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注:固氮菌中能独立生存的是自生固氮菌)

              成分

              KH2PO4

              MgSO4·

              H2O

              NaCl

              CaSO4·

              2H2O

              CaCO3

              葡萄糖

              纯淀粉

              甲培养基

              0.02 %

              0.02%

              0.02%

              0.01%

              0.5%

              0.5%

              2%

              乙培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

              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 2.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表)。

              分析回答:

              (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__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______________。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___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 r·min-1 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下图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______。

            • 3.

              为分离纯化优良酵母菌品种,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如下操作,排序最合理的是

              A.②①④③   
              B.②①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②③②   
              D.①④①③②
            • 4.

              下图表示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中的部分操作。请分析回答:


              (1) 步骤①的后一步的正确操作应是将平板          ,这样可以防止            
              (2) 步骤②→③之间需要进行的正确操作应是              

              (3) 甲同学按步骤④进行操作,据图分析,采用的接种方法称为          ,其操作的两处不当之处分别是                  。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同学按正确的方法重新操作,则经培养后菌落的分布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         

                                                   

              (4) 乙同学尝试采用不同于甲同学的接种方法进行实验,其中一个平板经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如图所示,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        

            • 5.

              为了调查某城市自来水的水质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分离和含量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每次划线之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目的是_____________。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结果发现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出现了5个菌落,请分析说明可能的原因(写出两点):①________;②_______。

              (3)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选用__________鉴别培养基。该研究小组在统计菌落数目时,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___________而遗漏菌落的数目。

              (4)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细菌数量,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_____,因为________。

            • 6.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分离、鉴别的营养基础,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及培养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必须包含的成分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及琼脂

              B.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都要进行灭菌操作,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C.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D.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
            • 7.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中KH2PO4和Na2HPO4即可构成缓冲液,维持培养基的_________相对稳定;又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

              (4)筛选出的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用含有____________指示剂的培养基鉴定,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 ______使pH升高,指示剂将____________,且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分解利用尿素的能力 _______。

            • 8.

              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 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  ② 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

              ③ 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     ④ 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

              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
            • 9.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常采用______法进行接种.从物理性质看选用的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在接种前,需要先选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进行培养,其目的是______.
              (2)该研究小组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 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对获得的目的菌种,可采用______的方法长期保存.
              (3)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 10. 在涂布平板操作中,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  )
              A.方便接种时再拿起来
              B.方便在皿底部标记日期等
              C.正着放置容易使玻璃皿破碎
              D.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挥发以防污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