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唾液消化作用的系列试验,下列关于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1、2号试管内的浆糊是用淀粉加水煮沸后制成的
              B.
              1号试管内滴入2ml清水,向2号试管滴入的是2ml唾液
              C.
              表示将两个试管放在相当于人体体温的37℃的温水中保持约10分钟
              D.
              表示向1、2号试管都加入碘液,1号试管内溶液不变蓝,2号试管内溶液变蓝
            • 2. 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试管加入物质37度水浴恒温滴加碘液检验
              1淀粉糊2毫升+唾液2毫升10分钟2滴,摇匀
              2淀粉糊2毫升+清水2毫升10分钟2滴,摇匀
              (1)用试管1和2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2)37度水浴恒温模拟的是    
              (3)实验现象:试管1    ,试管2    
              (4)实验结论:    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3. 小明想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受那些因素影响,他做了一个实验,他取两根试管,分别加入5克馒头屑,实验设计如表格所示,实验设计如表格所示:
              试管加入的物质加入唾液控制条件加碘液检验
              1号细馒头屑2毫升震荡摇匀,37℃水浴加热10分钟不变蓝
              2号细馒头屑2毫升震荡摇匀,25℃水浴加热10分钟变蓝
              (1)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有    个,实验变量是    
              (2)该实验中,1号试管水浴加热的温度设置为37℃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1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试管中的淀粉    
              (3)对照1,2试管的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4.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与1号试管起    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有促进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4)某校餐厅在学生考试期间设计了一份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生物老师认为这一食谱营养不够均衡,你认为加上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    (答出一种即可).
            • 5. 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ml    ,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的唾液;这样,1号管和2号管就构成了一组    实验,变量是    
              (2)接着将两支试管放入温水中,温水的温度应为    ℃,目的是模拟    的温度.
              (3)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碘液,结果发现    号管不变蓝,而另一支试管变蓝,这一现象证明了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 6. 小明做“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两组实验(如表)
              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
              A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
              B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37℃水浴10分钟加2滴碘液
              (1)实验设计中,把馒头块切成碎屑,模拟的是口腔中        作用;搅拌模拟的是口腔中    的作用.
              (2)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    
              (3)如果实验结果是:A试管中液体不变蓝,B试管中液体变蓝,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小明严格按照实验设计条件进行操作,实验结果是A号和B号试管中液体都变蓝,这与实验目的不相符.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
              A.馒头碎屑的量      B.水浴的温度     C.搅拌的充分程度     D.滴加碘液的量
              (5)对于处在青少年期的小明而言,如何做才能营养均衡又有利于成长,请你为他提两点建议:
                      
            • 7. 小军同学想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其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如图所示:
              (1)实验在设计和操作上有三处错误,请你指出并纠正.
                  ;②    ;③    
              (2)该同学想探究的问题是    
              (3)馒头在口腔里越嚼越甜是因为唾液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产生了有甜味的    
            • 8. 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分成两等份.
              第二步:用凉开水将口输干净,取4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第三步: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后做如下处理:各加入等量馒头碎屑,然后向1号试管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向2号试管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温水中10分钟.
              第四步:取出这两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了    的功能,充分搅拌是模拟了    的功能.
              (2)将这两支试管一起放到37℃温水中,是因为馒头在口腔内被消化需要    
              (3)实验现象:不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原因是    
            • 9. 如图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1)将甲、乙两支试管放在水温    的环境中保持一段时间后,分别滴两滴碘液入甲、乙试管中.变成蓝色的试管是    试管,溶液不变成蓝色的试管是    试管,不变蓝色的原因是    
              (2)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试管是    试管.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    
            • 10. 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它进行了三种处理: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是一组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读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    的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