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若天宫一号服役期间的轨道可视为圆且距地面\(h(h≈343km)\),运行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天宫一号的轨道距地面很近,其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B.女航天员王亚平曾在天宫一号中漂浮着进行太空授课,那时她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C.天宫一号再入外层稀薄大气一小段时间内,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量
              D.由题中信息可知地球的质量为\( \dfrac {4π^{2}R^{3}}{GT^{2}}\)
            • 2.
              如图所示,运行轨道在同一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A\)、\(B\),同方向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刻\(A\)、\(B\)连线与地心恰在同一直线上且相距最近,已知\(A\)的周期为\(2T\),\(B\)的周期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线速度小于\(B\)的线速度
              B.\(A\)、\(B\)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2\):\(1\)
              C.\(A\)、\(B\)与地心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D.从此时刻到下一次\(A\)、\(B\)相距最远的时间为\(T\)
            • 3.
              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轨道高度约为\(36000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
              A.周期
              B.角速度
              C.线速度
              D.向心加速度
            • 4.
              \(2017\) 年 \(6\) 月 \(19\) 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中星 \(9\)号”刚发射不久,就因运载火箭出现异常状况,没有到达目标轨道。然而这颗“被丢在半路”的卫星并没有被中国科研人员放弃,在地面遥控指挥下,卫星依靠自身的燃料在太空中用了\(16\)天独自爬升\(2\)万公里,终于到达预定轨道。从此,这颗卫星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星坚强”。假设“星坚强”在地球上空某高度处做圆周运动,运行速度为\(v_{1}.\)若它需要进入更高轨道才能到达预定轨道,预定轨道上卫星的运行速度为\(v_{2}.\)对这一变轨过程及变轨前后的速度对比正确的是\((\)  \()\)
              A.发动机向后喷气进入高轨道,\(v_{1} > v_{2}\)
              B.发动机向后喷气进入高轨道,\(v_{1} < v_{2}\)
              C.发动机向前喷气进入高轨道,\(v_{1} > v_{2}\)
              D.发动机向前喷气进入高轨道,\(v_{1} < v_{2}\)
            • 5.
              北京时间\(2017\)年\(4\)月\(20\)日晚\(19\)时\(41\)分,天舟一号由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经过一天多的飞行,于\(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二号自\(2016\)年\(9\)月\(15\)日发射入轨以来,首次与货运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后,它们的组合体在离地心距离\(r\)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sqrt {gR}\)
              B.组合体绕地运行的速度为\( \sqrt { \dfrac {gr^{2}}{R}}\)
              C.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 \dfrac {3πr^{3}}{GT^{2}R^{3}}\)
              D.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在同一轨道上加速后才与天宫二号实现交会对接
            • 6.
              \(2018\)年\(2\)月\(12\)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箭双星”的形式将北斗三号第五颗、第六颗全球组网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即采用圆轨道,轨道高度低于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万有引力常量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辆卫星在其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小于同步卫星的速率
              B.如果已知这两辆卫星在其轨道上运行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
              C.如果已知这两颗卫星在其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与轨道半径可以计算出地球密度
              D.这两颗卫星在其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小于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
            • 7.
              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
              A.周期可以不同
              B.离地高度可以不同
              C.动能可以不同
              D.运行速率可以不同
            • 8.
              阅读如下资料,并根据资料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以下是地球和太阳的有关数据
               太阳的半径  \(R_{日}=7×10^{5}km=110R_{地球}\)
               太阳的质量  \(M_{日}=2×10^{30}kg=3.33×10^{5}M_{地球}\)
               平均密度  \(ρ_{日}=1.4×10^{3}kg/m^{3}= \dfrac {1}{4}ρ_{地球}\)
               自传周期  赤道附近\(26\)天,两极附近长于\(30\)天
              \((2)\)已知物体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7.9km/s\),万有引力常量\(G=6.67×l0^{-11}m^{3}kg^{-1}s^{-2}\),光速\(c=3×10^{8}ms^{-1}\);
              \((3)\)大约\(200\)年前法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预言一个密度如地球,直径为太阳\(250\)倍的发光星体由于其引力作用将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逃逸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 \sqrt {2}\)倍\()\),这一奇怪的星体就叫作黑洞。
              在下列问题中,把星体\((\)包括黑洞\()\)看作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①②\)的计算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达,且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③\)的推导结论用字母表达\()\)
              \(①\)试估算地球的质量;
              \(②\)试估算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③\)已知某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质量为\(M\),求该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临界半径\(R\)。
            • 9.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堪比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已知\(BDS\)导航系统某圆 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12\)小时,则此卫星与\(GPS\)导航系统中某地球同步卫星相比较\((\)  \()\)
              A.轨道半径小
              B.角速度小
              C.线速度小
              D.向心加速度小
            • 10.
              \(2017\)年\(9\)月\(25\)日,微信启动页“变脸”:由此前美国卫星拍摄地球的静态图换成了我国“风云四号”卫星拍摄地球的动态图,如图所示。“风云四号”是一颗静止轨道卫星,关于“风云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能全天候监测同一地区
              B.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在相同时间内该卫星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D.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