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下列几种办法中可行的是(  )
              A.增大B物的质量
              B.减小B物的质量
              C.增大倾角θ
              D.增大动摩擦因数μ
            • 2.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的物体B质量为m1,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桌沿的定滑轮后悬挂质量为m2的物体A,先用手使B静止(细绳质量及滑轮摩擦均不计).
              (1)求放手后A、B一起运动中绳上的张力FT
              (2)若在A上再叠放一个与A质量相等的物体C,绳上张力就增大到
              3
              2
              FT,求m1:m2
            • 3.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大小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加速度大小为a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b,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加速大小为a2;则(  )
              A.若m1>m2 则a1>a2
              B.无论m1、m2关系如何,都有a1=a2
              C.若m1>m2,则 x1<x2
              D.无论m1、m2关系如何,都有x1=x2
            • 4. (2011秋•锡山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m的木块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当用力F推M使它们共同加速运动时,M对m的作用力大小为    
            • 5.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AB两物体,B的质量是A的2倍,B受到向右的恒力FB=2N,A受到的水平力FA=(9-2t)N,(t的单位是s).从t=0开始计时,则(  )
              A.A物体在2s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5
              11
              B.t>4s后,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t=4.5s时,A物体的速度为零
              D.t>4.5s后,AB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 6.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靠在一起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A=1kg,mB=4kg,从t=0开始用水平力FA推A,用水平力FB拉B,FA和F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FA=10-t(N),FB=5+t(N),从t=0到A、B脱离的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用时间为2.5s
              B.A物体位移为73.5m
              C.A的末速度为14m/s
              D.A的末速度为7.5m/s
            • 7. (2009秋•福州校级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面的摩擦均不计,在已知水平力F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二者的加速度为    ; 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    
            • 8. (2008秋•桂林期末)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A、B,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一起运动,FAB表示A、B间的作用力,若地面光滑,则FAB=    ;若地面不光滑,动摩擦因数为μ,则FAB=    
            • 9.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1、2两木块用轻质短钩相连,质量分别为m1=1.0kg和m2=2.0kg,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均为μ=0.1.在t=0s时开始用向右的水平恒力F=6.0N拉木块2,运动一段时间后短钩脱开,到t=6s时,1、2两木块相距S=8.0m,而木块1早已停住了,那么此时木块2的速度是多大?
              (已知取g=10m/s2,取
              368
              =19.2
              来计算)
            • 10.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块用细线连接,在竖直方向的力F1、F2的作用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求两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细线的拉力T.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