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域中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以圆心\(O\)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在\(y=-3R\)处有一垂直\(y\)轴的固定绝缘挡板,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与\(x\)轴成\(60^{\circ}\)角从\(M\)点\((-R,0)\)以初速度\(v0\)斜向上射入磁场区域,经磁场偏转后由\(N\)点离开磁场\((N\)点未画出\()\)恰好垂直打在挡板上,粒子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弹回,再次进入磁场,最后离开磁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2)N\)点的坐标;

              \((3)\)粒子从\(M\)点进入磁场到最终离开磁场区域运动的总时间。

            • 2.

              人类总想追求更快的速度,继上海磁悬浮列车正式运营,又有人提出了新设想“高速飞行列车”,并引起了热议。如图所示,“高速飞行列车”拟通过搭建真空管道,让列车在管道中运行,利用低真空环境和超声速外形减小空气阻力,通过磁悬浮减小摩擦阻力,最大时速可达\(4\)千公里。我们可以用高中物理知识对相关问题做一些讨论,为计算方便,取“高速飞行列车”\((\)以下简称“飞行列车”\()\)的最大速度为\(v_{1m}=1000m/s\);取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大速度为\(v_{2m}=100 m/s\);参考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设“飞行列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a=0.8m/s^{2}\)。

              \((1)\)若“飞行列车”在北京和昆明\((\)距离为\(L=2000km)\)之间运行,假设列车加速及减速运动时保持加速度大小为最大值,且功率足够大,求从北京直接到达昆明的最短运行时间\(t\)。

              \((2)\)列车高速运行时阻力主要来自于空气阻力,因此我们采用以下简化模型进行估算:设列车所受阻力正比于空气密度、列车迎风面积及列车相对空气运动速率的平方;“飞行列车”与上海磁悬浮列车都采用电磁驱动,可认为二者达到最大速度时功率相同,且外形相同。在上述简化条件下,求在“飞行列车”的真空轨道中空气的密度\({{\rho }_{1}}\)与磁悬浮列车运行环境中空气密度\({{\rho }_{2}}\)的比值。\((\)忽略列车运动对空气的影响\()\)

            • 3.

              如图所示,在空中有一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区域,区域的上、下边缘间距为\(h\),磁感应强度为 \(B\)。有一宽度为\(b(b < h)\) 、长度为\(L\)、电阻为\(R\)、质量为\(m\)的矩形导体线圈紧贴磁场区域的上边缘从静止起竖直下落,当线圈的\(PQ\)边出磁场下边缘时,恰好开始匀速运动。求:


              \((1)\) 当线圈的\(PQ\)边出磁场下边缘时,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2)\) 线圈穿越磁场区域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耳热。

              \((3)\) 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经历的时间。

            • 4. 都为 \(10m/s\)的\(A\)、\(B\)两列火车,在同一路上不同的轨道上相向而行\(.\)当它们相距\(4000m\)时,一只鸟以 \(20m/s\) 的速率离开\(A\)车车头向\(B\)车飞去\(.\)当鸟到达\(B\)车车头时,立即以相同的速率返回,这样鸟连续在两车之间来回飞着.
              试求:
              \((1)\)这两车车头相遇的时,这只鸟飞行了多长时间,飞行了多长路程.
              \((2)\)这只鸟的位移的大小.
            • 5.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 \(x\)\(=2\) \(m\),以 \(v\)\({\,\!}_{0}=4\) \(m\)\(/\) \(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动,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g\)取\(10\) \(m\)\(/\) \(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则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是\(1\) \(s\)
              B.小煤块到达\(B\)的速度是\(8\) \(m\)\(/\) \(s\)
              C.划痕长度是\(2\) \(m\)
              D.皮带运动的距离是\(4\) \(m\)
            • 6. 下列四个物体的运动图像中,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 7.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单向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位移相同
              B.\(2012\)年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肯尼亚黑马卡麦斯\(⋅\)皮特以\(2\)小时\(07\)分\(37\)秒获得冠军,这里\(2\)小时\(07\)分\(37\)秒表示时刻
              C.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称为速率是个标量
              D.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 8.

              下列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    
              C.自由落体运动    
              D.平抛运动
            • 9.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波遇到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riangle t_{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大于\(v_{声}= \dfrac{2{x}_{1}}{{t}_{1}} \)
              B.超声波的速度为\(v_{声}= \dfrac{2{x}_{2}}{{t}_{2}} \)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bar{v}= \dfrac{2\left({x}_{2}-{x}_{1}\right)}{{t}_{2}-{t}_{1}+2∆{t}_{0}} \)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bar{v}= \dfrac{2\left({x}_{2}-{x}_{1}\right)}{{t}_{2}-{t}_{1}+∆{t}_{0}} \)
            • 10.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波遇到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B\)盒接收,从\(B\)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triangle \) \(t\)\({\,\!}_{0}\)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速度大于 \(v\)\({\,\!}_{声}=\)\( \dfrac{2{x}_{1}}{{t}_{1}} \)
              B.超声波的速度为 \(v\)\({\,\!}_{声}=\)\( \dfrac{2{x}_{2}}{{t}_{2}} \)
              C.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dfrac{2({x}_{2}-{x}_{1})}{{t}_{2}-{t}_{1}+2∆{t}_{0}} \)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 \dfrac{2({x}_{2}-{x}_{1})}{{t}_{2}-{t}_{1}+∆{t}_{0}}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