和2mL5%淀粉溶液。步骤②:将每组淀粉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并摇匀。

              步骤③:将装有混合溶液的五支试管(编号1、2、3、4、5)分别置于15℃、25℃、35℃、45℃、55℃水浴中。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各支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1滴碘液显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原理: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还原糖;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用碘液可检测淀粉,因为淀粉遇碘液变蓝,根据蓝色深浅来推断淀粉酶的活性。

              (2)该实验的设计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即步骤②前应___________。

              (3)在本实验中,各组溶液的pH要保证___________,该实验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4)纠正实验步骤后,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当地3组试管中的反应物与碘液混合开始呈棕黄色时,各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表示蓝色程度)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___________之间。某同学在进行本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反应时间过长。为缩短反应时间,请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

            • 8. 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并设计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1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请依据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是本实验的______ ,可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制备好的猪肝研磨液分别进行高温和冷藏处理,经高温处理后,实验效果不明显,冷藏处理不影响实验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做了三个实验。相应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1、实验2均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实验3其他条件适宜)请分析回答:

              (1)实验1,2,3中的自变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l若温度升高 10℃,加过氧化氢酶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加Fe3+的催化反应曲线斜率将____(填“增大”或“减小”)。

              (3)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表。

              请完成实验设计:

              (1)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①应为                  

              (2)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          ,请为该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                  来确定。

              (4)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         号为对照组。

            • 10.

              如表是“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设计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实验组是           (填试管编号).

              (2)比较1号和2号试管,你得出的结论是                       .比较3号和4号试管,你得出的结论是                       

              (3)某同学按照表中方法做了这个实验,结果试管3和试管4的现象刚好相反,他的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至少答出两点)

              (4)如图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在A到C浓度范围内,将反应温度均升高10℃,请在图上画出相应的曲线.如果在B到C浓度范围内向反应混合物中都加入少量同样的酶,请在图上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