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中,有一与内壁相接触的物体,这个物体(  )
              A.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和卫星内壁的支持力的作用
              B.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C.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只受地球吸引力的作用
            • 2. 失重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的加速度.
            • 3. 在商场中,为了节约能源,无人时,自动扶梯以较小的速度运行,当有顾客站到扶梯上时,扶梯先加速,后匀速将顾客从一楼运送到二楼.速度方向如图所示.若顾客与扶梯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加速阶段,顾客所受支持力大于顾客的重力
              B.在匀速阶段,顾客所受支持力大于顾客的重力
              C.在加速阶段,顾客所受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
              D.在匀速阶段,顾客所受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5kg的箱子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箱子底板上放一质量为m2=1kg的物体C,质量为m1=2kg的物体A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箱子B相连,在A加速下落的过程中,C与箱子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一切阻力,取g=10m/s2,下列正确的是(  )
              A.物体A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物体A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2.5m/s2
              C.物体C对箱子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5N
              D.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30N
            • 5. 停在10层的电梯底板上放置有两块相同的条形磁铁,磁铁的极性如图所示,开始时两块磁铁在电梯底板上处于静止(  )
              A.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磁铁与底板始终相互接触),并停在1层,最后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
              B.若电梯突然向下开动(磁铁与底板始终相互接触),并停在1层,最后两块磁铁一定仍在原来位置
              C.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并停在20层,最后两块磁铁可能已碰在一起
              D.若电梯突然向上开动,并停在20层,最后两块磁铁一定仍在原来位置
            •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火车比高速奔驰轿车的惯性大
              B.蹦极运动员离开蹦床上升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车速越大,刹车滑行的距离越长
              D.相互作用中,作用力可以大于反作用力,也可以小于反作用力
            • 7. A.(选修模块3-3)
              (1)科学家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进行了一次在微重力条件(即失重状态)下制造泡沫金属的实验.把锂、镁、铝、钛等轻金属放在一个石英瓶内,用太阳能将这些金属熔化为液体,然后在熔化的金属中充进氢气,使金属内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冷凝后就形成到处是微孔的泡沫金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失重条件下液态金属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作用
              B.失重条件下充入金属液体内的气体气泡不能无限地膨胀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约束
              C.在金属液体冷凝过程中,气泡收缩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泡沫金属物理性质各向同性,说明它是非晶体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A到B是等压过程,B到C是等容过程,C到A是等温过程.则B到C气体的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ABCA全过程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Q,则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    
              (3)已知食盐(NaCl)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求:
              ①食盐分子的质量m;
              ②食盐分子的体积V0
              B.(选修模块3-4)
              (1)射电望远镜是接受天体射出电磁波(简称“射电波”)的望远镜.电磁波信号主要是无线电波中的微波波段(波长为厘米或毫米级).在地面上相距很远的两处分别安装射电波接收器,两处接受到同一列宇宙射电波后,再把两处信号叠加,最终得到的信号是宇宙射电波在两处的信号干涉后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上述两处信号步调完全相反时,最终所得信号最强
              B.射电波沿某方向射向地球,由于地球自转,两处的信号叠加有时加强,有时减弱,呈周期性变化
              C.干涉是波的特性,所以任何两列射电波都会发生干涉
              D.波长为毫米级射电波比厘米级射电波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如图为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波t1=0时刻的波动图象,此时P点运动方向为-y方向,位移是2.5厘米,且振动周期为0.5s,则波传播方向为    ,速度为    m/s,t2=0.25s时刻质点P的位移是    cm.
              (3)为了测量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某同学在半径R=5cm的玻璃砖下方放置一光屏;一束光垂直玻璃砖的上表面从圆心O射入玻璃,光透过玻璃砖后在光屏上留下一光点A,然后将光束向右平移至O1点时,光屏亮点恰好消失,测得OO1=3cm,求:
              ①玻璃砖的折射率n;
              ②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的大小v(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C.(选修模块3-5)
              轨道电子俘获(EC)是指原子核俘获了其核外内层轨道电子所发生的衰变,如钒(2347V)俘获其K轨道电子后变成钛(2247Ti),同时放出一个中微子υe,方程为2347V+-10e→2247Ti+υe
              (1)关于上述轨道电子俘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一个质子俘获电子转变为中子
              B.原子核内一个中子俘获电子转变为质子
              C.原子核俘获电子后核子数增加
              D.原子核俘获电子后电荷数增加
              (2)中微子在实验中很难探测,我国科学家王淦昌1942年首先提出可通过测量内俘获过程末态核(如2247Ti)的反冲来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此方法简单有效,后来得到实验证实.若母核2347V原来是静止的,2247Ti质量为m,测得其速度为v,普朗克常量为h,则中微子动量大小为    ,物质波波长为    
              (3)发生轨道电子俘获后,在内轨道上留下一个空位由外层电子跃迁补充.设钛原子K
              轨道电子的能级为E1,L轨道电子的能级为E2,E2>E1,离钛原子无穷远处能级为零.
              ①求当L轨道电子跃迁到K轨道时辐射光子的波长λ;
              ②当K轨道电子吸收了频率υ的光子后被电离为自由电子,求自由电子的动能EK
            • 8. (1)某同学利用测力计研究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运动状态,他在地面上用测力计测量砝码的重力,示数是G,他在电梯中用测力计仍测量同一砝码的重力,则测力计的示数小于G,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状态能是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
              该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3)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 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缓缓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 的像,且P2 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只需测量出    ,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方法表示出折射率n=    
              (4)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RX,现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122μA,内阻约2kΩ);
              B.电流表(量程500μA,内阻约300Ω);
              C.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100kΩ);
              D.电压表(量程50V,内阻约500kΩ);
              E.直流电源(20V,允许最大电流1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功率1W);
              G.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    .(填字母代号)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图3所示的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②    
            • 9. (2005•虹口区二模)在“探究超重与失重的规律”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图中的实线所示是某同学利用力传感器悬挂一个砝码在竖直方向运动时数据采集器记录下的力传感器中拉力的大小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知道该砝码的重力约为    N,A、B、C、D四段图线中砝码处于超重状态的为    ;处于失重状态的为    
            • 10. 在2008年10月日本横滨机器人的展会上,来自日本各地的 40多家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商展示了机器人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图2中是一小型机器人在表演竖直沿绳攀爬.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机器人高速向上攀爬时细绳对手的拉力比低速攀爬时大
              B.当机器人沿绳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若a<g,则其机械能在减小
              C.当机器人沿绳下滑时,机器人处于失重状态
              D.若机器人在细绳上荡秋千,则它通过最低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