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
              B.可以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C.让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样,则可证明A同学无误
              D.B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而C选项的没有
            • 2.
              下列不属于选择培养基的是(  )
              A.培养金黄色葡萄菌所用的加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B.分离自养型细菌所用的不含碳源的培养基
              C.加入伊红-美蓝用于检测大肠杆菌的培养基
              D.抑制乳酸菌而不抑制酵母菌的含抗生素的培养基
            • 3.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平板划线法进行计数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生长没有影响
              D.鉴定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
            • 4.
              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整个划线过程中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的次数为(  )
              A.2
              B.4
              C.5
              D.6
            • 5.
              平板划线操作的第一步之前、每次划线之前、划线结束时要灼烧接种环,目的依次是(  )
              ①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②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  
              ③避免杂菌污染培养物.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①③
            • 6.
              下列有关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如果得到了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 7.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井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射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 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扳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 ______ 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3)示意图A和B中, ______ 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 ______ 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 ______ 的利用率.
            • 8.
              由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废纸,其主要成分是木质纤维.木质纤维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如图是工业上利用微生物有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基本流程.
              (1)从土壤中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 ______ 作为唯一碳源.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一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______ 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经过梯度稀释后,需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军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燃料是 ______ .
              (3)如上所述的筛选中获得了三个菌落,对它们分别培养,并完成环节②,三种等量酶液的活性 ______ (填“一定相同”、“不一定相同”或“一定不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除了温度、pH还有 ______ .
              (4)如果想对酶液重复利用,可采用 ______ 或 ______ 方法进行酶的固定化.如果固定酵母菌,通常用 ______ 法.
            • 9.
              有机化工原料氯苯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现欲从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回答问题:
              (1)为了获得能降解氯苯的微生物菌种,可在被氯苯污染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液进行选择培养.除含有碳源外,培养液还应含有 ______ 、无机盐和蒸馏水等.
              (2)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甲、乙、丙分别接种到1L含20mg氯苯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测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3小时、15小时、4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理由是 ______ .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 ______ 直接计数,也可选用 ______ 法统计活菌数目,一般前者得到结果 ______ (填“>”“=”或”<“)后者.
              (4)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 ______ →灭菌→ ______ .
              (5)接种时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目的是 ______ .
            • 10.
              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在自然界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或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的尸体)在分解过程会产生对动物毒性很强的氨,硝化细菌可将氨或铵盐氧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具体过程如图1: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类型是 ______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2)硝化细菌通常以 ______ 方式增殖,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 ______ .
              (3)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在筛选硝化细菌时,其培养基成份包括 ______ .
              (以下材料供选择:H2O、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接种后并培养.制备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值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份是 ______ ,菌落特征为 ______ .
              (4)将采集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然选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培养基上培养.该实验接种所使用的工具是 ______ .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图2,则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 ______ 个.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