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动手实践
              发糕睻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请尝试动手做一次发糕。
              A.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B.制作方法: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1~2小时。⑤将发妤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2)酵母菌可以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也可以进行______生殖。
              (3)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目的是______。
              (4)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______。
              (5)蒸熟的发糕暄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______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
              (6)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7)发糕很好吃,但保存不好也容易腐败,你认为发糕腐败的原因是______。
              (8)写出一种防止腐败的方法:______。这样做的原理是______。
            • 2. 一到春季,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到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其实验过程如下:
              组别 A组 B组 C组
              实验处理 将烤干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新鲜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①的桔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②环境里
              实验结果 不发霉 发霉
              (一周后观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两组实验构成对照实验,其中的实验组是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2)如果C组中的①、②的条件分别是新鲜和低温(0℃以下),则与B组实验也构成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该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实验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______。
              (3)上述探究实验对我们保存食物有什么启示?______。
            • 3. 梅雨季节,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这是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在食品和衣物表面大量繁殖所致。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小平对此进行了探究,他的实验过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组别 A B C
              处理 干燥环境 潮湿环境 潮湿环境
              方法 将烤干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将湿润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的环境里 将①的馒头片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的环境里
              实验结果(一周后观察) 不发霉 发霉 不发霉
              (1)通过A与B的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小平得出的结论应该是:______。
              (2)为了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小平应选C组与______形成对照,C组中的①的条件是______。
              (3)通过小平的实验,请你说出一种防止食品发霉的方法:______。
            • 4. 19世纪中叶,人们并不知道细菌是从哪里来的,直到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图所示)才弄清了事实的真相。请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__。
              (3)“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这位科学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______法。(选填字母)
              A.巴氏消毒法    B.腌制法    C.脱水法
              (4)细菌在肉汤中通过______的方式进行生殖。
            • 5. “腐肉生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甲乙两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到底谁的观点是对的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Ⅰ.请补充完整探究方案:
              ①把一块鲜肉切成______(填写“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块,分别放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广口玻璃瓶里,编号为:A、B。
              ②在A玻璃瓶口覆盖纱布,B玻璃瓶口敞开,并把A、B两瓶同时侧放在______(填“有”或“无”)苍蝇出没的适宜条件下。
              ③每天观察并记录两个玻璃瓶中肉的生蛆情况。
              Ⅱ.实验结果:数日后,A、B两瓶中的鲜肉均腐败,并在B玻璃瓶的腐肉上发现了蛆,A玻璃瓶内则没有蛆。
              Ⅲ.实验结论:实验的结果支持了______同学的观点。
              Ⅳ.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
              (2)导致A、B两个瓶中鲜肉腐败的原因是鲜肉水分充足,有机物丰富,______大量繁殖。
              (3)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采用的防止鲜肉腐败的方法有______(请举出一例)。
            • 6.
              夏天吃剩的饭菜很容易变质,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为了使剩饭保留的时间长一些,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进行探究。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取同一餐的剩饭,等量分装到4 个相同的耐高温的玻璃杯中,用塑料薄膜将杯口封好,然后分别将4 个玻璃杯进行处理:①微波炉中加热1分杀菌;②高压锅盖气阀后10分;③蒸锅水沸腾后10 分;④不做任何处理。然后,将上述4 个玻璃杯均放在室温的环境中,每天进行观察比较。请你思考并回答:
              (1)上述四种处理方式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_。
              (2)设置第④组的目的是______。
              (3)用塑料薄膜将玻璃杯的杯口封起来是防止______。如果不封,就达不到______的效果了。
            • 7.
              小明为了认识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鲜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 分析回答:
              (1)在安置好装置之后,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 ______ 。
              (2)实验中的变量是 ______ 。
              (3)置于室温25℃的环境中,若干天后,肉汤腐败的试管是 ______ 试管。
              (4) ______ 试管内的肉汤没有变质,弯曲玻璃管的作用是 ______ 。
              (5)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______ 。
              (6)请你举出一种与该实验中肉汤保存原理相同的商品: ______ 。
              (7)通过该实验你可以得出保存食物的一种方法是: ______ 。
            • 8.
              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腌制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如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发酵天数
              盐水浓度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1号坛4% 1.6 3.2 3.8 3.5 3.4 3.2
              2号坛6% 1.2 5.5 4.0 1.8 1.2 1.2
              3号坛8% 0.5 2.0 1.8 1.6 1.5 1.2
              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发酵温度:15℃单位mg/kg)
              (1)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 。为使制作的泡菜更有利于人体健康,应使泡菜充分发酵,并使用 ______ 浓度的盐水。
              (2)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______ 。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坛要加盖密封,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 ______ ,实验中除盐水浓度不同,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都要 ______ ,保持实验变量唯一。
              (3)某人作泡菜时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______ 。
              A.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B.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
              C.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D.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繁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