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cm3.已知水的密度P=1.0×103kg/m3、摩尔质量M=1.8×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 2. 据环保部门测定,在北京地区沙尘暴严重时,最大风速达到12m/s,同时大量的微粒在空中悬浮.沙尘暴使空气中的悬浮微粒的最高浓度达到5.8×10-6kg/m3,悬浮微粒的密度为2.0×103kg/m3,其中悬浮微粒的直径小于10-7m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北京地区出现上述沙尘暴时,设悬浮微粒中总体积的
              1
              50
              为可吸入颗粒物,并认为所有可吸入颗粒物的平均直径为5.0×10-8m,求1.0cm3的空气中所含可吸入颗粒物的数量是多少?(计算时可把吸入颗粒物视为球形,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3. 已知二氧化碳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在海面处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ρ.现有该状态下体积为V的二氧化碳,则含有的分子数为    .实验表明,在2500m深海中,二氧化碳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将二氧化碳分子看作直径为D的球,则该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    
            • 4. 目前,我省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物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PM 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 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 2.5的运动轨迹只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 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
              D.倡导低碳生活,减少煤和石油等燃料的使用,能有效减小PM 2.5在空气中的浓度
              E.PM 2.5必然有内能
            • 5.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地在实验中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两人也因“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为由,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的结构非常稳定,碳碳键仅为1.42Å,它内部碳原子之间的连接很柔韧,当施加外力于石墨烯时,碳原子面会弯曲变形,使得碳原子不必重新排列来适应外力,从而保持稳定的结构.石墨烯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电阻率约10-6Ω•cm,比铜或银的电阻率更小,为当今发现电阻率最小的材料,石墨烯的应用范围广阔,比如超轻防弹衣,超薄超轻型飞机材料等,石墨烯有可能会成为硅的替代品,制造超微型晶体管,用来生产未来的超级计算机,利用石墨烯加入电池电极材料中可以大大提高充电效率,并且提高电池容量.通过阅读上述材料,推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烯的厚度数量级为10-10m
              B.用石墨烯做成的电池储存电能的性能大大增加
              C.石墨烯和金刚石是同位素
              D.用石墨烯可以实现像报纸一样可以卷起来的平板电脑
            • 6. 已知常温常压下CO2气体的密度为ρ,CO2的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在该状态下容器内体积为V 的CO2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在3km的深海中,CO2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此时若将CO2分子看做直径为d的球,则该容器内CO2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为    
            • 7. 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组织开展一次探究活动,想估算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个数.一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查阅得到以下几个物理量数据:已知地球的半径R=6.4×106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大气压强p0=1.0×105Pa,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M=2.9×10-2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mol-1.这位同学根据上述几个物理量能估算出地球周围大气层空气的分子数吗?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也请说明理由.
            • 8. 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400km,如果把铁的分子一个紧挨一个地排列起来,筑成从地球通往月球的“分子大道”,已知铁分子的直径为3.0×10-10m,铁的摩尔质量为5.60×10-2kg/mol,那么这条大道需要的分子个数为    个;这些分子的总质量为    k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氮气,氢气分子比氨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
              B.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当理想气体的体积增加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D.将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观察到布朗运动是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E.容器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
            • 10. (2013•青岛模拟)给体积相同的玻璃瓶A、B分别装满温度为60℃和O℃的热水和冷水(如图所示)
              (1)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比B瓶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
              B.温度越高,布朗运动愈显著,所以A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比B瓶中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更显著
              C.A瓶中水的内能与B瓶中水的内能一样大
              D.由于AB两瓶水体积相等,所以AB两瓶中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等
              (2)若把AB两只玻璃瓶并靠在一起,则A、B瓶内水的内能都将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    ,而且热量只能由    瓶传到    瓶,由此可进一步认识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是    
              (3)已知水的分子量是18.若B瓶中水的质量为3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求B瓶中水分子个数约为多少?
            0/40

            进入组卷