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C.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物体一定受到了外力作用
              D.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2. 地面上有一重物,用力F向上提它,力F的变化将引起物体加速度的变化.已知物体的加速度a随力F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F小于F0时,物体的重力大于作用力F
              B.重物的质量为m=-
              F0
              A′
              C.物体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力F成正比
              D.A′的绝对值等于该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 3.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做功的大小一定相等
              B.汽车行驶速度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C.米、千克、秒、牛,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D.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定义为1N
            • 4. 关于以下四幅插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学生从如图姿势起立到直立站于体重计的过程中,体重计示数先减少后增加
              B.乙图中运动员推开冰壶后,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但其速度变化较快
              C.丙图中赛车的质量不很大,却安装着强大的发动机,可以获得很大的加速度
              D.丁图中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桥面的坡度,来减小车辆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保证行车方便与安全
            • 5. 水平传送带以v=2m/s速度顺时针匀速运动,将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它可以先匀加速后匀速运动到传送带另一端B.传送带AB两端间的距离为L=4m,物体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g取10m/s2.求:
              (1)物体在匀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
              (2)物体A端经多长时间运动到B端
              (3)若传送带以v=4m/s速度逆时针匀速运动,为使物体仍能到达B端,在A端至少给物体多大的初速度?
            • 6. 如图所示,分别是物体运动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 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变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 7. (2015•松江区一模)用与斜面平行的力F拉着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运动,如改变拉力F的大小,物体的加速度随外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外力F沿斜面向上,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根据图象中所提供的信息计算出物体的质量为    kg;斜面的倾角为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做加速曲线运动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D.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 9. (2015秋•南昌校级期末)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分别为mA、mB的物体得出的两个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线,两直线相交于纵轴上,由图线分析可知(  )
              A.两地的重力加速度gA>gB
              B.mA<mB
              C.两地的重力加速度gA=gB
              D.mA>mB
            • 10. 在下列公式中选出加速度a的定义式(  )
              A.a=
              F
              m
              B.a=
              △v
              △t
              C.a=
              2s
              t2
              D.a=
              △s
              T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